已有1条答案
初三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转折点),往小来说会影响到升到哪一层次的高中,往大来说甚至关乎孩子的一生。所以做为家长,一定要在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好孩子,为他渡过这个关键点保驾护航。
初三孩子沉迷手机厌学怎么办?
1、和孩子推心置腹的谈一次。
找好切入点,不要啰嗦,不要教条主义,以朋友谈心似的谈话为最好。让孩子真实的意思到中考的重要性,要让他知道“玩一年会辛苦一辈子,而辛苦一年会前程似锦一生无忧”的道理。和孩子一起协商一个摆脱手机沉迷的办法,制定一系列玩手机的规定和计划,引导学生自发地去加强自己的自控力以及提高学习效率。
2、和孩子约定每天玩手机的时间。
不要一次性的切断孩子的手机,事情需循序渐进,但孩子的自制力较差,所以和孩子约定每天游戏的时间。玩时尽情的玩,学习时抛开杂念、全心全意的学。如果条件达成、规矩立下,剩下的就靠家长的监督了,一定要坚持原则。
3、每天多鼓励孩子,少批评,少指责。
每天多看到孩子的优点,遇到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以温柔的态度去给孩子提出改正意见,或者跟孩子一起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让孩子心理上得到满足,孩子自然就不会沉浸在手机中不能自拔了。
4、多带孩子出门游玩。
多想办法,让孩子能够转移注意力,不要总沉迷手机。这时带孩子出门游玩便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在外出的情境下,不适合孩子长时间玩手机,慢慢的孩子便可摆脱手机的束缚了,而且可以让让孩子感受真正的世界,加深亲子间的感情,让孩子多享受和父母一同玩耍的乐趣。当然家长带孩子运动也是很好的方法,让孩子锻炼了体质的同时再不沉湎于虚拟的手机屏幕中。
5、父母要以身作则。
有的家长手机不离手、打游戏追剧,这样的教育缺乏说服力。想要孩子放下手机,父母要以身作则,管理好自己以身作则。如果父母能每天陪伴孩子看书学习,在孩子面前做严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会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学习上,成为自律的人。
6、学习迁移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玩手机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如果把这种学习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能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地方,那么就可以逐步摆脱对手机的沉迷。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或专长,并及时加以发挥,就可能使他们在现实中获得成功,体验现实中的成就感,从而发生兴趣迁移。
初三孩子沉迷手机厌学的原因有哪些?
1、可以交流互动。
利用手机这个平台,孩子可以和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交流。讲出他们的想法,交流互动他们共同的话题。无话不说,无拘无束。没有人监管是多么自由啊!
2、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玩游戏。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3、用玩手机来逃避现实压力。
长期沉迷于手机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有的孩子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有的学习成绩差,有的孩子在家中缺乏爱和关怀。但在手机游戏中,没有父母的埋怨和指责,反而能得到及时的回应和认可,每闯一关,会有奖励,失败一次,会有鼓励,一路过关斩将,孩子的成就感得到很大的满足。
初三孩子沉迷手机厌学的危害:
1、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
沉迷于手机中的孩子,对虚拟的世界充满了依赖,在现实社会中可能表现出孤僻、对抗等性格,不利于现实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交往发展。
2、面临的不良诱惑多,可能会误入歧途。
利用手机,孩子可以交到一些朋友,但是,这些朋友中的有些人可能是不好的,那么他们可能就会教坏孩子。同时,孩子接触的东西多了,需要抵制的不良诱惑也就多了,稍有不慎孩子可能就会误入歧途。
3、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有手机的学生,成绩往往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只要有手机,就一定会想时时玩弄,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极易上瘾,完全陶醉在这个虚幻的美妙世界里。上课昏昏沉沉,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上一条:初三的孩子厌学咋办
下一条:高一孩子成绩下滑家长将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