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做到既达到教育的效果,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但生活中却有很多不可取的批评现象,比如唠叨、质问、指责、威胁、挖苦等,这些批评方式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而且不能很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希望家长能够避免这些做法。
怎样批评孩子最有效?
1、父母尝试转换批评孩子的角度。父母由于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角度转换后,自然会转变为孩子的视角,这时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便能理解了,也更容易找到让孩子心服口服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孩子会心甘情愿地接受。
2、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把错误放大。把孩子的错误具体到当下。
3、父母批评前先为孩子找好台阶。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孩子也不例外,这个时候父母要先对孩子进行表扬和安抚,认可孩子好的行为,为孩子做出这样的错事找一个台阶,然后再就事论事地对孩子的行为提出正面的批评和改正要求,这时孩子便会欣然地接受。
4、帮孩子分析为什么会这样,给予积极肯定与鼓励,让他们看到事情变好的希望。
5、要教孩子正确的做法或如何改正错误。批评孩子不是宣泄父母的情绪,也不是让孩子说对不起,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且找到正确的做法或如何改进的办法。比如孩子帮助爸爸妈妈扔垃圾,好心办坏事没有进行垃圾分类。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应该告诉他具体的垃圾分类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带着孩子做好每一次垃圾分类。
6、要学会自我批评。有时候,孩子做错事并不完全是孩子本身的错,家长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情况下,一味批评孩子,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还会引起孩子反感和反抗。父母应当在批评孩子前,先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适当放低身段,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孩子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
错误的批评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1、缺乏认同感,导致自卑
孩子一般犯错,比如打碎了杯子或者弄洒了牛奶,他们知道没做好,肯定会害怕,这时安抚比批评更重要。如果父母经常批评否定孩子,时间久了,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干什么都不行。会自我否定,产生自卑感。
2、难以控制情绪,甚至危害下一代
爱来自于父母,但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来自于父母,而这爱与伤害,也会被孩子继承下来。在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发现,在原生家庭的传承中:受害者却成了施虐者。许多父母把上一代伤害自己的教育方式传承了下来,用以危害下一代,而这种危害也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
3、批评会削弱孩子大脑的情绪感知力
有研究表明,经常被父母批评的孩子,大脑对他人面部表情情绪信息的解读和感知能力较弱。其实这并不难理解,人在本能上总是会倾向于逃避那些让自己感到不舒服或悲伤的事情,孩子们更是如此。
这几个时间点最好不要批评教育孩子:
1、吃饭时
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孩子心情不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如果父母经常在吃饭时候批评孩子,也会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变得不爱吃饭甚至害怕吃饭。吃饭时候批评孩子,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会适得其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2、睡觉前
睡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睡眠,孩子带着情绪睡觉,会让其入睡时心理处于压抑和紧张状态,容易做噩梦。尤其不要把孩子弄哭了,让孩子哭着睡着,这样即使孩子睡着了也睡不安稳,很容易半夜惊醒,睡了一晚和没睡一样,第二天孩子的精神状态也不好。
3、父母心情不好时
我们每天遇到各种事情,难免有不顺心的,让自己生气愤怒的,当我们带着气回家时,再看到孩子不听话,更生气了,一顿责骂甚至对孩子动手。这是很多家有过的场景,但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心情不好时,对孩子的错误更不能容忍,批评或责骂得更厉害,这对孩子不公平,我们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了,这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上一条:高二学生现在有些厌学怎么办
下一条:孩子写作业老是拖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