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责任心,时间观念,领导力,独立自主的能力,相信广大父母都知道这些能力,对于孩子而言有多重要,不要以为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
孩子自律能力差的原因:
1、受到其他家人的影响
孩子们的自律,也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原因,因为父母在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经常看电视之类的。也导致了他们越来越不想写作业,更加倾心相与玩耍或者看电视,所以导致他们会变的注意力不集中。
2、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够严格
或许现在都在提倡"温柔"教育,但是父母该有的原则和严厉也是不能少的,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知道规矩为何物,并且对父母有基本的尊重以及害怕。要是教育孩子中不够严格,而且对孩子触碰底线的行为也是一再的原谅和妥协,那么孩子肯定就不会再惧怕父母。
3、过度的包办、溺爱孩子
孩子的自律性差,很大一部分因素都是父母过度的溺爱孩子,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都做不好,不给孩子证明自己的机会,帮助孩子包办一切,一旦孩子离开父母的监督,就会开始散漫。
4、父母立场不坚定
在一件事面前,孩子表现出不想做、不愿意做,面对孩子的哭闹很多父母都选择了妥协。让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保护伞”下,让孩子遇事就会退缩,没有反抗意识,无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5、孩子害怕会失败
孩子害怕失败,一是因为父母定的目标太过于宽泛,例如:学好英语,好好听课,孩子不知道怎么执行。二是孩子不愿意脱离自己内心的舒适区,怕新的环境和改变。孩子担心自己做不好,为了避免失败,所以选择逃避。
孩子自律能力差怎么办?
1、家长的教育理念要一致
在教育孩子的原则上,家里人要统一观念,不能这边刚跟孩子说好了,转头,就又窝奶奶怀里诉苦了。老一辈的教育观念和年轻父母存在差异,因此父母一定要和长辈沟通好,使用统一的原则来教育孩子,不然不难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2、不要溺爱孩子
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时时围绕着孩子,事事帮孩子做好,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肆意妄为,根本没有什么自制力而言。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即便是合理的要求,家长也要拐着弯地给孩子,而不是直接给孩子,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让孩子知道想要得到就得付出。以后,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就不会无理取闹,反而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好好和你商讨奖励呢!
3、减少诱惑和干扰
很多父母过分相信孩子,让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学习,还要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没有孩子是天生自觉的,他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干扰,也很难自觉主动地学习。喜欢什么都不管的家庭,孩子通常会肆意妄为;喜欢什么都管的家庭,孩子很难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关键在于家长要多监督,少打扰。家里的手机、电视、游戏、玩具、零食等等,都是影响孩子学习的干扰项,要让孩子远离这些诱惑,在他学习时,尽量不产生干扰。
上一条:小孩太胆小了怎么办
下一条:孩子上高中厌学不想上学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