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孩子们也会模仿爸爸妈妈的一些行为和态度。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父母,在孩子身边一定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家长督促孩子的措施:
1、让孩子明白学习是第一位的
从小就要给孩子灌输“读书有用论”,在生活中,要通过各种富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孩子尊重知识,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2、不指责、不抱怨
如果发现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切不可过分指责,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劝告孩子不要一心二用
有的孩子喜欢边听音乐边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好。学习的时候心有杂念,只会感觉学习是个负担;另外,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也不高。
4、制定必要的规则很重要
作为家长的我们,从小就应该给孩子开始制定规矩,这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制作一个时间表,设定玩耍、做作业、娱乐的时间。
5、帮助孩子尽早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成绩问题,在于学习习惯,而不是天赋。我们要在孩子幼小时,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比如,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重视预习、课堂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对待考试等。
6、督促孩子学习,千万不要唠叨
有的父母监督孩子的学习,可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孩子在父母的数落中,往往会产生厌恶和逆反情绪。没有愉快的心情,很难进行有效率的学习。
7、切记轰轰烈烈,注重循序渐进
父母不要一下子制定过多的教育计划,一定要根据孩子各年龄阶段的不同情况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父母的焦虑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特别容易造成亲子关系处问题。
8、万万不可代替孩子
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与其直接给出结果,不如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很多时候,孩子无法解答一道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
上一条:13岁孩子怎么教育才是最正确的
下一条:初中孩子沉迷手机不愿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