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当我们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的时候,我们越是批评指责,孩子越容易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改不了了。反之,抓住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去夸奖她好的行为。多关注孩子积极的一面,赞美他们积极的行为,可以激发孩子的干劲和热情,让他们朝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怎么激发孩子内驱力?
1、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体验和探索,开阔孩子的眼界
体验和探索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孩子在接触不同的事物时,其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手足触碰到的等等都会为大脑提供思考的素材,为孩子打开一个全新对世界。所接触到的世界越是多样化,吸收的素材越是丰富。
2、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
孩子没有认真完成作业,如果受到老师批评,就要承担这个后果,在自省中不断前进。当然,要在孩子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和老师提前沟通好,以免孩子过于难堪,影响心理健康。
3、给孩子做选择的权利
传统上,多数父母已经习惯于给孩子做选择,比如从安排孩子吃饭穿衣开始,再到孩子上学之后所有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几乎每件事的选择权都在父母的手心里。可见,如果是父母替孩子做选择,孩子往往是被动接受,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负面情绪。
4、耐心陪孩子学习
父母陪孩子学习不是看父母有多高的学识能力,关键是耐心,年龄越小,孩子专注度越低,写上一会儿就讨价还价,玩玩这玩玩那,父母要坐得住,及时规劝孩子回过神来。孩子刚开始学习,不要期待太高,看到孩子有错误,没有必要大发雷霆,写错了,让孩子自己改过来就是了。相信孩子的能力,学会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收获的是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5、点燃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有目标不代表能读某一学科突然就感兴趣了。想要孩子真的学习成绩能够提升,那么除了给孩子奋斗的目标之外,还要让孩子切实的感受到学习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并且这个兴趣的培养越早越容易成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学业知识含量还没有高年级那么多,正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好时机。
6、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孩子上了高年级,已经不需要父母陪伴写作业了,喜欢自己安排学习计划,父母就需要改变策略,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当孩子真正想认真学习时,是用不着父母催促的,父母越催孩子越逆反。父母提醒孩子学习,也要云淡风轻,采用商量的口气,而不是强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7、良好的家庭氛围
其实不难发现,很多优秀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都会有这样一个特征,就是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于学习的影响。他们的家长很少会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看电视或者是很大声的交谈;并且如果有工作的话,也会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孩子的学习时间安排在一起。看到家长在认真工作,那么孩子受到影响,自然也会很认真的学习。
上一条: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下一条:23岁开始叛逆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