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教育也是一个很深奥的课题,因为教育没有定式,但是有一定的原则。要想让孩子成为会思考的人,就应该在孩子的智力发展的初期,就为他的思维发展设置一定的情境进行训练。
怎样培养孩子主动思考问题能力?
1、家长应该学会“放手”
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然后独立完成,哪怕他做得不好,只要他力所能及,父母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完成。当孩子面对一件事情要解决时,父母不要试图帮着孩子能顺利又能尽快完成,应该让孩子自己完成。当孩子正在解决问题时,父母更不要干预孩子做事情,比如对孩子颐气指使、唠叨啰嗦。
2、父母不应该用错误的语言方式去命令和提要求
如果父母学不会“放手教育”,孩子总是在父母的干预下,以父母预想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他就永远学不会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看待问题时也无法形成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应该多问少答。多问孩子“你会怎么做”“你会怎样做”、“如何才能”等等疑问句,给孩子传递你的疑惑,引领孩子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知道,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所以父母要多发问,问孩子遇到问题怎么解决。
3、父母对孩子要理解和宽容
假如孩子犯了非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作为家长这时候会有疑问,比如到底是打一顿,还是不予理睬这样的艰难选择。我的建议是:如果孩子犯了小问题,家长应该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有句话叫做:容小错,惩大错。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父母的包容和引导,更离不开父母正确的育儿观念,要懂得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面对困难。
4、多提问“开放式”的问题
我们在帮孩子解答“疑难”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但在向孩子提出的问题时,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深度和方向,家长提问题时,多提问开放性的,如“纸有哪些用途”“羊为什么吃纸?”等,开放式的问题不仅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家长也可以提问突发性事件,如“遇到火灾怎么办”等,以此考察孩子的应变能力,但对于封闭性的问题家长尽量少问,如“青蛙有几条腿”等问题。
5、遇到困难不立刻帮助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应该让他自己寻找一下解决的办法。许多父母,就因为看不惯孩子做错事,有或是不忍心见到孩子被问题难道而委屈的样子,总是第一时间的帮孩子解决。这样只会令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有困难就第一时间让父母解决,自己懒得动脑筋,久而久之,便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
6、多鼓励孩子
孩子做什么事,家长都不应限制过多(不包括那些危险的事情和错误的事情)。如果孩子失败了,家长应该鼓励他,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克服困难,避免失败。
上一条:如何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下一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