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世间有很多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不可能全部习得,也不可能全部都教授给孩子。虽然我们不能照搬别人家的方法,不过我们可以学习教育的逻辑,根据孩子的特性因材施教。
教育孩子的原则?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关系是否融洽,家长是否能言传身教,这些都与孩子成长有着密切关系。
二、接纳包容,因材施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殷切期望,但很多时候我们更要认清一个事实: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人中龙凤”,大部分人都过着平凡普通的一生。家长要接纳孩子的不够优秀,并能根据幼儿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活动。
三、要求一致的原因
这一原则是指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照统一的要求发展。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应遵循教育统一的原则。只有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有统一的认识和要求,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遵循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的原则
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要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一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教育要和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就要多和老师联系,帮助做好工作。家长还要支持和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和政治活动。
五、严格要求与正面教育的原则
父母热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能溺爱,不能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应该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对于他们不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帮助他们纠正。教育孩子要采用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的方法。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还要讲清为什要这样做,使孩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以便养成自觉的行动。不能用生动的说教和强迫命令的方式,更不能用打骂来压服。
六、对孩子要循序渐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只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求成,让孩子长时间、超负荷学习,不顾孩子的年龄、接受能力等情况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循序渐进地启发发育孩子,才能达到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