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每个父母都爱孩子,无私奉献,但有的父母爱着爱着爱着,就“过了”,过犹不及就成了溺爱。溺爱不仅会让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还会变得不懂感恩,不知道和人如何相处等等。
对孩子溺爱的表现有:
1、害怕哭闹
理智在孩子的哭声中瓦解。孩子的哭有很多内涵,家长要学会分辨。孩子一哭,大人就缴械投降。这样孩子就拥有了有力的武器同你抗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的武器不再发挥作用。
2、过分关注孩子,事事都给孩子特殊待遇
一大家围着孩子转,众星捧月,把孩子养成了“小皇帝”,尤其当一家人把孩子围在中间时,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当前普遍的现象是孩子在家里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处处有特权,时时享受特殊照顾。餐桌上,最好吃的菜一定是放在孩子面前的,这还不够,一家人都给孩子碗里夹,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一定要都留给孩子。
3、遇事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独立的权力
从小时候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到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家长把一切都安排好,中国的父母真是过于“尽职尽责”了。其实他们这样的行为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因为他们不仅剥夺了孩子体验劳动的权利,也扼杀了孩子在劳动中获得快乐的可能。最重要的是,他们这样会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甚至养出“啃老族”。
4、生活懒散
从小太过放纵孩子,不规范他的饮食起居,学习玩耍没有时间概念,喜欢懒觉,不按时吃饭,或者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事心猿意马,没有坚持的精神,很难把事情做成功。
5、讨好孩子
有些孩子淘气不听话,比如说不按时吃饭、睡觉和写作业等,这个时候家长给非但不拿出作为父母的威严和原则来,反而处处讨好孩子,央求孩子,比如“比如你乖乖睡觉,妈妈答应你给你买玩具”等等,通常你越央求他,他越是忸怩作态,这样的孩子越长大越严重,很难培养出大气落落大方的为人处世态度,必须处处让人哄着,让人头痛。
如何制止对孩子的溺爱?
1、不再特别对待
很多家长把孩子放在家庭中最最重要的位置,任何人都没有孩子重要,觉得这样理所当然。从现在开始,不再特别对待,家人吃什么孩子就吃什么,家人做什么孩子也可以试着去做,不再区别对待。
2、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孩子在小的时候,往往很任性,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会像大人一样懂得控制收敛住自己。有时就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让家长给自己买这买那,家长如果不给买,他们就大声哭闹,有些家长看到后,会嫌烦受不了孩子,索性就满足了孩子。但是,家长们这样做,却可能助长了孩子们的这种气焰,以后孩子还会再对父母提出这种要求,他们会把这种要求当作理所当然。在这里,可以教父母一个处理方法,比如说给他布置作业,等他完成之后才可以给他买玩具,让他玩。让他知道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想要获得收获就要付出努力。
3、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的长大就是逐渐脱离父母的过程。孩子在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就要放开手脚,有些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做,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孩子也能更好地融入并适应社会。
4、帮孩子建立边界,爱与规则并行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一周岁前,父母要给予无条件的爱,建立充足的安全感。从2周岁开始,要立合适幼儿每个阶段的规矩,建立边界,最核心的是帮孩子明辨是非,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对踩在界限上的原则性问题,需要发挥父母的权威,无论孩子如何试探底线,都要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不商量,表现出没有妥协的余地。
5、培养自律精神
他人指定的规则是强加的,属于外力约束,而自己指定的规则有内省成分,易于自律。不妨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家庭规则,以便共同遵守。例如:不大声说话。椅子要轻拿轻放。户外活动要排队等等。
上一条:被父母溺爱的孩子表现
下一条:父母溺爱孩子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