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点,这就要求家长也要时刻关注着孩子内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有心理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
1、认真倾听孩子心声
要抚平孩子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先学会倾听孩子,而不是想当然地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揣摩和猜测孩子的小心思。
所谓倾听,当然不是我们只用耳朵去听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是我们要拿出充分理解、尊重孩子的心态去倾听孩子的内在心声,这样能够大大减轻孩子本来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孩子大胆把自己的心理压力说出来。
2、要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
比如,可以向知己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忧伤等等。这样做,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压抑,从而达到心平气和。这种发泄对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3、要培养孩子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信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永不失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持这样的乐观态度往往会产生积极情绪。
4、带孩子出去走走
到了周末、节假日,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增添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很多孩子的内心脆弱,抗压能力不足,家长带着孩子旅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力,也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和压力。
不仅如此,在孩子旅游的过程中,会接触很多不一样的事物。用眼睛看到的真实景色和事物,通过读书或者看其他资料是无法真切感受得到的,孩子眼界宽阔了,目光自然就会放的长远,情绪自然就会平静下来。
5、耐心陪伴
孩子对家长的需求很大,对于孩子而言,陪伴非常重要,长时间的陪伴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可适当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表现:
1、容易冲动发脾气爱打人
有些孩子非常冲动易怒,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而且攻击性非常强,有些家长以为这是天生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现,其实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
2、自卑
自卑从心理学上来说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部分孩子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所以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便变得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最终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3、孤独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离不开群体,孩子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从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许多孩子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他们常常一个人背着同学独自活动、寡言少语,这些行为使他们的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内心感到孤独。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六个阶段:
第一,厌学。孩子在学校里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走神,头痛,在学校里待着难受,不愿意说话。
第二,沉迷于虚拟世界。整日拿着手机,不跟别人说话,完全专注在游戏上,逃避现实世界,严重的甚至黑白跌倒。
第三,敌对的状态。每天见到父母就像见到仇人一样,说什么也不听,严重时会吼叫摔东西。
第四,伴随有抑郁和焦虑的状态。孩子开始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叹气,对自己否定,担心未来,总是会害怕和恐惧。
第五,开始伤害自己,有急躁的情绪或歇斯底里的短暂状态。
第六,重度抑郁或其他的精神类疾病。
上一条: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怎样的疏导
下一条:对孩子是怎样进行家庭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