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一个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养出一个真正自觉的孩子。天天沉迷麻将,或者回家就拿着手机玩游戏的父母,不要怪孩子学习不努力,因为你自己混乱的生活,无法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榜样的力量。自律让孩子有权选择自己的梦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
要怎样才能培养出自觉自律的孩子?
1、坚持做好一件事
自律的人都有一个好习惯,至少一个好习惯,多年坚持,雷打不动。比如西西湖大学施一公校长每周都要长跑,坚持了很多年。钟南山院士每天都锻炼身体,再忙也要锻炼。
2、制定规矩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定,才是培养孩子拥有自律能力的基础。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在定好规矩之后,还得严格执行,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心软,要让他们明白,既然有了要求就得完成,让他们开始学会自律。
3、父母做好榜样
家长其实一直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要是家长每天都拖拖拉拉做事,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也变成这种情况。所以我们作为父母,也要做到“雷厉风行”,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孩子也拥有自律的好习惯。
4、给孩子营造独立的环境
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似乎很难。孩子的自律性差,与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家中的物品应该摆放要整齐、有条理,有利于孩子的活动,让他的书、玩具有固定的位置,从小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孩子缺乏自觉自律的原因:
原因1、缺乏对于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话,即使他们不需要家长的管束,也会非常自觉地进行学。所以,之所以孩子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如此不耐烦,没有自律性,大部分情况都是因为孩子对于学习根本没有兴趣。
原因2、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学习当作是任务
在很多孩子眼里,其实他们并不是完全不喜欢学习,但是由于现在学习是义务教育,所以在学校有老师管教,回家又有家长的管教,在这样的管教下,即便是孩子有学习的兴趣,也被这样的环境和氛围给消磨了。
培养孩子自律的三个重点:
1、家庭规则的制定,应该一直贯穿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同年龄段,家庭规则会有所不同,但必须要有。家庭规则不一定很多,但制定后必须执行。家庭规则不仅是针对孩子的,也是针对父母和家人的。家庭规则一旦制定好,全家人都要遵守。
2、孩子的自律不是逼出来的,而是示范和榜样引领出来的。自律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自律的父母。父母不自律,孩子就很难自律。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怎样,孩子便怎样,尤其是孩子小时候,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超乎想象。
3、自律就是习惯,自律的人一般都有好习惯。因此,习惯养成教育是核心,父母要狠抓习惯培养。孩子习惯培养有个特点:越小越好抓,越大越难抓。小学阶段是习惯的巩固期,初中是加强期,高中是享受期。
上一条:孩子在家厉害在外面怂怎么办
下一条:孩子学习态度有问题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