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很多家长在教育叛逆期孩子时,都会有无计可施的感觉。这时期孩子倔强冲动,又缺乏耐心,家长无论是用道理来劝说孩子,还是用拳头来管教孩子,对孩子都不管用。这时候,到底怎么做才能彻底化解孩子的逆反情绪?
怎样面对孩子的叛逆期?
1、放手但有边界。
孩子青春期时自我意识是很旺盛的,父母过于紧张严肃,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会越强。因此,建议父母在孩子这一阶段时需要适当的放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在很多事情上可以给他们选择权,让他们自己决定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另外,父母要严守好孩子的边界,放手但不放纵。
2、切忌唠叨。
孩子自我意识旺盛就代表着会有十分强的自尊心,很敏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做出极端选择。因此父母面对青春期孩子时,应当把自己的态度放软一些,切忌唠叨,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沟通方式。
3、教给孩子规则的概念。
信任孩子的能力,父母给孩子制定规则时,需要考虑孩子的想法,让他们也参与规则制定。但父母也要有足够强硬的态度,面对原则问题时绝不松口。让孩子意识到既然建立了规则,那就应该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自律的人。
孩子的叛逆期有哪些表现?
1、不讲道理,无理取闹。
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另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不讲道理,他们明明知道不可以这样做,但非要和父母对着干,父母不答应就大哭大闹、撒泼打滚。
2、经常对父母说“不”。
孩子进入“叛逆期”之后,自我意识会迅速发展,对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意见,因此就会开始否定父母,总是把“不”字挂嘴边。
3、独立性和依赖性。
表现为增加对同伴关系的依赖,和父母之前的情感、行为互动、观点等有了隔离感,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削弱。在对老师的态度上增加了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原因:
1、冲动的决定。
青少年很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在童年时期大脑不断发育产生灰质,到了青春期灰质发育达到顶峰,下丘脑会产生一种蛋白分子,激发脑下垂体释放睾丸素,雌性激素和黄体酮,它们可以刺激卵巢和睾丸,同时也会导致人们的大脑去追求情绪的宣泄,从而导致情绪和举止上面出现问题。
2、渴望独立。
青少年时期是介于成人和儿童之间这个时期,这个中间阶段导致孩子渴望独立,而不再依靠父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分歧加剧。他们是从小就遵循父母的要求长大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渐渐的开始质疑这些要求背后的理由,并认为这些要求是没什么意义的,与父母的争辩越演越烈,这是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自由导致的。
3、学校的不良因素。
学校的不良因素同样也是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之一,学校教育中教师教育的手段与不当,如不尊重和体谅学生、方法简单却出口伤人等等,同样也很容易使青春期的孩子采用叛逆和对抗这种扭曲了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主体性权利和自主性要求。
上一条:青少年叛逆有哪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