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在为人父母的这条路上,每一位家长都是新手,都同样跟孩子一起在跌跌撞撞中成长。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逐渐进入了青春期,家长也会面临更多的困惑与挑战:“我到底该怎么办?”“我应该做出哪些调整呢?”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那我们该如何缓解这些情绪呢?如何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呢?或许,从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会是一个选择。
家庭教育孩子书籍
《自驱型成长》
推荐理由:
绝大部分家长都坚持要一手操办孩子的一切,从做作业到交友,再到选择大学,家长都要说了算,致使孩子面对着巨大的压力。
为人父母,其实是要教导孩子去独立思考、身体力行,这样,他们才能拥有可以帮自己在校园里,乃至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决断力。
我们更应该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挚爱的事物,并进一步发掘他们的内部动机,而非逼着孩子们做那些他们不想做的事。
《聪明却混乱的孩子》
推荐理由:
你家有一个聪明却混乱的孩子吗?
经常丢三落四,做事拖拖拉拉,自制力差、没有计划性、经常分心 、情绪不稳定、三分钟热度;为什么你的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生活也是一团乱麻?
因为他的大脑缺乏一种关键能力——“执行技能”,这是一本为4-13岁孩子量身定制的“执行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孩子的学习力和专注力。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推荐理由:
你正在因为孩子的叛逆而抓狂吗?也许你试过唠叨、说教,也试过惩罚、打骂,但没有一种方法见效,只能把自己气个半死。怎么办?
有20多年家庭教育咨询经验、成功帮助过1000多个与叛逆孩子相抗争的家庭的伯恩斯坦博士,将他改变叛逆孩子的神奇方法倾囊相授:想要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为4~18岁孩子的父母设计的全新温暖教养术,你可以不打、不骂、不动气,十天重获掌控权,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你的家庭回归安宁和温暖!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推荐理由:
作者梅根·戴利成长于书香家庭,自幼热爱阅读。作为一名以阅读为养育特色的母亲兼屡获殊荣的图书教师,她将自己20余年的养育和教学经验融入本书,根据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出生到青春期),就如何帮孩子挑选合适的读物、如何理解图书内容以及如何将阅读融入生活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建议。
或许你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如何为孩子挑选图书?挑选图书的标准是什么?
孩子天天想玩手机,不爱看书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看书的时候理解能力特别低,看书的速度也非常慢?
《暴脾气小孩》
推荐理由:
大发脾气、毫不妥协、语言和肢体上的冲撞、不与同龄人交流、大哭不止……人们原以为这些孩子是倔强、任性、故意挑战大人极限,但格林博士指出,这是因为他们缺乏重要的技能,如灵活性、适应性、挫败忍耐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只要有能力,他们就会表现好。
罗斯·格林博士分析了应对孩子挑战性行为的3种方法,并提出了帮助孩子培养他所欠缺技能的3个步骤,在《暴脾气小孩》一书中,用大量实例和模拟场景对话,一步一步、一字一句地教父母培养孩子学习必要技能,成就高情商的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家里有暴脾气小孩的人。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推荐理由:
畅销美国 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对中国的家长非常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父母光有爱是不够的,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作者海姆•G•吉诺特,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他将自己短短的一生献给了儿童心理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他依靠他的聪明才智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在他的书中、演讲中、专栏中宣传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创新思想,不仅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反响。
《为何家会伤人》
推荐理由:
本书精选“健康•心理”专栏32篇阐述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文章,包括父母溺爱、高考压力、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面的家庭问题。所取案例真实,分析透彻入理。专业的心理学原理与概念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鲜活,足以被所有普通人理解、接受,进而促进为人父母者的成长,不让家庭伤人的悲剧再次重演。
此版本为经典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的全新升级版。该书出版七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
《正面管教》
推荐理由:
简•尼尔森(Jane Nelsen),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说、大学心理咨询教师。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书中讲述的主要就是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它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教育理念,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它给我们的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而是有着很强实操性的方法。尹建莉老师没有刻意夸耀自己的孩子多么优秀,她仅仅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以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应有的适度的骄傲和自豪去讲述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孩子也有“不听话”、“顶牛”的时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时候,这些教育方法才显得更加的真实可信。
没有那一位成功的母亲是天生的,她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需要与孩子的成长是一路同行。
《透过日常行为读懂孩子内心》
推荐理由: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用“keyword”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第二部分是用“小动作”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每一部分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分别阐述,分成了婴幼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前半期(6~10岁);儿童期后半期至青春期(10~13岁)。
每一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是不一样的,针对成长中不断产生的新情况,以阶梯分析的方式来帮助家长答疑解惑。
不敢打不敢骂,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怎么这么难?
孩子犯错可以惩罚吗?
答案是肯定的。
当孩子出现不当言行的时候,惩罚是可取的。孩子越小,他的规则感和道德感其实非常低,一件事能不能做,通常是看做了之后的结果。如果得到了父母的奖赏,这种行为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但是父母对于某类事件的态度应该保持一致。如果父母对同一事件的态度和惩罚不一致,会导致孩子的认知陷入混乱,对父母的信任感也会降低。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惩罚的目的是纠正孩子的不当言行,绝不是为了宣泄个人情绪或是让孩子受到打击。
家长会发现,孩子挨了一顿打后确实能老实一阵,但是没多久又会故技重施。因为打骂之下,孩子预知了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容易产生逆反(“你打又怎样”)和侥幸(“只是骂一顿”)的心理,却没有学会应对类似错误事件的方式。
我们要通过惩罚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发展正确的认知,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主动改变。而这些都是体罚和侮辱性言语所不能带来的,严厉的打骂不仅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和信心,还让他们丧失了学习问题处理能力的机会。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惩罚孩子?
惩罚需要抓住当下的时机,不要秋后算账。
对于孩子的任何言行,我们都要及时作出反馈。特别在孩子出现不恰当言行的时候,及时制止,这时候的教育效果是最好的。惩罚不及时会让孩子产生侥幸心理,秋后算账则会让孩子在陷入焦虑不安的情绪中。
当然,不论是外向或敏感的孩子都需要足够的尊重。如果在公共场合,需要将孩子带到单独的场合再进行教育。
什么样的惩罚才是有效又不伤害孩子的呢?
心理学上将惩罚分为正负两种。
第一种“正惩罚”就是加入他们平时不喜欢做的事。例如,收拾自己造成的“残局”,打扫房间半小时等。
第二种“负惩罚”就是失去他们喜欢的事物作为代价。例如,让为了抢礼物而打架的孩子同时失去这件礼物。
但是,在实施这些惩罚之前,我们必须要做的是,告诉孩子整件事件中他们做错了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和伤害,如果是他们自己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遭遇,他们应该怎么做来弥补这个错误……能让孩子在错误中获得成长的“惩罚”才是有效的。
对年龄稍大的青少年的“惩罚”,需要家长更多智慧。青少年在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驱使下,需要家长平等地对话、认真地倾听,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予孩子启发。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非常珍贵。我们即使再忙也要放缓心态,耐心地参与他们成长的每一步。
上一条:如何教育三岁的小孩
下一条:教育孩子书籍排行榜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