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越来越多的孩子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道理、同学再热情的呼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厌学已然成为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孩子出现厌学的问题,应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整:
厌学的孩子怎么办?
1、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会非常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容易根据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因此,家长要稳定孩子的学习情绪,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2、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必要时学会给孩子减压。毕竟孩子是孩子,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
3、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尤其是孩子的学习。因此,为了改变孩子的厌学问题,有必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应该让孩子劳逸结合。比如将孩子的学习任务分解为比较容易的小任务,督促孩子每天完成适当的任务,让孩子积累成功的经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获得自信,从而爱上学习。
5、多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当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可能对于学习有很大的抵触或者已经出现学习方面的挫折,这个时候不能惩罚和否定孩子,应该对孩子的行为多一些包容,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倾诉自己内心负面的情绪,孩子才能够获得安全感、支持感。
6、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名只有一个,很大可能不是你家孩子,不要过于苛求,学会接受,毕竟作为家长,你们学生时期的成绩,能保证是第一吗?所以制定学习目标时,必须是可行的,假如孩子在班里的成绩维持在中游,你非要求孩子下次就考进前五名,就有些不切实际了,孩子会觉得难以实现,更容易自暴自弃。
反之,要是目标切实可行,那孩子在完成后就会产生成就感,学习兴趣就上来了。再者,整个家庭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玩手机,那孩子自然也没多大兴趣学习,不然会觉得很不公平,家长的以身作则,会给孩子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孩子厌学的原因:
第一,对孩子认可度低
我们的父母经常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和结果。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谦逊和含蓄也使父母不善于表扬他们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常谈论你看谁做得更好。父母可能害怕孩子的骄傲和自满,想树立榜样来激励孩子,但这种行为适得其反,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心理自卑,但失去了积极学习的动力。
第二,对孩子忽视太多
在现代社会,父母忙于工作,回家后很累。照顾孩子往往只关注他们的生理需求,比如衣食无忧、身体不适、感冒发烧等,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情绪感受。孩子在学习中的焦虑、无力和挫折无法得到父母的及时指导和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习得性的无助,产生了自我否定,认为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学习,他们都不好。
第三,觉得学习太难了
这个问题经常发生在对孩子要求严格的家长身上,这也是老师之前提到的对孩子要求过高,超出了孩子最近发展区的范围。这种目标无法实现的挫败感让孩子自卑,认为成功太难,也会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导致厌学。
第四,没有目标
这里没有目标意味着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当孩子们去学校学习时,他们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他们认为学习与否并不重要,去学校与否也不重要。综上所述,这仍然是家长教育中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引导孩子,就无法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激励孩子探索学习。
孩子厌学的表现:
1、表现为对学习功能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这些人认为读书根本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读的书越多,工作待遇就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也是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
2、勉强学习,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
3、情绪不稳定.每个人在面对自己不擅长或者不想做的事情时都会容易发怒,情绪不稳定,孩子在面对读书上学时会有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大部分跟厌学有关。
4、敷衍了事。有的孩子,每天上学甚至连书都带不齐,或者老师安排的作业都记不全,属于典型的马大哈或敷衍了事心理。如果长期有这样的学习心态,学习成绩当然上不去。
上一条:一年级学生厌学怎么办
下一条:厌学初中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