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孩子到了叛逆期就不听话、脾气大、顶嘴……这是为什么呢?青春期的孩子有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他们学习知识更快,记忆力更强;但有些时候,他们的行为却不受控制,常常让家长无可奈何。甚至是在家长的眼中叛逆期的孩子就是“怪兽”。
青少年为什么会叛逆?
1、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
2、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
随着孩子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作为孩子没有感受到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3、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少年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
再加上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之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
4、传统观念的影响。
因为中国很多家长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专制的思想非常严重,总是认为孩子是不打不成器,要求都非常严厉。一定要孩子服从自己,不能对着干,对着干就会受到家长的惩罚或者责备。
5、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
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6、社会大众影响。
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许多高中生十分欣赏电视、卡通片中描写的“叛逆英雄”。
孩子叛逆怎么办?
(1)让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认识更多的人,接触更多的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2)重视孩子思想情操的培养,提高心理素质,通过接触更多的人和事,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
(3)加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让孩子凡事不要总赖于别人的监督,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而去放纵自己。
(4)家长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时,随时转变方式,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尝试让孩子自己选择,而家长应该尽可能多的告诉他们相应选择的一些利弊,然后由孩子自己来权衡。
上一条: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
下一条:儿子高三不想上学校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