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受生存压力的影响,如今很多家庭的模式都是“隔代教育”,即父母因为工作忙碌,不得已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孩子自小缺乏父母的关注,又被老一辈人所溺爱,自然很容易出现缺乏自理能力,依赖老一辈人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改正,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改掉孩子依赖奶奶
首先,与孩子奶奶进行沟通。
如果孩子奶奶明事理,她看到孩子与父母不亲,她也会感到很难过,她甚至会主动劝解孩子与父母修复关系,减少与孩子接触的时间。
如果孩子奶奶受到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没有那么明事理,你可以与孩子奶奶进行一定的沟通,告诉她,你也很高兴孩子与她关系这么亲密,但是,你也要让孩子奶奶意识到亲子关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那孩子长大后会处理不好亲密关系,出现很多情绪、情感问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会把你的建议给听进去。
其次,多接触孩子。
孩子对人依恋,主要是依恋对象给了他足够的爱。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洛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爱源于接触。如果你想让孩子感受你的爱意,你一定要多去接触孩子。
白天的时候,尽量让孩子在你的视线范围内,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注,这可以让他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还比较小,你可以让他和你共处一室睡觉。
如果孩子已经比较大,需要分床睡,你可以在孩子睡前多陪伴孩子,给他讲讲故事,摸摸他的脑袋,亲亲他的额头,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让他感受到你的爱意。
最后,改变孩子的认知。
这个方法实施的前提是孩子已经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你可以选择一个好的时机, 与孩子做一次交流,你必须承认你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并让他意识到,虽然在他的成长中,你有失职,但你一直都是爱他的。还有,你可以告诉他,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是很好,应该让她少操心。
从小只跟奶奶亲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变成这样,挺可怜的,你家孩子是吗?
1、变得没有安全感
孩子从小若是只跟奶奶亲近,很少跟父母交流和亲近,等读书后,它会渐渐发现自己跟其他的同学不一样,别人都有父母带,而自己只有奶奶,会变得开始敏感,没有安全感,久而久之,开始自我怀疑,长大以后也会渐渐的缺乏安全感。
2、变得不相信父爱与母爱
都说若没孩子天天生活幸福,无忧无虑,那么父母肯定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爱,若是孩子从小不跟父母亲近,就意味着孩子主动拒绝了父母给的爱,也不会体会到父母和母爱有多美好,只有拥有更多爱的孩子,生活的才会更加幸福和有爱,若是从小没有感受过父母爱的滋润,就会排斥父母,不相信父爱与母爱,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有影响的。
3、变得恐惧婚姻
孩子从小只跟奶奶亲近,久而久之就会感受不到父母之间感情的美好,更不会感受到家的温暖,于是对以后结婚成家没有那么多的向往,严重时可能会让孩子长大后变得恐惧婚姻,不相信婚姻,甚至追求独身主义,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幸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会特别依赖奶奶呢?
1、大部分时间和奶奶在一起
有的宝妈在生完娃就把孩子交给了孩子的奶奶,孩子长大了,表面上是孩子妈妈养大的,但是在孩子最依赖人的那段时间其实是奶奶陪伴的,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小,不会记得的,但是有的时候这种习惯性的记忆也是存在的,这样孩子是不会忘的,还会和奶奶特别的亲。
2、平时睡觉和奶奶一起睡
有的宝妈虽然日常经常陪伴孩子,但是在孩子睡觉问题上把孩子放到了奶奶那里,孩子和谁睡对孩子的性格和亲子关系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晚上是孩子内心比较敏感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依赖性比较强,如果孩子平时和奶奶一起睡,那么孩子平时可能就会更依赖奶奶。
3、奶奶的情商非常的高
有的老人带娃非常的有经验,在不一味的宠溺孩子的基础上还能让孩子喜欢自己,老人这种“投其所好”的行为会让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特别好,再加上平时有的宝妈带娃经验不足,动不动就教训孩子,孩子自然就会和老人亲一点。
手机几乎是成年人必备的生活物品,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又方便通讯,能让生活便捷不少。但是,因为手机频繁地出现在家庭生活里,又颇具诱惑力,以至于很多孩子就爱上了玩手机。
如何控制高中孩子玩手机?
1、以身作则
家长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很多孩子迷恋手机都是来自于跟随着家长有样学样模仿来的,家长在孩子玩手机成瘾问题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家长只有自己带头不迷恋玩手机,说教起孩子来,才会有力量、有效果,让孩子信服。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高中孩子大部分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手机了,但是高中生还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导致有很多高中生沉迷手机的现象。对此,家长朋友们需要对哈子的手机进行管理,帮助孩子合理的使用手机,让手机为高中孩子提供积极的作用,而不是让孩子沉迷其中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高中孩子手机如何管理?
1、帮助孩子分析利弊
高中生出现爱玩手机的情况后,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的益处和缺点,让他们能够分辨哪些对自己有益,而哪些可能会对自身的成长发育造成影响。之后应该与青少年一起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理解和目标。
2、和孩子协商制定规则
用坚定而和善的态度,和孩子协商约定手机的使用时长,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可以对孩子让让步,但是只要定下来就要想办法,让孩子遵守,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减少孩子的玩手机时间,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
在当代社会中,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特别是对于手机来讲,没有了它,感觉生活就会失去重心。但是,手机也有很多弊端,特别是对于学生们来说。所以,很多家长不允许孩子拥有手机,也不会把手机给孩子玩。
初中孩子要买手机家长应该如何对待?
关于这个问题建议和孩子聊一下,倾心听一下他的需求,给孩子准备一个手机不是错误,引导他正确使用,不要过度摆弄手机才是正确之道。可以和孩子沟通好,告诉他学习和上课中手机不可以使用,劳逸结合还是没问题的。
初中生也是有自控能力的,和孩子之间相互信任就好,如果孩子因为玩手机学业下滑,可以在购买前与他约法三章,若真是由于贪玩造成的学业下滑,那么也需要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和说出的承诺负责。
初中孩子玩手机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1、保证学习质量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对于手机的使用也是如此,少量看手机可以增加视野,增长见识,但如果一旦沉迷就会影响身心和学习。现代科技社会,越来越多的小孩离不开电子产品,很多小孩把手机当成生活中重要的工具,更有的小孩依赖手机学习,天天捧着手机。但是手机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形成不同水平的危害。
孩子依赖手机问题的解决办法:
1、家长保持自己的冷静,做个好榜样。
首先父母应该冷静下来,不要天天在孩子面前念叨,这样反而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孩子并不是生下来就喜欢玩手机的,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看手机,他们就会好奇,从而对手机有了兴趣。他们因为好奇,模仿父母的动作在手机上划一划,立刻就让手机里的花花绿绿给吸引到了,最终沉迷手机难以自拔。
因此不许孩子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抱着个手机,还谈什么言传身教?
要想孩子不玩手机,父母必需要带个好头。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这才是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最好办法。
手机是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烦恼,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很多家长都反应孩子喜欢玩手机,频繁玩、长时间玩,已经给不少家庭带来了难题。最近不少家长在生活中讨论较多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
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
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不仅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且生活中处处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都在孩子眼里、心里留下痕迹。父母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必须先成为那样的人,多做有意义、传播正能量的事,杜绝在孩子面前低头玩手机。
2、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
家长多抽空陪孩子做做手工、搭积木、捏泥巴、玩数字游戏、给孩子讲故事等,不仅能让孩子主动放弃玩手机,且给童年回忆增添色彩。否则,一味的严加制止、横加干涉,不但徒劳无效,反而让孩子心生惦念,越发感觉“被禁止”事物的神秘莫测,更加上瘾,甚至偷着、藏着玩,形成恶性循环、更难管教。
对于手机的问题,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不是孩子不能让,而是合理玩。在手机时代的今天,真正做到不让孩子摸手机,真的很难,但是不让孩子用手机玩游戏,是我们做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防止孩子接触到手机,一但接触到手机而不玩游戏。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让孩子养成一种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而不是用来玩游戏的良好习惯。
如何杜绝孩子玩手机游戏?
1、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平时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对孩子能起到正面的影响,如果父母自己手机不离手,怎么能要求孩子呢?
2、限制时间,逐步减少时间。如果一点不让孩子玩手机,也是不现实的,所以父母要和孩子约定好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比方说每天玩二十分钟,到时间就不能玩了。
3、转移注意力。父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都带孩子去出去爬山,带孩子玩现实中的游戏,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机中转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