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
现在孩子的心理压力一点不比大人的小,孩子面临升学的问题,还有周考,月考,期中,期末的各种考试,在学校有老师的压力,回到家中有家长的压力,孩子年龄小的话,肯定会承受不住这些突如其来的压力,那么家长应该怎样疏导呢?
儿童心理疏导五步法?
1、培养孩子的抗挫力从接纳负面情绪开始
在我们从小的教育里,是鼓励百折不挠、遇挫弥坚的,但现代心理学发现,在经受挫折的初级阶段,有这种坚定念头的人,往往是心理恢复更慢的人。这里的心理恢复不是指战胜困难事件本身,而是从人生长期幸福的角度来看,整个事件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幸福度影响以及亲密关系等综合层面的修复。
2、认知矫正、宣泄情绪
根据情绪的认识理论,任何事情所引起的情绪都是由认知产生的,可以寻找引起情绪事件背后的认知,让儿童进行认知调整,用积极的认知替代负性的认知。比如当儿童遇到不开心,那就不要让其积压情绪,应该用合理的方法让孩子宣泄出来,可以进行运动等。
3、示范,让孩子进行表达
如果儿童出现负性情绪,如恐惧、愤怒、焦虑等,需要家长进行疏导。首先,要接受儿童的反应,避免把自己想象成儿童坏情绪的受害者。其次,家长需要讲述自己的感受,并用示范性言语帮助儿童正确表达情绪。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使儿童学会使用言语表达情绪,同时注意提供给儿童温馨、舒适、轻松的良好环境氛围。
4、引导
引导是顺势而为,是拨乱反正,是助人成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或者冲动过激,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可能误入歧途。我们要允许他们做错事或者犯错误,要用一颗呵护之心去帮助他们。耐心地与他们分析问题,探寻突破方向和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鼓励他们积聚勇气大胆向前,紧咬目标不放松,直至最后成功。
5、提问
提问是一种心灵共鸣,是一种探讨和交流。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往往情绪不好,心里有委屈、有怨气、有愤怒、有悲伤、有仇恨等,但是他们又不会宣泄、不敢宣泄,往往郁结在胸、郁郁寡欢,甚至会产生变态心理。提问就是用问题讨论的方式,让他们发泄心中的苦恼和种种的不良情绪。
对儿童的教育:
1、声音法则
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思想。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2、管理法则
未成年的孩子自我克制能力尚不成熟,父母必须负起管理责任。但这种管束应该是充满亲情、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命令式,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人格。
3、榜样法则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
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这一年龄段正处于童年期。这个阶段需要父母重点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还有多鼓励,多肯定,让孩子养成乐观积极的性格和心态。在整个小学,压力最大的可能要从五六年级开始,因为这个阶段面临升学,学习任务慢慢开始加重。这个时候最好的疏导压力的方法,就是找到学习问题所在,给予他最积极有效的帮助,如找一个好的辅导班。同时正向肯定孩子,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
小学生心理疏导五步法:
第一步:应该问孩子缘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儿,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第二步:跟孩子一起讨论对未来的规划和畅享,尽量放松孩子对家长的戒备!
第三步:家长应该告诫孩子这么做的后果以及对未来的损害!
第四步:多告诉孩子正确的道理,慢慢引导,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每个孩子性格、出生环境、所处社会环境不同,教育方式也需要个性化。但是想要教育好14岁叛逆的孩子,家长要以疏导为主,千万不能打骂这个阶段的孩子,越打骂他们会叛逆的越厉害。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只要是正确的,就应该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14岁叛逆的心理疏导五步法:
A方案:
1、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
14岁的叛逆青少年可能会感受到内心的矛盾和压力,情绪波动较大。我们应该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的成长过程,情绪的波动是自然而然的。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要抑制或否认,而是试着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和需求。
2、认真聆听。
高中生面对学习压力,如果没有做好恰当的调整,很可能会让自己的学习状态变差,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严重的是会危害身心的发展。这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就需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采用合适正确的方法开导孩子。
高中生心理疏导五步法
1、聆听。
聆听是心理疏导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环。所有个体的信息、资料,疏导者都是通过聆听搜集来的,如何可以听得更多、更全,听到个体真实的状态。
2、区分。
区分是体现心理疏导者价值很重要的一环,心理疏导者不仅要能够区分到个体认知当中的言点,还要有效反映,让个体接收到这个区分,从而看见盲点。
现代爸妈不光要照顾好孩子的身体,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们也难免会碰到各种问题,除了碎片化接收消息或者订阅一些自媒体,看一些入门级的儿童心理学书籍也会更好。
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推荐
《发展心理学》此书是学界普遍认可的心理学入门书籍之一,这是一本大学学科教材,也是一本适合多数非学者的大众书籍。此书将人的一生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后期,介绍了与人的一生发展相关的心理学现象与理论,涉及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年龄特征。本书有很多具有启发意义的内容,同时此书在学界认可度较高,权威性强,里面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同时大多经实验检验,丰富而有科学依据。人的一生是一个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全过程,对婴儿时期的关注也应同时重视到婴儿时期对后续其它阶段的影响,因而推荐此书。
《婴幼儿行为心理学》此书强烈推荐给各位宝妈们,在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宝宝婴儿时期出现的一些行为及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例如:宝宝的思维习惯,如何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宝宝为什么喜欢吸手指,宝宝为什么喜欢打嗝之类的常见问题,理论化的倾向不强,通俗易懂,适合心理学专业知识不强的大众阅读。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本书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
许多家长苦恼于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其实并不想严厉的惩罚自己的孩子,但是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他们事后也会常常反省是否自己不够有耐心,是否没有掌握正确而有效的方法,他们迫切的需要知道如何去做。那么本书可能会给家长们很多实用的建议。
中考和竞争的压力是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出现叛逆情绪的重要原因。家长也要为孩子树立榜样,陪同孩子一起看书、学习,多给予孩子鼓励,让孩子从书本里了解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家长要正确的教育孩子。
怎样给14岁女孩做心理疏导?
1、帮助孩子缓解和释放压力
中学阶段的孩子将面临中考的挑战,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进入高中继续深造,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多,而其他学生则会进入职业学校,为就业作准备。中考和竞争的压力是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出现叛逆情绪的重要原因。家长要及时的疏导孩子的情绪。
2、适度的赏识教育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其实并非空话,相反这正是无数父母靠着实践而获得的真理。家长在赏识女儿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孩子某个行为的正确性,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动机,让女儿时刻怀揣着一种“我要做得更好”。
高中孩子不想上学肯定是有厌学心理了,作为家长,要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看是因为什么才产生的这种不良心理,然后着手去引导孩子,通过一些鼓励和引导,帮助孩子慢慢摆脱这种烦恼,疏导好孩子的心理状态,让孩子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学业。
高中孩子不想上学心理怎样疏导?
1、了解孩子的情况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情况。问问孩子为什么厌学,是否有学习上的难题,是否有人际关系上的烦恼等等。只有了解真正的情况,我们才能给出恰当的建议和帮助。
2、引导孩子寻找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