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教育孩子更多的是方法和技巧,因材施教很重要,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不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换个思路想想,我们的反应很多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想孩子,总是认为孩子这也做的不好,那也做得不好,给他讲解题时,总是听不懂,不会举一反三,孩子只有几岁,他怎么能像家长一样,什么都能听懂呢?
因为写作业天天打骂孩子
首先,冷静和孩子一起去寻找出现这一问题的核心因素,经常的打骂不见得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反而会衍生出更多的其他的问题,家长们应谨慎用之!至于如何缓解?两字“冷静”处之!
其次,找出原因努力改变现状是最重要的。
孩子写作业的周围不要放任何无关的东西,这样他想玩也没东西玩。另外,孩子回家写作业前一定要先复习再写,这样他就不会因为作业不会写而发呆了。家长还要给孩子规定作业必须多长时间内完成。完不成了就惩罚,完成了有奖励。
第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写作业要先写简单、后写难的。这样简单的不占用时间,难的如果不会做,家长可以有时间辅导。时间长了,家长可以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这样如果孩子自己完成得好,会有成就感,能增强他学习的主动性。
家长经常打骂孩子的危害:
1、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比如,因为物理没考好而挨打,他便会憎恨物理知识、物理老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报复性的事情来。
2、造成孩子失去自信,悲观厌世。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别人的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这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之路。父母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经常遭父母的打骂,孩子会感到人世间没有温暖,活着没有意思,于是悲观厌世。现实中,由于遭受父母打骂,出走者有之,自杀者有之,造成的家庭痛苦是难以言状的。
3、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孩子遭打的时候,没有心里舒坦的。皮肉之苦,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理。打的结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个别孩子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
4、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父母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往往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成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这样孩子长大后,他很可能会以武力解决人际冲突,结果是破坏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5、使孩子陷入孤独的深渊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
6、造成孩子人格畸形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善良、上进,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人格。然而,经常打骂孩子,肯定会使孩子走向这种希望的反面。从心理学角度讲,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性格怯懦的孩子,会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猥琐、胆小怕事的性格等等,这样的后果,将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辅导孩子写作业?
一、给孩子立规矩,任何事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立规矩很重要。如果孩子破坏了规矩就得受罚,而且必须做到言出必行,要坚持下去。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写作业,写作业是为了什么。
二、孩子写作业家长不要讲太多话,少唠叨,切记!
遇到问题尽量让孩子独立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家长再进行点拨,要引导他如何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再写作业就会带着兴趣和问题及责任感去做题了,久而久之就不会抗拒也作业了,也就解决了磨蹭问题。
三、不要随意威胁孩子,也不要随意动手打孩子,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惩罚手段,这样孩子才能产生敬畏心。
孩子不写作业打骂是不对的,把打孩子作为惩罚孩子的唯一教育手段,是极不明智极不负责的做法。打孩子除了显示做父母的脾气简单粗暴无能为力之外,更会造成孩子的反叛性格与偏执心理,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育有百害而无一利!
孩子不写作业打骂好吗?
孩子不写作业不能打,打骂并不会让孩子心甘情愿写作业,反而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
一是孩子容易有负面情绪。父母打骂,情绪激烈,坏会传递给孩子,孩子思路被打破,更无心写作业,心中压抑着负面情绪。
二是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孩子的性格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长期打骂孩子,很容易让孩子长大后也会以同样吼叫的方式对待别人,孩子在不知觉中学会了父母的样子。
三是孩子不写作业,得到的是父母的打骂而不是鼓励,孩子会不相信在能做好,写作业中碰到的困难,障碍不能有效的解决。不能和父母良好的沟通,会让孩子不敢继续尝试,渐渐变得没有自信,认为自己做什么父母都是一顿打骂。
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习的提高,对孩子的今后的发展也有影响,甚至受益终生。孩子的作业任重道远,不批评,不责骂,和孩子站在一起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一年级孩子不写作业打骂不管用怎么教育?
1、正强化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
其实一年级孩子很在意父母,他们很多行为背后都是希望被关注。但此时孩子心理发育不完善,有时又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会做些父母不喜欢的事。这时我们和孩子讲道理,他们根本不理解,小孩子和我们的想法差距很大。想孩子有个好的行为习惯,确实要通过正强化来培养。
行为心理学家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形成习惯,而习惯是通过学习将对刺激做出散乱、无组织、无条件的反应,变成有组织、确定条件反应的过程。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比如有些孩子喜欢父母的表扬,我们可以将大的学习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比如您家孩子老师每天布置6项作业,可以把这6个任务细分成多个小任务,孩子做好一个小任务后,及时肯定和表扬。
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有写作业不主动或者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着急,更不要打骂,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来保证学习的持续性。
孩子不写作业打骂不起作用咋办?
1、父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孩子靠打骂哄是教育不好的,反而会起反作用。让孩子久而久之,对父母的行为会产生严重抵触作用。之后你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挽救”不了孩子。父母既然是在帮助引导孩子,那么自己的心情应该先静下来,以平常心思考之后带着方法,再去面对孩子的问题。
2、家长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为何不想写作业,并总结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不想写作业。如果孩子不想写作业,是因为太过疲惫或者是有些作业根本没有意义,那么在孩子如此大的学习压力状态下,家长可以适当通融理解。
3、和孩子一起制订每日作业计划。孩子小,你邀请他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能增强他完成计划的信心和决心。每日的总作业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及时完成可以夸一夸,及时奖励,满足他的一个小愿望,或者邀请老师对他鼓励表扬等,增强他学习的动力,一步一个脚印,孩子会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陪同孩子孩子写作业时,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在作业之前,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今天看谁做得又快又对。”在作业时,家长要善于装糊涂,孩子会做的你偶尔装不会,孩子不会做的,要有耐心地给孩子讲解。在整个陪伴的过程中,尽量要用商量的语气,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有些孩子是没有养成按时写作业的习惯,在写作业上也没有好的规划。孩子把写作业当作一种负担,自然就会讨厌写作业。所以,家长要想让孩子每天放学回家自发学习、主动完成作业,首先就要帮助孩子解决在写作业上遇到的“困惑”。
孩子经常不写作业怎么办?
1、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孩子经常不写作业,家长可以平静地对孩子说,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负责。睡前写不完就不要写了,明天自己给老师去解释,这样教会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
2、和孩子沟通。
如果孩子经常不写作业是因为想看电视,家长可以跟孩子沟通,对看电视的孩子说。你该写作业了,写不完是会受批评的。再看十分钟行吗?如果孩子说行,到时间呢,你就把电视给关掉,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感受,也有利于习惯的形成。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也没有从一年级开始就接受父母进行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好习惯培养,很容易出现做事拖沓,写作业磨蹭的现象。脾气不好的家长常被惹的火起,企图用非打即骂的方式促使孩子能加快速度,但是往往事与愿违。
孩子不写作业打骂管用吗?
孩子不写作业的时候,如果我们打骂,孩子首先会觉得恐惧和害怕,之后会出于避免被打骂的心理去写作业,并非真正地端正了学习态度,还可能更加厌恶学习,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
孩子不写作业怎么教育?
第一,奖惩有度。
不能一味的责罚批评,当然也不能一味的表扬鼓励,最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奖惩有度。关于作业,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且保质保量,可以奖励玩耍时间,不管是玩玩具,游戏还是看电视,都由孩子自由支配。但若是没有完成,或者应付差事,那么该有的惩罚不能少。不用想着打骂,可以通过减少游戏时间,或者做家务的方式来惩罚,以此来增加孩子的兴趣,让他化被动为主动。
初中也算是一个关键的阶段,针对孩子不写作业的问题上,主要是因为一些因素导致的负面情绪,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等。一旦这些负面情绪没有调整好,那么孩子将会在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习生涯都变得艰难起来。这需要家长的及时引导。
初中孩子不写作业家长该怎么办?
1、给孩子限定做作业的时间
很多初中学生不做作业是因为拖拉,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应该要做的是给孩子限定做作业的时间,比如说要求孩子在八点之前把作业做完,这样给孩子提供了紧迫感,孩子的作业写作效率也会高很多。
2、减少孩子的压力
由于学习压力大,马上面临中考,不少孩子会感到很迷茫,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所以说,家长此时不要再给孩子制造压力了。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些小的学习目标,把繁重的学习细分化,不要让孩子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