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
失恋对于高中生是太正常不过的结局了。正确引导他,让他多听听大人的经历,多看看哥哥姐姐长辈们的历程。再让他多思考下。这些一定对孩子有帮助的。很多办法,做思想工作不行,还可以带孩子出去散散心,换换空间调整。让孩子自己明白自己这个年纪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失恋了母亲该怎样开导:
方法一:
刚刚失恋的时候,孩子往往会震惊,处于不相信的状态中,有一段时间情绪起伏比较大。家长在这个时候最主要的就是陪伴,陪伴的方式取决于平时和孩子交往的情况。
如果平常沟通比较好的,主要就是听孩子诉说,要充分倾听。不要急于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提建议,而是给予充分的共情——基本方法就是专注倾听,给予“嗯、啊”的回应,然后用你的话重复孩子的表达,让孩子知道你听懂了。
通过家长的接纳,帮助孩子面对失恋的事情,并且能够充分地表达甚至宣泄自己的情绪。
方法二:
当孩子还能够平静下来之后,如果也愿意和你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你可以用尽量平等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主要目的不是把你的想法灌输给TA,而是帮助TA理清自己的思路。有些想法的孩子这时会开始分析自己原来的交往,甚至会说:“如果当时我能怎么怎么处理就好了。”那么成年人毕竟经历的事情多一些,思想更成熟,能够帮助孩子去分析。
但不要太快出手,你说的话千万不要超过孩子说的话,你的作用只是在关键问题上点一点,而不是长篇大论去教育他。这时如果处理得当,孩子会很佩服你的。
方法三:
当孩子情绪已经基本平稳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从经历中找到正向的资源。家长有时自己也产生无力感,无助感。这时积极心理学的思路就非常重要,就是要相信孩子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在与孩子沟通时,强化孩子正向的方面,比如孩子在恋爱中体现出的一些优秀品质,孩子在失恋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坚持学习,孩子从这段经历中得到了一些启示、成长,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家长发自内心相信这是孩子成长中一个学习的过程,相信孩子通过挫折能有所收获,孩子也就能够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经历。
方法四:
在和孩子谈的时候,要尽量把孩子的“人”和失恋的“事”分开谈。比如孩子说:“我觉得非常痛苦。”你可以说:“那能谈谈这个痛苦吗?”这在叙事疗法中叫做“外化”的技术。孩子经历了失恋,但孩子不等于失恋。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情绪严重低落、自杀的意向、食欲睡眠严重不好、对各种事情都没有兴趣等表现持续超过两周,那就要首先考虑是否有抑郁症。要到精神专科去诊断,抑郁症并不是疑难杂症,不要拖延,更不要因此产生羞耻感。如果排除抑郁症,孩子的情况又超过你处理的能力,需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作为过来人讲,恋爱中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而分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相对于初涉爱河的孩子们来说,恋爱分手不亚于一场情感地震。所以,这个时候家长首先需要的是去关心和引导孩子的心理,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然后再对孩子早恋的事情进行教导。
孩子失恋了母亲该怎样开导?
一、感同身受拉近距离。
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男孩此时此刻的思维来感受孩子失恋的痛苦,从而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敞开心扉释放痛苦。
父母要像孩子的朋友那样与孩子交心,通过谈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感到你能够对这种失恋感同身受。
从而使孩子能向你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痛苦,当孩子能说出自己痛苦的时候,失恋之痛已经慢慢平复了。
失恋了,情绪不稳定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没到时候,别人再怎么想办法也无济于事。失恋也是一种丧失,意思是本来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东西离开了自己。伴随丧失会出现失落、懊悔、自责、愤怒等一系列不良情绪感受,并且自我受到伤害,感觉自己无能、无力、无望等。
女儿失恋了母亲该怎样开导:
1.直面它、体会它
丧失对人的心理是一个巨大刺激,肌体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相应反应,刺激反应是一个环路,这需要一个过程。刚开始很难面对,也可能会有暂时的否认阶段。否认就是不相信这是真的,觉得百思不得其解解。慢慢地越来越相信事情确已无法挽回。接下来就会反复去想分手的过程,也会回忆在一起的时光。在一遍遍回味中,剧烈的情绪慢慢开始回落至平稳。
2.消化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渐渐明白,既然失去就不可能再回来,或者,如果有缘分也可能会返回。但是,目前只能是日子还要过,工作学习必须照常进行。尽管情绪低落但是理智已经基本回来了,可以边消化情绪边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夜不归宿是很多进入青春期孩子会有的情况,这是他们对家长不当教育方式的反抗,因此想要解决孩子夜不归宿的问题,家长要做好教育方式的转变,减少孩子的管制跟要求。
怎样开导孩子夜不归宿?
1、认真听取孩子的解释。
孩子晚归可能是因为跟同学聚会、加班或者是学习到晚上。如果孩子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父母就不需要过于担心。但如果孩子的解释不合理,那么父母就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2、考虑孩子晚归的原因。
有些孩子晚归是因为与不良青少年交往,或者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手机等等。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与孩子沟通,以便更好地找到孩子晚归的原因。
高三正是孩子的关键时刻,这个时间孩子需要面对高考的压力,如果这个时期孩子出现厌学情绪,不想上学父母怎么办?对于现在高三的学生,我们应该重视和给予更多的帮助。
高三学生厌学怎样开导孩子?
一、理解孩子,与其交流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为什么厌学。在这个高压的学业环境下,许多孩子会产生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我们需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在听取他们的想法和疑虑的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情感上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
二、培养兴趣
孩子如果不能适应学校环境,可能会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所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学校,了解学校环境,平时多带孩子去室外活动,能够开阔视野,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改善孩子不想上学的情况。
大人对生活感到不满时就会抱怨,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爱抱怨,说明孩子对学习、生活已经抱有消极的态度,如果家长视而不见的话,这种负面情绪迟早要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身心健康。
怎样开导爱抱怨的孩子?
1、坚持正确引导。
几乎任何有回报的行为大家都愿意去重复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复的行为渐渐变成一种习惯。每当孩子停止抱怨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给孩子一颗糖或者购买一个特定的玩具。但是如果停止抱怨有时候有作用有的时候又失效了,孩子们就会产生疑惑,这样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们改掉抱怨的坏习惯。
2、倾听孩子的倾诉。
孩子表达抱怨的主要目的是倾诉,既不是希望你教他,更不是需要你帮他做什么。所以家长只要允许他表达这些想法,给他机会把不快释放掉就可以了。
这位家长您好,从您的描述来看,孩子处于单亲家庭,本身就比较缺爱,在进入叛逆期后的表现难免就会更加强烈。叛逆期孩子需要的不是说教和唠叨,而是尊重和呵护。他们正在探索成人的世界,需要父母多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
母亲怎样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第一:保持冷静。
有时候,孩子们可能会表现得很愤怒或冷漠,但父母需要保持冷静并尽力控制自己情绪。试着用平和的语气来与孩子交流,而不是互相争吵或攻击。
第二:放下偏见,学会接纳。
当父母会对孩子的叛逆行为非常失望,进而加重对叛逆期的偏见,如此恶性循环,亲子关系愈发糟糕。如果你想要的好好与孩子沟通,那就放下偏见,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看见他的优势;去接纳孩子的偏执,情绪变化,以及他的独立意识;尊重他的爱好给予足够的认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孩子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