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
现在很多家长过多重视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教育方面,却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尤为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理性的对待生活,正视问题,才能积极向上。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孩子疏导、帮助孩子走出困惑,让他们心理阳光的走过人生每一段美好的时光。
小孩子心理有问题是怎么表现?
1、情绪起伏大
当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时,受心理作用影响,他们的情绪会非常不稳定,要么在家沉默不做声,要么就是心情不好顶撞父母或是找理由大发脾气,即便家长去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孩子也不愿意说出原因,而这就是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一种表现。
2、短时间内性格发生较大变化
有些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后,家长们会发现孩子一些性格上的变化,比如以前这个孩子挺开朗、活泼、爱玩闹,怎么突然变得闷闷不乐、内向胆小、不爱动;以前孩子无忧无虑,现在却心事重重,特别敏感;以前孩子很宽容,很懂事,现在却爱计较,爱发脾气等等。
性格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如果短时间内孩子的性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长们要考虑一下家庭或学校内是否存在对孩子影响较大的事件发生。特别是如果孩子突然变得内向、寡言少语,家长一定要多留意孩子是否在学校经历了不愉快的事情。
3、学习成绩出现不明原因的大幅下滑
往往是因为持续的焦虑、紧张、注意力难集中或玩游戏、情感困惑有关。
4、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罗素认为:“唯有对外界事物抱有兴趣才能保持人们精神上的健康。”有些孩子在生活中总是打不起精神,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仅仅不喜欢学习,甚至有时候连玩游戏也不感兴趣。幼儿正是处于拥有强烈好奇心的阶段,当孩子出现了这种反常现象,家长就应该考虑孩子的心理状况是否有所异常。
小孩子心理有问题家长应该如何疏导?
1、及时发现、及时回应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当孩子对家长表示出需求帮助的态度时,家长要积极的给予回应,及时的帮助孩子疏导自己的情绪。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状况有所忽视,导致负面情绪不断地累积,那么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危害孩子的一生。
2、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温馨的家庭环境,能够带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在爱里长大的孩子,心灵会受到温暖的滋养,所以也很少会出现心理问题的状况。所以家长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争吵。更不要经常对孩子大打出手,维护家庭关系的亲密稳定,更容易让孩子获得健康的情绪。
3、教会孩子调节情绪
孩子自身不具备调节情绪的能力,因此格外需要家长帮助。家长可以带孩子出去游玩,或者有意识的培养一个喜欢的兴趣。让孩子在游乐的过程中抒发内心积压的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更有助于孩子重新建立健康积极的心态。
4、陪伴和支持
当孩子出现了焦虑、抑郁、烦躁的情绪的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沟通好,寻求专业的疏导,同时应该确保孩子的安全,但是也要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这个时候孩子需要更多就是陪伴。
攀比虽然是一件不足以挂齿的小事,却渗透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扭曲的攀比则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判断,甚至渗入他们的每个行为中。孩子攀比成性并非无药可救,只要爸妈能够掌握教育技巧,很快就能纠正孩子攀比的心理。
小孩子有攀比心理怎么办怎么教育?
1、非常明确的告诉孩子,攀比是不对的
首先,攀比是不对的,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这个是非观念;其次,人要学会知足,自己有好大的能力,就做好大的消费,家庭条件很好,那是可以吃得更高级穿得更高端,但如果家庭条件一般,那就只能过大众的生活,因为富人的消费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支付的。
2、给孩子营造一个不攀比的环境
环境造就人。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不攀比的环境,这也是我们审视自己的一个机会。我们自己不去攀比,孩子也不会养成这种坏习惯。另外,不要溺爱孩子,予取予求只会养成一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直接进行满足,只会让孩子的攀比不断升级,多陪伴孩子,不要以金钱来满足他们。
其实很多孩子在小时候都会有过“偷东西”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品行有问题。他们毕竟年龄还小,对“偷窃”这件事或许还没有一个清楚认知,甚至都不认为这是错的。父母这时候如果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情绪化,且不一定能明白自己错在哪。父母需要耐下心语重心长的教育孩子,这比暴力要有效许多。
小孩子偷东西什么心理?
1、以“偷”换爱。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关爱不够,所以用“偷窃”来吸引父母的关注。有些孩子的父母平常工作比较忙,很少跟孩子沟通、交流、互动,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孩子身上,孩子就用这种“偷东西”的方式引起父母关注。
2、孩子满足内心对于这件东西的需要的感觉。
孩子可能在家里的时候,问父母要过一些东西,父母并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孩子对于这些物品的需求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只能拿学校里或者其它孩子的东西来填补内心这种满足感。
不时期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心理变化,所以我们的教养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做父母,也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无论何时,请记得收起你的家长专制!另外,恩爱的夫妻才是最好的家长,家庭氛围越是剑拔弩张,孩子就越容易叛逆。
小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引导?
1、父母要尽量少干预孩子
尽可能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就算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对,也要把所有问题集中到一起,鸡毛蒜皮的小事尽量忽略,只选最重要的三四个问题,一个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谈一次。在谈的时候,千万不要长篇大论。只有说的少,孩子越会听得专注,才会用心去加以重视。
2、不在原则性问题上迁就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容易犯错,但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家长不应持迁就的态度。大家要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危害是什么,即使是不大的问题,家长也不能姑息,因为小事累积也可铸成大错。
小孩子最讨厌听的就是家长的唠叨和大道理。所以在发现孩子有攀比心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强行给孩子灌输“家里穷”、“买不起”的观念,孩子未必能听进去,说不定还会认为这是父母寻找的托词,对父母产生意见乃至于不信任父母。父母应当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攀比问题。
小孩子攀比心理怎么教育?
1、学会拒绝孩子过分的提案。
攀比心极其严重的孩子,更像是得寸进尺的大灰狼,你越让步,他越过分,你越满足,他的要求就越高。学会拒绝孩子过分的提案,勇敢说“不”,别觉得“哎呀,我反正赚钱也是为孩子,孩子想买什么,我都一定要满足,不然这样会显得我不爱孩子。”最贵的,对孩子来说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最适合的,才是对孩子最有帮助的。
2、多带孩子见识世界。
孩子的眼界宽了,就不会只着眼于眼前的东西,除了玩具,我们还有其他可以炫耀的,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经历。
大部分情况下,小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都是因为从小就被父母或者长辈溺爱,包办生活里的一切。孩子没有遇到过挫折,也从来没有承担过压力,所以就会遇到点困难就无法消受,面对挫折和挑战的时候,也会下意识选择退缩。
小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怎么办?
1、让孩子学会适应变化。
突发的变化往往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威胁。然而,人生总是充满各种意外,各种变化。让孩子要适应接受变化的现实。另外,有必要的话,也要教会孩子适应变化。
2、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当然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心理压力,如成绩不良,被他人威胁、侮辱、打骂,家庭的不幸等等。这时,家长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能使孩子对人生中的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
孩子出现不会读书的情况时,家长就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善于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的重要性,不能让孩子每天都是玩,一定要让孩子好好的读书,努力学习。
小孩子不会读书怎么办?
1、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在看书之时哈哈大笑,孩子想看的时候,不他急着看,自己先看一会儿,就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形成抢看书的效果。这就是创造机会让孩子爱读书了,此时最好家长装作不知道,让孩子自己想读书。
因此小孩子不爱读书之时,家长就可试试,在发现孩子爱看书之时就赞扬一下,对家中人、外人夸孩子爱上读书了,还要让他知道,进而让孩子继续努力读书。
2、注意纠正小孩不爱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