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尤其是当了父母之后,看到孩子做错事情或者不听话,不写作业的时候,就会火冒三丈,对孩子一顿发脾气,最后闹得两人不欢而散。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对孩子发火?
1、接纳自己的情绪
告诉自己,你不是完美的,你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你可以有自己的发泄愤怒的时间。比如:出去逛逛街、看看书、运动等等,只要是可以让自己开心的,你都可以去尝试。
2、当看到孩子问题想要发火时,学会向内看
人往往是向外看找别人的问题,总认为是孩子不听话,是配偶不够关心,是同事找麻烦等等让自己发火。这样找的结果,自己的火气越来越大。如果你学会向内看,想一想是自己内心的什么东西投射到目前的问题上。当你想发火的时候,问问自己怎么了?为什么因为一点小事就有这么大的火气?这时候你的火气就下去了一半。等你冷静下来梳理情绪的时候,你的情绪就下来了。
3、承认自己的情绪
当你头昏脑胀,看什么都不顺眼,一说话声调不自觉就高八度时,自己能够意识到:“我现在心情很糟糕,与平时的自己不一样”,之后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太累了?是饿了困了?还是受到挫折与打击了?或是遭遇什么倒霉的事情了……假如你能意识到情绪,并清楚情绪的源头,那就已经遏制住这只情绪怪兽的喉咙了。
4、找到一个合适的发泄途径
你可以选择哭一场,相信我,就算是在孩子面前哭,也丝毫不会丢人,反而会让孩子觉得你可爱、真实,而所谓的家长尊严,难道不是属于上世纪的产物吗?
或者找人倾诉也可以,而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其实无所谓对方是否能听懂,只要你说出来了,你会发现世界突然就变安静了。
若是你没有特别的暴躁,只是有些郁闷,可以使用“转移注意力法”: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要知道阳光与新鲜空气永远都是调解心情的天然良药;还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吃点“罪恶”的食物,看看搞笑的电视节目,剁手买买买……
5、转移思考目标
当亲子沟通的气氛紧张时,家长最好中断谈话,暂时让自己离开谈话现场,来阻止负面情绪的延续。万一不能离开,可采用转移话题或转移思考目标的方式,来停止自己的负面情绪。
孩子的情绪反应大部分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如果家长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与孩子交流时孩子就会模仿家长的行为,认为这种情绪是可行的。因此,想要孩子更有效学会情绪控制,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1、理解孩子的情绪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发脾气时,母亲可以抱抱孩子,告诉他妈妈知道他不开心,让他慢慢平静下来,千万不要呵斥他,或者留下他自己一个人发脾气,他会感到很害怕,学不会如何调整。
2、教孩子认识“情绪”
孩子还小时,对情绪没有明确的认知,分不清什么是“好情绪”,什么是“坏情绪”。家长可以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明白各种情绪和情绪正确的表达方式。引导孩子以正确方式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当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发现情绪产生的原因,就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打骂孩子是一种情绪的自我发泄,对教育孩子于事无补,是一种最无能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深呼吸,提醒自己冷静,控制好脾气,或是走开片刻,冷静一来再沟通,我们反思,发火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打骂孩子?
1、接纳自己,寻找原因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其实生气本身并不是错,它只是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如何处理这样的情绪,找到解决方法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要学会接纳我们的情绪,在察觉到愤怒来临时可以尝试做深呼吸,或者主动撤离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在解决问题。当我们接纳了自己的情绪,才能够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2、同理心倾听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尊重与理解,在与孩子沟通时我们可以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当我们愿意真诚的倾听孩子时,相信孩子也会感受到,也会愿意与我们倾诉与交流。
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发现情绪开始恶化时,要想法去平息自己的情绪,不要带着情绪训斥孩子,避免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面对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1、改变不合理观念
有的家长过于心急,总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所以对孩子要求很高,不能接受孩子犯错误。其实孩子的成长发展没有一帆风顺的,犯错误是很正常的,遇到困难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太过于求全责备了。
2、调整自己说话的声调
在教育孩子时,及时自己再生气、着急,也不要冲着孩子大呼小叫的,这样不仅容易吓到孩子,还可能让孩子不听话,更加的和你对着干了。父母们可以自己录音,听听自己声调是否高,自己反省自己。试着调整自己说话的声调,让它变得沉稳和友善。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很好的宣泄方式,父母首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好榜样,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如何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1、家长要鼓励
家长在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要让孩子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而不要一味地注重其中的负面影响。从多角度看待事情,孩子能够非常清晰地明白这件事物对自己造成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不会一味地被极因素所影响,从而让自己能够充分地保持冷静,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让孩子克制自己过于激动情绪的因素,其中最具效果就是积极的心态。所以家长在平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平时多对孩子进行鼓励、表扬和支持。
2、情景模拟不同的情绪表达
一些孩子在面对陌生状况时变得紧张慌乱,稍有不顺心便会情绪失控;另一些孩子不清楚哪些情绪会带来正面效果(或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只能效仿大人的做法。这时,家长不妨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让孩子体验不同的情绪。在同一个情景下,家长分别做出情绪失控、情绪控制得当的举动,引导孩子向正面示范学习。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角色互换,让孩子体会自己过去发脾气的模样,以便更好理解情绪的表达。当然了,不只有情景模拟,家长在日常也要做好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也是一样的,当遇到不开心,或者心理不舒服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小情绪,有的发脾气,有的摔东西,有的打架等,家长要对孩子有耐心,学会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何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教孩子认识情绪
想让孩子管理好情绪,首先要让孩子认识情绪。人的情绪有很多种:喜、怒、哀、乐是最纯粹的4种基础情绪,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羞愧、恼怒、激动、兴奋、自豪、孤独、期待、失望、轻蔑等等都是情绪的变种。孩子识别的情绪越多,当孩子在面对这种情绪时才会有经验去应对,而不是由着情绪发作。
二、和孩子分享好情绪
“一份快乐告诉另一个人,快乐就会加倍”这句俗谚流传不是没有道理的。家长在教会孩子认识情绪之后要让孩子体会好的情绪,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的事,也与孩子分享孩子的开心事,让孩子积极的体会好情绪带来的优秀体验,让孩子对追求好的情绪形成正向反馈。
情绪发展伴随我们的一生,成人总会自然地延续自己孩提时期处理情绪的方法。不想让孩子一生都被情绪所困,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好好呵护孩子们的情绪,引导孩子情绪健康发展。
如何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1、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既然接纳了孩子的脾气,第三部就是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一定要压住怒火,心平气和地问孩子:“妈妈看你哭了,你现在是不是因为玩具被人拿走了很生气呀?”当你替孩子说出他内心情绪的时候,孩子既会感受到你的体贴和理解,也能渐渐认识到:“原来这种感觉叫生气呀!”
2、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不要厉声制止或打骂,也不要好言相劝,做出各种承诺,而是要拿出耐心、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说出发脾气的原因,与孩子共情,赢得孩子的信任,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