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
一个有良好心态的孩子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生活上更加积极向上、乐观豁达,而如果孩子经常持有消极悲观的情绪,那做什么事情都不会顺利,也不会成功,甚至会影响一生。对此,家长一定要经常发现和引导孩子的情绪。
如何开导孩子的消极悲观情绪?
1、注意力转移。
某件事的发生,让孩子产生了自卑消极的情绪,他们认为自己是比不上别人的。他们想的越多,就越容易迷失在消极的情绪里。当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时,家长可以试着与孩子谈谈心,或者带孩子出去玩一玩、看一看,用其他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因为自己的某一个缺点而感到自卑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有缺点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你并不是一个人。
2、潜意识。
无论在什么时候,家长都要让孩子明白:你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风景,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你。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孩子盲目乐观,而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来到这世上的意义。当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就会用这些话来进行自我激励,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3、言传身教。
要知道,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们要注意:无论生活过的有多么不如意,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悲观消极的一面。一个时常自怨自艾的家庭,是教不出一个乐观积极的孩子的。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不要去指责他们的过失,而是要学会去鼓励孩子。
4、不要让情绪高度依赖于外部环境。
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一般当孩子在玩耍的时候都是很开心的,当发现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陷入悲伤情绪时,可以投其所好比如说夏天孩子爱吃冰淇淋,那么就可以买冰激凌给他吃,当孩子吃到冰激凌时情绪会迅速的变为兴奋。以类似这种方式去让孩子体验情绪的变化,然后再告诉孩子他自己的情绪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去改变的。
5、授权孩子采取措施改善情绪。
这样并不意味着孩子必须抑制或忽视自己的情绪,反而意味着他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让自己的感觉更好,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陷入坏心情。噘嘴、孤立自己或者抱怨几个小时,这样只会让他感觉不好。要帮助孩子确定他可以做出的选择,在生气的时候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当他感觉不好的时候可以自己振作起来。
6、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
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我们找到消极情绪的根源,从而可以对症下药,进行积极的引导,如在游乐场孩子想玩秋千,可是已经有人在玩了,孩子就开始焦躁,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引导他说出此刻的想法,然后引导。这样,孩子会习惯去沟通和表达,避免将情绪藏在心里。
孩子的消极悲观情绪会带来哪些危害?
1、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身体方面:孩子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被郁积于心,会影响他的食欲、睡眠以及身体发育。当孩子食欲不佳、睡眠不足,孩子的体质就会下降,自然也就更易生病。
心理方面:孩子在负面情绪中得不到安抚和帮助,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而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比同龄人更加敏感,如若遇到沮丧、伤心、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孩子往往会沉迷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2、孩子更易出现叛逆心理。
忽略压抑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会让孩子从内心里有一种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感觉。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会更容易出现打架、喝酒、不服管教等叛逆心理和行为。
3、孩子更易出现社交困难。
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父母的疏导与回应,会慢慢变得不再表达情绪。而一个不善于表达情绪的人,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限制。自卑、不善言辞、信心不足,无法对别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等,都将成为孩子的社交阻碍。
4、孩子对亲情冷漠。
如果父母在孩子陷入情绪困境时候,没有安慰他、鼓励他、倾听他,那么孩子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而这种怀疑也会让成年后的孩子日渐对家庭、对亲情产生疏远感。
造成孩子产生消极悲观情绪的因素有哪些?
一、家长把自己的压力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其实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替自己分担一些压力,甚至有些父母会绑架孩子的思想。父母们如果有一件事情没有完成,或者是无力完成,他们会将这件解决这件事情的希望全部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二、家长给孩子灌输过多的悲观情绪。
其实很多父母由于自身生活压力特别大,所以,他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总是用一些特别消极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这样的话,会把自己的坏情绪带给孩子,甚至让孩子在这种生活当中产生一种负罪感,觉得都是因为自己,才让父母这么累。所以,孩子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他们往往会变得非常的消极。
三、家长给予孩子过分的期待。
如果父母给予自己的孩子过大的期待,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就吃父母的全部,一旦自己变得不好,就会让父母特别伤心。在这种过分期待之下,孩子们也会变得非常的脆弱,在面对一点点小的问题的时候,他们也不肯原谅自己,这样强压的生活状态会让孩子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的状况,久而久之,孩子一旦坚持不住,就会立马变得暴戾不安。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只有孩子积极乐观的迎难而上,才能不断进步,最后收获理想的果实。如果孩子每天垂头丧气,满身负能量,自然也不会有解决困难的勇气,只会逃避困难。这样的孩子永远只能原地踏步。
孩子消极情绪家长如何教育?
1、理解是首要任务。
无论是孩子犯错孩子是内心不安,家长都要从理解孩子、换位思考的角度去安慰孩子,去设身处地的感受孩子的想法,向孩子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建议孩子下次在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处理,并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理解和爱,孩子内心充满了安全感自然会触动迎接不良情绪的发生,也会对父母更加的信任。
2、用孩子的语言和孩子沟通。
有一部分的父母在孩子遇到困扰或者犯错误时,喜欢跟孩子讲大道理,其实这种过于理论化的说教会让孩子听的云里雾里,因为孩子的词汇量有限,理解能力有限,对于父母这些说教孩子是很难理解的,所以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尽量说一些孩子能听懂的话。
孩子厌学严重影响这以后孩子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给孩子的未来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如果孩子厌学方面的问题,必须及早解决,家长一定要正确的面对,及时的引导孩子,尽快的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困境。
如何开导有厌学情绪的孩子?
1、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家长如果对孩子的学业充满焦虑和紧绷感,这种情绪同样也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因此,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情绪和心态,才能陪伴孩子共同面对厌学问题的困扰。
2、鼓励和支持孩子
孩子之所以厌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果,从而失去信心,对学习不再有热情。
积极面对孩子厌学的事实。孩子一开始不喜欢学习,可能只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个时候,家长首先要让孩子通过成功的经验提高学习兴趣。不要把孩子们逼得太紧,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家长一定要知道,优美的语言也会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
如何开导孩子厌学情绪?
1、培养爱好,树立决心
家长要尽量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自己感爱好的学习活动,并从中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2、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真实思想
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孩子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爸妈一方面要根据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方面要通过谈心等活动, 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使孩子愿意向你倾诉真情。然后,针对孩子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孩子对老师抵触与不满,带着这种情绪学习,不但学不好,还对孩子身心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作为家长,那肯定得尽快解决才好,追究原因没有益处。如果要让孩子继续在那儿读书,请首先要尊重老师并引导孩子尊重老师。
如何开导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1、及时沟通,耐心聆听
在孩子相对平静的时候,找个合适的时机,与孩子坐下来好好聊聊,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责怪孩子,也不附和孩子的情绪,以中立的态度了解事情的缘由与经过。也许事情只要得到倾诉就能解决了呢?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立即否定孩子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用成人的眼光去指点教训孩子,以免吓到孩子,以后不敢再吐露自己的真是想法。
2、咨询老师
带着诚恳的态度咨询老师,比如说“老师您好,我的孩子最近表现出厌学倾向,老师能帮忙分析指导一下吗?”。
只有孩子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如何引导孩子发泄消极情绪?
1、与孩子进行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走进孩子内心,及时了解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适当安慰孩子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父母应保持平静,不能通过打骂来强制压抑孩子的负面情绪。可以倾听孩子,重视孩子的想法,以鼓励的思想引导孩子积极走出负面情绪。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父母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在承认、认同的基础上,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引导,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关注重心,必定能够得到孩子的真心认同,使他顺利度过负面情绪的影响。
如何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
1、与孩子进行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走进孩子内心,及时了解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适当安慰孩子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父母应保持平静,不能通过打骂来强制压抑孩子的负面情绪。可以倾听孩子,重视孩子的想法,以鼓励的思想引导孩子积极走出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