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大部分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自控能力差的情况时,采取的措施都是对孩子强制管教。虽然一时的效果很明显,但并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当孩子再找到机会挣脱父母的“束缚”后,他们会更加胡作非为,依旧控制不住自己的玩心和欲望。
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1、提升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孩子自控能力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对时间没有具体的概念,做事情不懂得规划和约束。孩子会认为自己做事是凭感觉,只要自己愿意都可以。父母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个时间闹钟,每当给孩子布置一个任务的时候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又或者在这个时间段内只能做这件事,只有时间到了孩子才能够再做其他的事情。
2、设置清晰简洁的空间范围。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当孩子周围的环境过于嘈杂、选择过多的时候孩子一般很难集中注意力,常常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想要孩子能够提高自控能力,就要把孩子活动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大清理,保持简单有序的状态,避免杂乱的环境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
3、转移注意力。
像我们平时等公交车一样,如果只盯着车来的方向看,就会越等越着急,车怎么还不来,可是,如果我们转移一下注意力,一边听着音乐,或一边聊着天,就不会觉得我们等的时间长了,心情也不会那么急躁了。所以,教孩子分散注意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从而延长等待的时间,是让孩子掌握自控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4、收起诱惑。
有些孩子在想专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时候电视上可能播放的,是他最喜欢的动画片,桌子上摆放的可能是他最喜欢的零食,地上散落的是他喜欢的玩具。这其实对于小孩来说都是一种种诱惑。所以如果孩子要去专心的做一下事情的时候,家长应该收起所有的诱惑,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5、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不仅仅是把孩子培养成主体。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引导孩子在细节上取得好成绩。家长一定要沉下心来,有计划地一步一步进行。平时做好观察和记录,为孩子设计恰当的自控目标,并及时看到孩子的成长给他强化。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特别重要的是孩子有了自控能力,学会自律后才能获得真正自由。
6、帮助孩子树立守规则意识。
给孩子定下家规。凡事都有一个规则,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从培养规则意识开始。通俗说就是,孩子要懂规矩,要遵守规矩。破坏规矩必须受到惩罚。
6岁孩子正是爱玩的时候,又刚刚进入小学,孩子面对全新的身份和环境,一定是兴奋的。家长要理解这时候孩子的心理。而孩子之所以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说到底还是因为孩子的能力不够,无法长久的保持专注度。为此,家长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对孩子进行自控能力方面的训练。
6岁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办?
1、教导孩子对纠正做出积极的反应。
大多数孩子不喜欢被纠正,他们的反应要么是攻击性的,要么是消极的。生活中的一个事实是,人们经常必须遵循自己不喜欢的方向。教导孩子以良好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回应。这需要自我控制,并帮助孩子学会控制他们的冲动。对纠正的良好反应有时很难学习,但这将让他们永远受益。
2、引导孩子合理的表达自我诉求。
有些时候孩子自控能力差,除了父母的教育外,主要原因在于不懂得利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这时候作为父母就应该去引导他们合理的表达自我的诉求,特别是一些熊孩子,明明内心想要某种东西,却会利用强争夺的方式去做这件事,那么就有可能伤害到其他人。
没有任何孩子是一生下来就能自律的。孩子的自控能力是需要父母在后天培养出来的,所以,在发现孩子贪玩、学习的时候管不住自己时,家长要保持冷静,认识到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天性使然。帮助孩子培养自控能力并不是件难事,只要家长找对方法,保持耐心,日积月累下来必然会有效果。
三年级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办?
1、帮助孩子调整认知能力。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完成一定的任务,父母要帮助孩子提高认知能力,当孩子出现思想动摇时能够通过调整认知策略的方式来让自己保持冷静,慢慢地坚持,提升自控能力。
2、给孩子玩耍的时间。
家长的控制欲不要太强,让孩子自己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家长也要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尊重孩子,没事的时候陪着孩子一起玩耍,让孩子自己想点好玩的事情,让他自己控制自己玩的时间,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就玩,这样孩子慢慢的自控能力就上来了。
首先家长要明白,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束缚孩子,而是为了让孩子尽早成长,可以独立学习生活。家长们不应该为了控制孩子而教育,应该将重心放在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上。当孩子拥有好的自控力后,即使家长不在身边,也能高效完成任务。
一年级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办?
1、家长注意行为管理方式。
家长回应孩子行为的方式影响着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那些使用积极的纪律约束策略、使用权威的行为管理方式的家长,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因为他们使孩子参与到了积极的认知过程中。如果父母受到孩子的尊重并对孩子具有一定约束力,他们给孩子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遵守,即使父母不在场也一样。
2、制定计划。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自控能力差的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地给孩子制定一个计划,然后一点点来改正孩子的坏习惯。循序渐进让孩子彻底的改掉坏习惯。家长也要严格的按照计划来要求自己,给孩子做的表率的作用。
10岁孩子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不服家长的管教也就算了,大多数孩子的自控能力还很差。家长又不能总把孩子按在眼皮底下,但孩子根本就做不到专注认真的学习,中途总要跑去看电视、玩手机。不仅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而且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10岁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办?
1、培养“等待”的顽强的毅力。
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学会等待的前提,是良好自制力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比如,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训练孩子坚强的意志。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而要理智的去爱孩子。
2、为孩子树立正确观念。
要让孩子懂得环境周遭生活中的主要与次要的关系,传统的道德观念,正确的辨别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对生活里发生的事情问他对与错等,他说错的时候我们首先是纠正他,用正确的观念引导他,让他逐渐懂得生活中的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正因为懂得正确的观念,他也会懂得现在上学的主要就是认真学习。
家长朋友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家孩子平时是不是经常在学习时小动作不断、写作业总跑神、总爱偷吃零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还喜欢乱花零花钱……这些都是孩子自控能力差的表现。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尚且还能监督孩子。可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到时候,家长又该怎么帮助孩子?所以,帮助孩子提升自控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所在。
男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办?
1、学习责任。
早晨的例行公事、家务和家庭时间表成为孩子们学习责任和自控能力的机会。责任就是在没有人注视的情况下做正确的事情。负责任的回报就是获得特权。如果他们能在早上特定时间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他们晚上就有多玩半个小时玩具的特权。
2、及时的提醒,让孩子对自己的负责。
关于自控能力这件事,如果成人总觉得孩子还小,做什么都可以被原谅,那孩子就很难形成自律的习惯。想让孩子一瞬间明白利害关系并不现实,家长不妨从给孩子一个温柔坚定的提醒开始,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小孩子都是爱玩的,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贪玩控制不住自己,也很正常。家长想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就要先从监督孩子开始。但这个监督,不是说一切都帮孩子安排好,完全不给孩子做主的空间。想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家长就要学会逐步放手。
小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办?
1、寓教于乐。
培养自控能力的过程之所以如此艰辛,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孩子把全部的期待和注意力都放在了一件事情上。这时父母可以用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引导孩子把极具诱惑力的东西,想象成没有诱惑力的东西,像把棉花糖想象成硬邦邦的石头,这样就能帮助孩子克服“下一秒就要把棉花糖吃掉”的想法。
2、多表扬,少批评。
当孩子的自控能力表现有增强时,父母一定要多多表扬,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如孩子答应把看电视的时间用一部分来做家务时,父母可以表扬孩子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