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一般条件都比较优越,过分优越的环境不仅没有把孩子培养成好苗子,反而使孩子养尊处优,很难面对困境,他们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差。专家呼吁,现在的孩子要从幼儿开始就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孩子健康发展。
孩子抗压力差怎么引导:
1、要激励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对做的事情有坚定的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的事自己做。像自己穿衣、刷牙、洗脸、吃饭、收拾玩具、整理自己的小房间等等,孩子能够力所能及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我们孩子的房间整理得多漂亮!”妈妈的这句话激励孩子会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别小看这些零碎的小事,孩子就是在亲自动手中学会了自理,增强了自信心。但有些父母,凡事亲自过问,一切包办,结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自信心软弱。
2、要锻炼孩子的顽强毅力,使他们敢于面对困难。
一提到要磨练孩子的意志,有的家长就认为要带孩子搏击大海,勇攀高峰。有条件当然可以这么做,其实足不出户同样可以训练孩子的吃苦精神。比如说,幼儿刚学走路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跨步,并向前挪动,即使孩子摔倒了,父母把他扶起来让他继续走,通过反复训练,孩子很快就能自己行走。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意志比较坚强。如果孩子看到大人一紧张,就不敢再迈步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可能意志薄弱,遇到困难时会一筹莫展。
3、要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克服孩子害羞胆怯的心理。
父母要有意识地领孩子到公共场所与其他孩子一起游玩。开始交往时,孩子会感到不好意思,怕与别的孩子接触。大人要鼓励孩子参与其中,开始最好能找到熟人的孩子,或者大人与另一个孩子的父母攀谈起来,让孩子从心里感觉他们的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关系,从而减轻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当孩子不懂玩伴的游戏规则而发生交往困难时,父母要及时帮助孩子。但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不会玩就别玩”,这是孩子交往挫折中最可怕的挫折,一定会影响孩子终身的社交能力。
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所以只有自己能够勇敢的面对才能真正的克服。让孩子自己面对事情,不要替他面对;孩子受点打击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让孩子懂得挫折的附加值和意义比挫折本身更重要;孩子受挫后,父母不要用指责、批评的态度火上浇油,帮助孩子用理解的态度面对挫折并解决问题。
成长必然会承受压力,父母不可能永远保护孩子们。最起码,进入学校就要考试,与人相处就要面临交际上的困难。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如果孩子抗压能力弱,遇到点挫折就想放弃,对自己没有信心,孩子最后注定只会一事无成。
抗压能力差的孩子怎么办?
1、挫折教育。
既然要培养抗压能力,家长就要根据情况,适当鼓励孩子主动去面对挫折和压力,和孩子一起去解决困难,从而让孩子逐渐掌握面对挫折的能力,必要时可以做一些专业的抗压训练,争取让孩子从小就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
2、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抗压能力差的孩子一般都不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是因为在生活当中父母把他们照顾的太好了。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事情父母根本没有必要代劳,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独自去解决,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小事情。当孩子尝试解决后他也会享受到解决事情的乐趣,并且也会提升他的抗压能力。
有些孩子压力越大、动力越大,越是到关键时刻,越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偏偏一些孩子经受不住压力和挫折,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会泄气、打退堂鼓。但没有事情是一帆风顺的,抗压能力差的孩子必然很难取得成绩。
孩子抗压能力差怎么办?
1、要摒弃强度过大的施压教育。
要想真正的培养孩子正确的抗压能力,一定要摒弃强度过大的施压教育。要正确一些科学的教育方式,适当的给予孩子压力,这个压力能够推动孩子不断地向上前进。如此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2、培养孩子的恢复能力。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是必须的,也只有在这样才能够在日后的社会上立足。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当孩子遭遇挫折时,一定要鼓励和支持孩子恢复信心,让孩子不断的尝试。
经常看到有些父母对自家男孩说:“你是男孩,以后一定要有出息,为爸妈争光”、“男孩必须考个好大学才行”。孩子年纪还小,就给孩子施加了跟他年龄完全不符的压力。抗压能力差的孩子,在这时候很容易产生逆反,与父母对抗,甚至还会厌学。
男孩子抗压能力差怎么办?
1、允许孩子犯错误。
告诉孩子失败很常见,要从中学习如何做得更好。比如说孩子没来得及做作业就让他交不上作业,让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下次可能自己就主动做了。
2、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是抗压的关键。教给孩子任何情绪都是允许的,如在输球时感到气愤,但情绪过后要知道自己下面该怎么办。孩子对如何利用不同的情绪,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学得很快,家长也要利用这一点。你可以说“我能理解你现在为什么生气,我要是你的话输了球也会很生气,但重要的是计划一下下面怎么办”。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于是就成为了家里的“小祖宗”。父母把所有事情都帮孩子料理好,任何事都顺着孩子。孩子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溺爱中长大,就会不知道“挫折”为何物。但进入学校以后,失败和困难又是孩子必然会遇到的,这时候他们就会无所适从,不仅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还会退缩、恐惧,甚至产生过激的心理问题。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么引导?
1、找自信。
在帮助孩子分析挫折后,家长同样需要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因为有很多孩子,内向比较敏感,很容易想太多,在面对挫折后,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的开导与激励他,就会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这是很危险的想法。所以家长需要运用一些技巧,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告诉他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丧失信心,一蹶不振,要明白一次挫折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2、正确看待挫折。
有时家长怕孩子经受挫折,其实是家长自己怕挫折,怕自己的教育暴露出问题让自己沮丧、失去信心。如果家长的内心坚强,给孩子的影响也会是正面的。在给孩子创造安全感环境的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一些受挫的机会,让他们在适度的挫折中经受锻炼,他们的内心会逐渐强大。但是在这样的机会中,大人不能袖手旁观,要给予孩子正确恰当的引导和帮助,使孩子在挫折中成熟起来。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做到积极乐观,可有的孩子却遇到点压力就紧张,甚至颓废。尤其是在考试、比赛之前,抗压能力差的孩子总是会想临阵逃脱,根本经受不起考验。而且,这样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总要半途而废,最后只会落个什么也做不好的结局。
小孩子抗压能力差怎么办?
1、学会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有时候并不能一个人去解决问题,有时候也需要家长的从旁协助,孩子在面对问题时,家长可以积极引导他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2、建立对事物的客观认知。
帮助孩子建立对事物的客观认知,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看待事件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更有价值的对自我和对周围事物的解读,提升抗压能力。
现在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只是大人,还有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各位家长不能忽视,应该尽可能的通过一些方法去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生活中,能够承受住压力。
心理抗压能力差的孩子怎么办?
1、帮助孩子树立独立意识
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会影响信心勇气和能力,而这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作为父母,在日常要尽量让孩子有独立意识,自己决定以及处理个人事情,不要一味帮助孩子做决定,也不要过多干涉,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处理。
2、让孩子有宣泄情绪的地方
孩子一哭一闹,父母会想尽方法哄骗,只为他们不哭不闹,却不知孩子在悲伤的时候让孩子尽情宣泄,反而对成长有利,此时父母只需站在旁边安慰或者拥抱孩子即可,让孩子有时间和空间去消化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