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
一年级是孩子正式进入课堂的一年,这个时候的孩子步入了小学的阶段,家长们往往最重视孩子的这个时期,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有家长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一年级孩子成绩很差的补救方法:
1、家长要分析孩子成绩差的原因。
因为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并不难,孩子成绩差的原因可能与上课不认真听讲有关,也可能与课后练习不到位有关。所以,家长要先跟孩子的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并跟老师一起分析孩子成绩落后的原因和提高成绩的方法。当然,家长也要说一说孩子在家的表现,这样做就能让老师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
2、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
认真听课,对大人来说很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小学一年级的专注力一般只能保持25分钟左右。不同的孩子之间,专注力有差异,能够集中25分钟听课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不会差。要不断地告诉孩子:如果你上课有不懂的,一定要学会问老师,不要让孩子害怕老师,积极而正面地融入到小学的集体生活中。
3、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兴趣是广泛的,就好像是小猴子下山,见什么都想学,可学了以后就会遇到困难或瓶颈,家长要注重从完成学习任务为主,着手激发学习主动性,采用讲故事、夺红旗、拼图形、摆小棒等游戏操作活动参入其中。同时,每学习20分钟左右时间安排做做操、唱唱歌、跳跳舞等节目,缓解疲劳,振作精神、集中注意力后再辅导学习,让孩子寻到学习的通道,到达理解掌握知识的彼岸天地。
4、陪伴孩子写作业。
作业是对当天上课内容的复习巩固,所以,家长要陪伴孩子写作业,而且要认真观察孩子写作业的整个过程,这样做就能发现孩子对当天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等孩子把作业写完以后,家长要针对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帮助孩子进行复习巩固,把听课过程中遗漏的部分及时补上,这样做就能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帮助孩子尽快赶上其他同学。
5、督促孩子加强练习。
一年级孩子学习差,往往并不是没有掌握知识点,而是不会运用知识点解题。因为孩子做的题目太少,没有解题的方法和经验,理解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孩子遇到题目不知从何下手。家长要从简单题目开始给孩子进行练习,因为简单题目与知识点的关联性比较明显,做这些题目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也能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家长还要逐步提高题目的难度,并教会孩子审题的方法,只要孩子能通过审题发现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就能运用正确的知识点解题。
6、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成绩差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低估自己的能力。父母应该想办法让孩子有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7、教孩子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些孩子可能不善于思考、总结,学习方法比较笨拙、原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一些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8、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长要每天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包括老师课上讲解的内容、孩子的课堂练习完成情况等,并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同时,家长要督促孩子每天指读语文课文、数学口算题,并坚持每天练习写字。因为一年级孩子成绩差的原因往往与识字量少、口算能力差、写字速度慢有关,只要家长坚持让孩子进行读写练习,就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孩子赶超其他同学。
一年级孩子成绩很差的原因有哪些?
1、考试马虎。
一部分一年级的孩子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对知识不了解,也并不是没有掌握老师讲述的知识点,只是因为考试过程中出现了马虎的情况,将明明会的知识点答错,从而出现丢分的情况。
2、注意力不集中。
刚刚进入到一年级的孩子,从心态上没有进行根本上的转变,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学习,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也是造成他们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
3、心理素质差。
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遇到考试就会容易紧张,有时还会出现失眠的症状。这些心理素质差的表现会导致孩子在考试中精神不佳,出现审题错误等现象。
4、学习能力不足。
有部分孩子,理解能力跟不上。一年级的知识虽说比较简单,但是对于识记的要求其实还是蛮高的。课文的背诵,字的书写,拼音的书写与拼读,会困扰很多的孩子。一个孩子如果吸收不了老师传递的知识,那么就会越来越困难。
一年级孩子需要养成哪些习惯?
1、每次课前预习习惯。
按照老师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习惯。语文和英语都需要预习,预习语文时,要求通读课文,把田字格中的字组词,课文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标注音,不理解的句子、词组组好标注。英语也是先看下即将学习的单词、句子内容,可以先读读单词和句子。
2、每天听写习惯。
让孩子做语文生字和英语单词的听写。如果学校作业多,任务重,做不到每天听写,至少隔天听写一次。到周末时把本周学的单词做一次复习,学完一单元,给孩子找些试题做下单元册练习、巩固知识点。
3、每天课后复习习惯。
在做各科作业前,先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点,然后开始写作业。
4、养成做完题检查的习惯。
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英语,让孩子做完题养成检查习惯。第一检查有没有写名字,第二检查有没有漏题,第三检查有没有错题。
5、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每天睡前、或者写完作业后,自由时间每天阅读半小时,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选孩子该兴趣的系列书,帮助孩子认字。有的孩子自己读不了,一年级的时候,还需要家长每天带着孩子读书半小时,用手指指着字读,这样帮助孩子多认字,还帮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6、养成保护眼睛的好习惯。
写字坐姿要端正,眼睛距离桌子一尺远,课间认真做眼保健操,远离电子产品和电视。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在家辅导要耐心,要有办法。学好拼音会给孩子以后的阅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好处。用组词造句,体验句子中不同音调的变化。这种方法不仅学习拼音,还提高了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一年级孩子学拼音困难怎么教?
1、调动孩子的各项感官
孩子终归是喜欢有趣的东西,家长可以采用图形卡片、对词等游戏的方式,让孩子通过对字母的象形认识,发挥想象力,从而加深对单个字母的印象。同时,运用有声的方式刺激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学会记忆读法,比如说用儿歌的方式。从视觉和听觉上同时联动,让孩子能够一一对得上,形成一看到这个拼音就能读出来的惯性记忆。
2、教孩子进行对比
孩子容易混淆,主要就是缺乏一个对比的能力。家长可以用小卡片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进行拼写和对比,并且要多次重复进行。当孩子自己能够区分出相似拼音之间的区别时,发音自然就不会混淆。孩子学拼音是一件难事,但是也是一件必须要学的事情。
幼小衔接并不是孩子学多少知识,关键是孩子习惯、兴趣的培养以及生理上的适应。习惯养成方面,最主要的是专注力的培养。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孩子增强多刺激下的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年级怎么训练孩子专注和注意力?
1、训练孩子的听说结合能力
在现实生活当中,听和说总是密不可分的,不会听讲的孩子,说话时总是语无伦次的。听与说的结合涉及到孩子对词汇的联想、推理、分析和判断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训练孩子学说同义词、反义词,听音乐进行联想,将句子补充完整,以及听故事后自编故事的结局的形式训练孩子的听说结合能力。
2、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
一年级是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关键时期,无论什么书籍,都是让他们提升阅读的兴趣和词汇储备量。小学一年级孩子在阅读的书籍,最好是文字量不大,带有拼音,篇幅短小,内容有插图,故事有趣生动。
适合一年级孩子的读物:
1.《拼拼凑凑的变色龙》
在本书里,艾瑞·卡尔用美丽的拼贴画讲述了一个变色龙的故事:它会抓苍蝇,也会变换自己身上的颜色,可是它还觉得不够好玩。直到有一天,它来到一个动物园,突然发现自己的外形也能够变得像其它动物一样。于是,它变得像熊一样大,变出了火烈鸟的翅膀,狐狸的尾巴,鹿角,还有长颈鹿的脖子……最后,它成了一个滑稽的四不像。但是,他快乐吗?一点儿也不……这个故事充满童真,同时发人深省,让孩子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学会了解自己、肯定自己。
本书的页面设计独具匠心,左右边分别以不同的动物、颜色标示出变色龙的愿望,让孩子清晰地看见变色龙的改变,还能一起玩分类游戏哦!
2.《米莉的帽子变变变》
一年级孩子的阅读,尽量选择有童趣、温馨的短小故事。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感受着真善美,这些情怀能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扎根,对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适合一年级孩子读的书籍推荐
中、外不涉及爱情名著:
如《汤姆叔叔的小屋》,《鲁滨逊漂流记》,《绿山墙的安妮》,《小海蒂》,《三国演义》,《海底两万里》,《秘密花园》,《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历史、人物传记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国历史》,《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世界之谜》,《世界通史》,《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等。
一年级的孩子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家长这时发现孩子做题粗心大意,未必是件坏事。只要家长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变得认真细心?
一年级孩子做题粗心马虎怎么办?
1、培养孩子的审题习惯。
很多一年级孩子做题粗心马虎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意,要么看不懂题目的意思,要么误解了题目的意思。有些孩子是因为识字量太少,还有的孩子是因为语言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家长要带着孩子一起读题,手把手教孩子如何审题。
2、培养孩子的自查习惯。
为了降低孩子做题粗心马虎的发生几率,要从孩子上一年级起就引导其养成自查的习惯,也就是说,孩子必须自己检查题目的准确率。为了帮助孩子更加有效地发现错误,家长要手把手教孩子如何进行自查,尤其要提醒孩子先审题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这样做才能避免审题不清导致的错误。
一年级的孩子才刚正式接触学习,做作业慢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家长这时候不鼓励孩子,反而催促孩子甚至训斥孩子,只会让孩子丧失对写作业的兴趣,更加抗拒做作业。孩子做作业慢,多数是因为专注力差,缺乏规划。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
一年级孩子做作业慢怎么办?
1、切忌唠叨。
父母陪孩子写作业时,要有耐心,忍住唠叨。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做作业时,站在旁边不停地唠叨,一会儿你这个字写错了,一会儿你这里算错了。所以可见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如果不停的监督,不停的唠叨,最后孩子确实有想把作业扔出来,让你来写吧的冲动。
2、不催促不打扰。
在家里给孩子营造宽松舒适的环境,不催促孩子做作业,也不打扰他做作业。让他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专心、安心做作业。人都不喜欢被人催着做事情,催促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