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随着家庭教育的不断普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教育孩子上,家风能引领孩子养成好的品行,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可很多父母还是很苦恼,到底该怎么树立一个良好的家风?
十条简单的优秀家风
第一:近日忧居猛省,一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曾国藩家书·沅浦九弟》
最近在家中烦闷之时突然醒悟到这一点,决定要向平实处努力,希望还能做回老实本分之人,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第二: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东方朔《东方诫子》
自古以来那些有才华而锋芒毕露的人,都十分危险。有好的名声的人,会得到实惠,光彩一生。拉帮结派的人会招来祸患,自命清高的人们,会失去朋友。
第三: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王阳明《王守仁家训》
我不只是希望你们能当大官,光宗耀祖,显赫门庭,使家中富裕起来,像世俗所推崇的那样,在老百姓中夸耀你们。
第四: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范仲淹《与诸子及弟侄》
凡事应该以大局出发,看大节大义,不要私下里议论是非,不要因为小小的利益和名声招来大的灾祸导致后悔莫及。
第五:训曰:“徒学知之未可多,履而行之乃足佳。”故学者所以饰百行也。——孔臧《勤学苦读》
古训说:“仅仅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这还是不够好的,只有脚踏实际去践行,这样才可以”因此,这正是真正喜好学习的人,会喜好践行的原因所在。
第六: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河东裴氏家训》
子弟们应当严谨守信,关爱他人,尊重师长。要给子女们多留一些书籍,而少留下一些钱财。
第七:经难知,且自以汝贤父为师,汝父宁轻乡里耶?
经书中说的事情是很难理解的,你将你那贤明的父亲作为自己的榜样,但是你何曾见到过你的父亲,情满过自己的邻居呢?
第八:世之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不能孝其亲者,常欲虐其子。——袁采《世范》
世上的人们都善于当别人的子女,也善于成为别人的父母,不能够孝顺自己父母的,也常常会去想虐待自己的子女。
第九: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跂蹇之客,故被鞍之祸,遁服而亡。
齐顷公刚刚即为的时候,他凭借着齐桓公的威望,轻视侮辱各诸侯国,怠慢使者跛子郤克,因此才遭受了鞍之战的灾祸,只好将衣服换掉,逃命。
第十:蜘蛛结网,于人何罪?或谓其夜间咒月,令人墙倾壁倒,遂击杀无遗,此等说话,出于何经何典?——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
蜘蛛结网,得罪了人类哪一点呢?有人说蜘蛛夜间会向月亮祝祷、诅咒,害得人家墙壁倾倒,于是就一律把蜘蛛除掉。这种说法,到底是根据哪一部经典而得出的结论呢?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这里有几个家风小故事,分享给各位家长:
一、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二、
从前,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之后,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几十根钉子。
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父亲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父亲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
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就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朋友和家人都是你宝贵的生命财富,不要随意去伤害他们。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这是一个智慧的父亲,他教会了孩子做人的道理。
三、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家风好,孩子才能教育好。
纯正的家风是孩子成长的基础;良好的家风对家庭兴旺幸福具有决定性作用。家风其实具有共性,诸如做人要善良、正直、诚实、孝顺、要知书达礼、乐于助人、和气谦逊等。这些都需要一家之主的夫妻双方共同把握,相互包容,彼此信任,率先做好。
一个家庭家风的好坏,从父母言行中可以看出,但最终体现在孩子的身上。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知礼,有教养、有出息。现在,父母用心费力最多的就是如何教育好孩子,尽管方法多种多样,各家各有高招。但营造良好家风前提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严以律己作好榜样,带头践行好家风。比如说不让孩子玩手机,父母自己首先不当“低头族”,至少不当着孩子的面,沉醉在手机游戏中。又如夫妻之间生气斗嘴一定要避开孩子,父母恶言相向对孩子是致命的情感创伤。面对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父母首先从自身改好,给孩子树立榜样。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昌盛的家族背后,都有十分严谨的家规家训。孩子只有在家规严明的环境下长大,日后才会形成更好的人格和品质。家长如果想要为孩子树立家规家训,不妨借鉴一下这几条优秀家规。
优秀的十条家规家训
第一条: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王昶《诫子侄文》
去报复别人,只会将自己的名声变得更坏,还不如保持沉默,修养自己的品德。
第二条:人来相见,亦启禀然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朱喜《与长子受之》
如果有人前来找你,一定要去启禀老师然后再去,除此之外不能随便出入一步。
家风,可以世代相传,起到教育子女后代的作用,它是一种榜样性,后代子女按照家风,为人处世,它具有榜样性和权威性。是一个家庭及家族的都认可的,而且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全族的人都按照家风来执行。
十条简单的优秀家规家训:
1.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摘自苏轼《六事廉为本赋》。工业毁于贪婪,而德行养成于廉洁。
2. 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之所嫉。
摘自柳玭《诫子弟书》。门第高就会骄傲,宗族显盛就遭人妒忌。
想要培养出好的孩子,树立优秀家规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出名的成功人士,背后的家庭氛围都非常好,每个成员都遵循所制定好的家规家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想要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成长,家长就要从立家规开始。
十条简单的优秀家规
一、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不打架,但如果无法避免,不许使用工具和牙齿,也不要攻击对方面部,除此之外,妈妈希望你能打赢。”
我们不提倡暴力,也决不允许别人随意欺凌,但记住拳头是最后迫不得己的自我防卫,千万别先动手!
二、心怀感恩。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教的传统,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家训,从治学持家、为人处世,都有规矩可循。家风家教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
10条优秀家规家训:
1,不说谎,不任性
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对于初中生而言,如果阅读的内容仅限于我们的语文课本,未免显得力不从心了。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比例吧。事实上,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须受到重视,因为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的外延,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
初二的学生看什么课外书比较好?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形成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反映其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在绍兴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而后回国教书的经历。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朝花夕拾》为中小学生文学名着阅读书目。
《名人传》
八年级的学生可以看一些古典书籍,和文学方面的书籍,历史书籍,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也可以看一下其他方面的文学小说,可以增强自己的思维模式,了解古今方面的历史文化,可以增强更好的对学习有更的乐趣性和好奇性也会对以后打好更多基础。
初二学生看什么课外书最好?
《繁星·春水》(冰心)
《繁星》和《春水》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两部诗集,二者是姊妹篇,均创作于1923年,其中《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春水》由182首小诗组成。
《繁星·春水》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飞鸟集》(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