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孩子是单纯的,是愿意理解别人的,只要家长对他说清楚事情的后果,孩子是愿意反省自己,做出改变的。孩子“偷拿”东西,家长光靠打骂是治标不治本的,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原因,理解了孩子的行为,才能针对性引导孩子以后做出正确的举动。
小孩拿别人的东西如何教育?
1、理解孩子
孩子对于没有见过的,或者是喜欢的东西,肯定会有十足的兴趣。当成人见到心仪的物品时都想买回家,更何况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正确方式得到,是买还是借。他没有这个意识,他只知道我喜欢就要拿回来,不管别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属于正常的心理范围。
2、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告诫孩子
孩子行为对错,父母的价值观会给孩子提供标准,所以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哪怕是一针一线,也不应该拿别人的。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用同理心能帮助孩子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事情。
3、教导孩子正确做法
家长帮助孩子分清楚了对错以后,应该要正确指导孩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将东西还回去。如果孩子没有勇气,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将东西还回去,同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正确的示范。
4、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
对于孩子来说,真正有约束力的规范和禁忌不在于父母的训导,而在于他们对父母和周围人行为规范的观察和模仿。对于孩子的“悄拿”行为,家长可以侧重为孩子树立一个有明确界限意识和能够延迟满足的榜样。
5、带孩子一同返还物品并及时道歉
建议父母带着孩子一同去返还物品,一是避免孩子独自面对未知的局势;二是告诉他犯错了没关系,改过来就好了,妈妈会陪你面对的;三是示范给孩子看如何返还物品并真诚道歉。只有父母一步步亲自示范和引导孩子,才能真正教育好他,从根本上防止孩子出现类似行为。
6、如果孩子确实偷拿,要鼓励他勇于承认
如果确认孩子的确是偷了别人的东西,父母需耐心引导他承认其行为,并告知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要积极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接受批评,告诉他偷东西已经不对了,如果还不诚实的话就更不对了,妈妈希望你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7、千万不要审问孩子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了新玩具时,一定要放平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一上来就以法官的身份来审问孩子。这样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逼着孩子去说谎。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鼓励孩子说出事情的真相,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8、帮助孩子竖立物权意识
父母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物品的权利,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拿。包括孩子自己的玩具,如果不想给别人玩,也有不给别人玩的权利,任何没有权利要求他非要给别人玩。那么同时换位思考,别人的东西也是一样,你想要玩别人的玩具,可以主动去跟别人沟通,比如使用礼貌用语问别人“请问我可以玩一下你的小汽车吗”,或者用自己的玩具交换,但“偷拿”是绝对不对的行为。
小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这件事,相信家长们并不陌生,但若不及时教育,会养成他们的习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若到了这一步便难以挽回了。所以,教育要及时!但教育孩子不是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是一顿打骂就能解决的事情,教育不当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形成自闭的性格。
小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怎么教育?
1、保持理性的态度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家长不要勃然大怒,也不要长篇大论的教育孩子,只是温和的让他意识到行为的不妥,适可而止。父母如果能停止说教,孩子的问题能减少一半。如果父母能再少点发脾气,那孩子身上的问题几乎会消失不见。家长理性的态度对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具有重要的作用。
2、理解孩子
孩子对于没有见过的,或者是喜欢的东西,肯定会有十足的兴趣,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正确方式得到,是买还是借。他没有这个意识,他只知道我喜欢就要拿回来,不管别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属于正常的心理范围。
父母知道孩子偷拿别人东西就要重视起来:古人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习惯成自然,悔之晚矣。教育从故事中讲道理,从偷别人的东西带给别人的危害和带给自己的危害以及影响,详细具体的分析给孩子听,从而要注意观察以后孩子的行为改掉小时候的坏毛病。
小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怎么教育?
1、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有拿别人的东西的行为,与其用大道理教育孩子,还不如正确引导孩子。最先要做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先冷静两分钟。在自己情绪不再冲动的状态下,再与孩子正确地交流,了解孩子偷拿东西的原因。千万不可当着他人的面训斥孩子,以免使孩子产生羞辱感。
2、不要使用“偷”这个字眼
家长不要使用“偷”这个字眼来定义孩子的行为。这点很重要,因为根据心理学,孩子很容易受到身上各种标签的影响,而导致行为偏差。许多父母在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时候,都会直接用上一些“偷、抢、骗”等字眼,结果孩子真的觉得自己行为恶劣,是天性使然,所以变得越来越糟糕了。
孩子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好的习惯不容易,但是坏的习惯一学就会,小孩抄作业的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的话,会对他后面的学习以及人生观产生巨大的影响。
小孩抄别人作业应该如何教育?
1、问清楚孩子抄作业的理由
孩子抄作业一定有他的理由。找出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式去完成作业,他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是什么,才能正确的引导。在没有挑明这件事之前,家长可以间接给他讲一些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难题的故事,然后适时询问最近学业上的困难,告诉他,父母一定会支持他。关键是在出现问题时,家长要给予孩子安全感,让他能面对自己的想法,并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想法。
2、跟孩子强调抄作业的危害
对于不会写作业的孩子,家长要跟孩子强调抄作业的危害。因为写作业的目的之一是检验当天的学习情况,老师和家长也能从孩子的作业情况中发现这些问题,进而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把这些学习上的漏洞补上。如果孩子采取抄作业的方式隐瞒实情,则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而知识点是环环相扣的,前面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到位,后面的学习就会越来越吃力。
孩子的“偷盗”行为暂时并不能上升到道德角度,但父母一样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孩子正常健康成长的保护盾。孩子都是降临人间的天使,本性善良,孺子可教。
小孩子拿别人东西怎么教育?
1、杜绝打骂,耐心引导
孩子偷东西后,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心平气和地询问孩子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弄清原因后再对症下药,这类情况,父母千万不能动粗,应在弄清原因的基础上教孩子获得物品的正确方法,之后再给孩子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2、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父母在第一次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之后,就要要求孩子把拿了的东西归还并向别人道歉,如果是贵重的物品,父母也要承担起赔偿的责任,以身作则地让孩子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除了让孩子分清对错、具备是非观念外,也要让孩子看到事情的处理结果。
家长也不用想得太糟糕,这并不代表他是个坏孩子。要认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本质,引导孩子远离小偷小摸。家长要适时地教育孩子,树立基本的道德意识和纪律,帮助他们战胜自己的欲望。
小孩子偷东西该如何教育?
1、让孩子归还物品和钱
如果孩子的东西是在外面商店或者别处拿的,事发后家长必须监督孩子或者陪他一起归还物品并道歉,而且必须是当面还,不能偷偷地放回去,这样能让孩子认识到这一行为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
2、先冷静,不要反应过度
虽然孩子发生了“偷窃”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变成了小偷。父母应该保持冷静,思考下是什么原因让他这样做?孩子想要什么?是零用钱不够,还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与关心?
犯错没有那么可怕,纵使偷钱的行为不好,但只要诚恳改正,都值得鼓励。父母要做好榜样,给孩子更多正能量的引导,让他们明辨是非。生活中,不要用金钱或者物质去奖励孩子,容易滋生他们的欲望。
小孩子偷别人的钱该如何教育?
1、不当众教育
不管怎样,偷钱都是一项不光彩的事情,父母最好不要摆在台面上来说。就算特别生气,也要暂时压制怒火,私底下解决这一问题。人多的时候,请给孩子保留一些尊严,不让别人知道他的坏习惯,然后指指点点。
2、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可以给孩子采用"用自己的行动来获得零花钱"的办法,比如让孩子洗碗或者擦桌子,最后把一些钱给孩子。用这样的方式,孩子就会知道赚钱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且孩子通过自己劳动来获得钱,也是可以增长自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