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孩子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影响了对自已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客观地、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自卑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康形成。
孩子特别自卑该怎么办?
1、爱与尊重,消除孩子自卑感
孩子渴望得到家长的关注,尤其是自卑的孩子。作为父母,要细心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积极回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平时的生活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及喜好,给孩子自我发现的机会和空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生活,有利于自卑感的淡化。
家长陪孩子玩耍时要专心,如欧马利说的那样,“与孩子一起时,带上你所有的法宝和智慧,然后坐在地板上”。玩耍的同时,要多对孩子的言行肯定,引导孩子改变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2、环境对树立自信心的影响
很多时候自卑感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困难、挫折、失败等因素带来的,而是因为当遇到困难、失败等问题时周围人的态度。如果遇到问题时周围人的态度是指责和嘲讽就容易打击自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到,从而渐渐产生自卑的心理。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学生在小学时,因为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受到其他同伴的嘲笑,因此就对自我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等到上初中后,摆脱了原来环境的影响,没有人知道这位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没有了同伴的嘲笑,让他更加有自信,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升。
3、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
如果孩子缺乏自尊心,会让其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表现自己,这样的孩子,在认知和交往能力上都会比一般孩子差很多。
作为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少赞许,少责备,切忌在教育的过程中,使用不恰当的做法和刺激性的语言去伤害孩子。少说几句别人家的孩子,诸葛亮也曾说过:“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4、不要过度保护和照顾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让孩子缺乏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会让其缺乏自己去探索的欲望。而家长的过度照顾,也会让孩子缺乏自己动手的能力,甚至遇到事情也没有解决它的能力。长此以往,等到孩子年龄大了,由于自己没有能力,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进而变得自卑。
孩子特别自卑的原因:
1、孩子缺乏自信可能是自身性格特点的原因
忧郁质和粘液质的这部分小朋,通常表现为性格内向,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通常会选择逃避,久而久之,就会缺乏自信。胆汁质和多血质的孩子天生性格乐观开朗,充满自信心,不过这些都可以通过后天改变。
2、孩子缺乏自信可能是家长的责任
家庭永远都是一个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课堂,不同的父母培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不同的。文化程度不高,父母关系又很紧张,或者是家庭不和谐,对孩子的成长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这类父母通常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孩子,甚至把夫妻间产生的矛盾,拿孩子当出气筒。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通常都会比别人更加自卑,孤僻,不合群。
孩子特别自卑的表现:
1、过于害羞
孩子极度怕生,甚至在熟悉的人的问答下,也不敢与他人交流,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小朋友、过度害羞行为说明孩子内心深处会比较自卑。
2、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
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大部分都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听到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会心情不好。或者在父母的评价下会为了达到父母的看法而过度追求完美。
3、没有主见
遇到什么问题孩子总是不出声,对父母言听计从,不会反抗,也不会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叛逆”头痛不已,总想找一些什么办法来“修理”孩子。实际上,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就会害了孩子。
15岁的孩子特别叛逆怎么办?
1、走进孩子的生活
试着融入孩子的生活,有时候代沟的出现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人的世界观不同。试着去融入他们的生活,看看他们平时喜欢干嘛,想想为什么他们喜欢。
你也可以试着去喜欢,这样他会觉得你更像他的朋友,他有什么心里话也就会和你倾诉,你就可以给他正确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的猜测他发生了什么。
2、给予孩子适当的赏与鼓励
家长对于孩子的叛逆都是特别的头疼,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的叛逆不是一天就形成,随着那些因素不断地积累,孩子的叛逆行为也会一天重于一天,所以,家长们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特别叛逆的孩子怎么办?
1、少命令多询问。
家长们要明白与其去命令,不如多询问,询问的目的是为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这样才会更有针对性,当然,也不要把询问变成唠叨,孩子不想说的时候,就闭上嘴。不用说青春期的孩子,就算是几岁的小孩子,如果他不想说的时候,家长的过度说教,说多了他们也会烦。
2、关心孩子的朋友圈。
了解孩子朋友圈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帮孩子筛选什么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孩子有的朋友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为人正直做事有章法,这样的朋友是值得交往;有的朋友学习成绩好,但是心思不正,这样的朋友宁可不要。
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讨厌自己的爸爸妈妈,毕竟对他们来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发现孩子刻意远离自己时,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冒犯到了孩子的自尊或权利,才导致孩子反感自己。父母要先找到被讨厌的原因。
孩子特别讨厌爸爸怎么办?
第一、控制自己的脾气。
有一些爸爸在家很大男子主义,觉得自己为这个家里赚钱就很了不起,认为家里人就要必须对自己毕恭毕敬,要全听自己的指挥,这种的爸爸不仅孩子会反感,成年人也会很讨厌。这样的父亲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差的榜样,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对于控制欲很强的爸爸,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待孩子和家人不要瞪大眼睛的大声讲话。
第二、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很多父亲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总是缺席,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不够了解,偶尔教育孩子还用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过去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自然会和孩子产生矛盾。所以爸爸也要与时俱进学习更新观念,多向年轻人学习,这样才能减少彼此隔阂。
孩子被起外号这件事,可大可小,关键看孩子的状态和反应,如果只是一般同学间的调侃,就不必让孩子放在心上。但是如果孩子因为同学起了不好听的外号,情绪低落、伤心难过,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帮助孩子疏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肯定和接纳孩子,让孩子树立自信心,敢于回击冒犯,敢于为自己发声。
孩子被起外号很自卑怎么办?
1、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
家长要懂得接纳孩子的情绪,并明确自己的态度,耐心倾听、理解孩子内心情绪,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与认可的,孩子才会慢慢摆脱被起外号的困扰。
2、教会孩子冷静处理
当孩子被起外号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正确向对方直言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外号,请他们尊重自己和别人,告诉对方自己的心理感受,从而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
自卑就是对自己消极评价后产生的情绪,这种评价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无)下意识,不自觉形成的,一部分是有意识地理性对照后形成的。其实摆脱自卑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孩子感觉自卑不自信怎么办?
1、接纳自己
接受、接纳、悦纳,是摆脱自卑,获得自信,变得强大的三部曲。首先接受自己的全部,承认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体。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一分为二的看待,而不是把自己的特点对立起来。从接受到接纳,由接纳到悦纳,完成人生的进阶,这才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一生,同样是一个人自信不断增长的一生,最后才会有“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的一日。
2、走出“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就是对自己或他人苛刻、过分的要求,凡事追求尽善尽美,不到最后一刻,总是在“修改”,总感觉不能让自己满意,完美主义有着自身的心理特质,其目的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确定性和自卑。也就是说完美主义是自卑的生存土壤,只要能走出完美主义的圈子,自卑也就会减少乃至消失。自卑和自信是此消彼长的两级,自卑减少的同时自信就会得到增长。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因此会有一定的自卑感。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单亲家庭的孩子自卑怎么办?
1、关注孩子的情绪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孩子的自卑情绪。当孩子表现出沮丧、失落、自卑等情绪时,我们应该及时关注,并适当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
2、给予孩子支持和认可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缺乏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表现,多表达对孩子的认可和支持,让孩子感到被关注和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