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6
批评的确是能够让孩子去有意识地改正错误,可是批评过多就会有很强的反效果,让人心里疲惫,激起烦躁的情绪,父母要提醒孩子,学会转换情绪,情绪好了之后才可以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
孩子不接受批评和教育怎么办?
1、巧妙地指出“美中不足”
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要先对孩子进行赞赏,但是一阵赞赏过后。就一个急转弯,可是怎么怎么样。孩子一听“可是”,心里就反感。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换个说法,父母们可以先赞赏他聪明正直,人缘好,能力强。然后对他说,如果你做事再仔细一些。凡事多想后果的话,你会成为一个非常棒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经历过赞赏和鼓励之后,以后再想做坏事的时候,就会认真去思考父母的话。不会再轻举妄动了。
2、批评时最好避开他人,单独进行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往往不愿意更多的人知道他的过失,更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挨批评时的窘态。如果当众训斥他,即使明知你说的有理,他也会觉得你丢了他的脸,会以顶撞你的方式为他自己找回一点小小的尊严。而你单独和他谈,他会觉得你秀顾及他的面子,心里会有一份感动,也就愿意听从你的教诲了。
3、批评时态度要和善
现在的孩子都是服软不服硬的,如果我们批评孩子时居高临下,崩紧了脸,蹬圆了双眼,他就会有被威胁、被压制的感觉,从而产生逆反心理。相反你和孩子平起平坐,满面微笑,和风细雨,他就比较容易接受。
4、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批评孩子时,千万不要以他的一时之错来否定他的全盘;或者在指出这个错误时,又把他以前的“历史问题”全都抖出来——数落一番。而应该就事论事,一次只谈这一件事,而且着重谈如何改正,这样他会感到你没有故意上纲上线,也没有把他一棍子打死。
5、批评要及时
发现孩子的错误,最好立即批评指正,如果错误发生了很久,才想起对他进行批评,他很可能已经忘记,对此感到莫明其妙,也就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了。而当即批评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也使孩子的错误得到了及时的纠正,以免形成习惯。
6、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
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你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才能虚心予以接受。从而让孩子渐渐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的必要方法。
7、允许作出解释
当批评不符合事实,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因为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但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种种弊端。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还应要求孩子保持解释时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孩子有不正常的行为,家长需要了解,只有有效的批评,才能让孩子走上正确的路。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不至于慢慢的走向弯路。毕竟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希望孩子能够理解他,而不是两个人没有办法进行沟通。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教育?
1、批评有技巧
针对事情本身分析(如“打人会让人受伤”),而不批评孩子的人格(如“你怎么那么暴力”)。因为,批评孩子人格(如“不听话”、“真笨”),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让孩子的自尊受挫;而得当的批评,能让孩子既意识到自己做错,内心也不会受伤害,从而愿意改正行为。
2、接纳情绪,正确引导
允许孩子犯错,接纳孩子犯错后难过、内疚等情绪,并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错误和批评:“批评你,不等于讨厌你”。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弥补损失,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孩子不接受批评,那家长就想办法,让他逐渐接受。将心比心,都说忠言逆耳,可是成年人自己,不也喜欢听好听的话吗?一个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容易拒绝批评,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在生活和学习中取得成功的。
小孩不接受批评发脾气怎么办?
1、家长要做到先表扬后批评。从心理学的意义来看,我们每发出一句批评,一定要有五句的表扬做铺垫,用这样的批评方式才能很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2、在批评孩子行为的时候,要想想孩子的动机。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可能是不好的,例如孩子今天打碎了一个碗,但背后的动机可能是想帮你做一点家务,所以我们如果只看到了那个打碎了的碗而没有看到孩子想帮我们做家务的的动机,我们批评孩子,孩子就会觉得委屈,会对我们的批评很不满意。
3、根据事实进行批评。依据事实情况进行批评,不加父母的主观判断,不给孩子贴便签,就事论事的批评不会伤害到孩子。比如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这时父母应该说:“打人是不对的,你应该向小朋友道歉。”而不是说“你老是喜欢打人,你怎么这么坏?
4、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别忘了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我们批评孩子不是审判犯人,不要高高在上,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你也可以同时去摸摸孩子的脑袋,或者蹲下来跟他目光平视,或者拉拉孩子的小手,跟他保持一个情感的交流。
现在已经是文明社会,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仍然有家长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这种行为行为是不合理的,孩子不听话时,用其他形式代替打骂,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家长如何教育?
1、尊重和信任
青春期的少年在精神上成长,渴望自决。 当他们被父母和老师否定时,他们的逆反心理就会增加。 有一种想法,你觉得不行,我给你做,而且一定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 因此,家长和老师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更要关注孩子的长处,对孩子有一定的信任,该放手的事情让孩子去做。
2、给孩子独立空间
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父母总是格外的紧张,父母这样的紧张会给孩子很大的精神压力,孩子在这一时期是很需要有自己独立空间的,如果父母天天控制孩子,孩子会感觉自己活得很累,就会想迫不及待的冲出束缚。
这种不懂感恩的现象对孩子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特定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培养感恩父母的价值观。
孩子不懂感恩怎么办父母如何教育?
1、杜绝包办教育
当面对18岁的孩子已经成年,有手有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父母的金钱支持。所以,在孩子还没有选择出去做事的时候,家长就要学会放手,不能事事的都进行包办,将孩子的一切打理妥当,这样子容易磨灭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过于依赖父母,要知道对于成年人的教育就要学会放手,而不是像幼儿时期,让孩子相信家长,依赖家长。所以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成长空间,让他们自己发挥自己能力,去处理问题。
2、不要太强势
家长平时对孩子不要太强势,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家长总是太过强势,有些孩子会可能会变得更加胆小、畏缩,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变得更加任性、不听话,甚至把父母当做自己的敌人。
同为一个10岁孩子的家长,非常能理解这种无奈又可气的心情。孩子才10岁,不懂事,却特别以自我为中心,谁的话都不听,满嘴歪理。我刚开始时也被气得不轻,后来学习家庭教育,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后,孩子的问题很快好转。
10岁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家长如何教育?
1、不打不骂,用正确的沟通方式。
对于叛逆的孩子,以暴治暴是最失败的教育方法。不能一看到孩子顶撞就大发雷霆火冒三丈,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做法, 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双方的情绪更加对立。
2、尊重孩子的成长意识。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成长意识,理解他进入叛逆期后产生的叛逆情绪。当孩子叛逆的时候,多想想为什么,分析其背后的动机。而我们自己也要保证平稳的情绪,尽量不要与孩子硬碰硬,两败俱伤的结果谁也不想遇到。
身边很多初中孩子的父母都有同样的困扰:孩子不听话叛逆,总顶嘴,软硬不吃,这该怎么教育才好?初中孩子已经进入青春叛逆期,太听话反而不正常。叛逆也只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种表现,只要父母摆正心态,引导孩子走回正途并不难。
初中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家长如何教育?
1、正确对待叛逆的初中孩子。
孩子出现叛逆,不必太担心,更不要大惊小怪,想想自己的成长之路,也不过如此。我们尽可以一笑置之,只要没有走歧途,就尽可能避免冲突,对小孩的一些问题,尽可以放手让他学着处理,不要一下子否决他,不要一下子告诉他怎么做,而是鼓励他的想法,鼓励支持他试试看,他会学着成长,慢慢就没有叛逆了。
2、采取果断措施。
有些孩子叛逆,不是单纯的成长性叛逆了,而是与正确的人生道路叛逆。或者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又或者是受社会影响,这些孩子过早涉足社会,沾染一些不良习性,无心向学,不听教导。如果没有及时教育纠正,后果堪忧。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