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
如今,手机和电脑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家长想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网络是不可能的。面对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很多父母都会选择直接没收孩子的手机或断网,但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去网吧上网,或者是去同学家上网。家长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呢?
孩子网络成瘾父母应该做什么?
第一,设定上网时限。
同孩子商定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提醒孩子自觉遵守双方商定后设定好的时间,只有完成当天的任务之后才能够上网,而且不能够超过时间,必要时家长可以进行关网处理。但是关网前需要提醒孩子,最好是在上网前提醒一遍,提醒的时候需要注意语气温和一点。
第二,适当的关心孩子。
多谈论游戏内容,耐心与孩子多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对问题游戏带来的担忧,而且潜移默化不经意间让孩子知道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已经沉迷网络的孩子可能有比较重的防备心理,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这需要一位很耐心温和的家长来交流,可以讨论网络和游戏乐趣,放松孩子的防备心,让孩子愿意交流。
在交流之前,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语气,谈话时应保持情绪与语气平和,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上升到对抗点。一旦发现情绪激动,应马上停止谈话,提出现在不适合谈论,下次再聊,或者让孩子找个时间聊,这也有利于双方冷静,也能让孩子知道家长不是想与他吵架,是真的想好好聊一聊这个事情。
第三,家长要做孩子的好榜样。
“言传身教”是有一定依据的。孩子一开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全都来源于父母,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果父母天天抱着手机刷,抱着电脑玩游戏,却斥责孩子不许做这些,孩子自然是不会服气的。
第四,增加人际交往。
独生子女的父母可以多试着鼓励孩子与其他同龄小伙伴一起玩耍,多与别人交流、沟通,从而也会相应地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如此一来,既帮助孩子收获了友情,又减少了对手机的依赖,何乐而不为。
第五,丰富课外活动。
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有追求有目标方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多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和艺术类的活动,也能够不错的减少孩子上网的时间,还能够对身体有一个锻炼作用,对艺术有一定的审美。还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户外活动,多看一些外面的世界,既能够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帮助孩子化解网络成瘾。
第六,适当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当小孩子向你提出想要玩手机时,你可以对他提出要求,只有达成某一目标后才允许玩手机,设置玩手机的时间。若孩子需要查询相关学习资料时,你可以在旁多陪陪孩子,帮助其养成用手机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孩子网络成瘾的危害有哪些?
一、影响孩子三观的塑造。
孩子还小,长大后容易受外界影响,而网络游戏良莠不齐,有些游戏充满了暴力因素。虽然它们刺激了孩子们的感官,但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孩子沉迷于一些暴力游戏时,他们的性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时候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他们会下意识的使用暴力来处理问题,导致大错特错。
二、影响亲子关系。
如果孩子沉迷于网络,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游戏上,而不是关注现实生活。然后他和家人的联系会越来越疏远。孩子会把游戏当成自己的伙伴和家人,而忽略了身边真正应该关心的家人,变得冷漠。
三、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如果一个孩子一直沉迷于网络,他会专注于网络而忽视学习。如果孩子不重视学习,把心思花在学习上,成绩就会一落千丈,一塌糊涂。
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不合理使用网络
如果父母一下班回家就打开电脑对着屏幕,或是一有空就掏出手机来玩,凡是遇到点问题就通过网络来解决,孩子耳濡目染,会觉得网络无所不能,可以给人巨大的满足。
2、家庭不幸福
家庭不幸福的孩子通常郁郁寡欢、孤僻、固执、偏激、对社会充满敌意。他们只有在网络上才能释放压抑,时间一久,网络给予的快感便会得到强化,进而形成依赖。
3、沟通技巧差
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内向,或者是因为家庭环境,所以他们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感情放在网上,跟网友聊天,时间长了就会沉迷网络。
4、自我克制能力差
互联网上有很多吸引人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们可能会陷入其中,比如在互联网上玩游戏,看动画视频等等。
孩子不读书了,不妨听听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如果孩子不想要上学的话,要多给孩子讲上学的好处和优点,让孩子多和同学交流,明白学习的乐趣。
14岁孩子不读书了应该做什么?
第一、继续读书。十四岁这个年纪你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其实并没有完全成熟,很难说是具备一个成年人的思考能力。孩子可能因为很多种原因辍学了,但是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建议孩子还是继续读书,完成学业,因为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和眼界,让你不止于此。
第二、投靠亲戚。在亲戚的关系下找一份可以帮得上忙的工作,很多人说在度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选择去打工,去投靠亲友,过了7年后比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混得很好,甚至更加富有。但这是幸存者偏差(即看到成功的人就觉得类似的人也能成功),很多十四岁就辍学去工作的,早早踏入社会,付出了很多体力上的劳动并不能获得成功,在进入中年时期之后也更容易失业。
第三、发展特长。十四岁就退学的,可能对于读书并不热爱,又或者因为家庭因素而导致辍学。但天生我材必有用,或许你身上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或者你有自己热爱的、喜欢的东西。大胆去尝试,并且试着以此为生,这也可以收获很精彩的人生。
14岁孩子不读书怎么办?
很多孩子在高中还处在叛逆期,不能够用积极正面的心态与家长进行沟通,导致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和自己“对着干”。孩子升高中要读高一啦,开学前,爸爸妈妈做点什么,比较好呢?
孩子上高中了父母应该做点什么?
1、在高中开学前,家长要带着孩子到高中学校了解一下学校位置和基本环境,确定孩子是住校还是每天走读。如果孩子走读,需要确定上学的交通方式、交通路线等;如果孩子将选择在高中住校,家长要帮助孩子准备好相应的用具,同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假期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否则孩子对家长依赖心理越重,进入新环境的适应时间要更长一些。
2、家长要了解孩子就读高中学校的一些基本规定。比如目前不少高中学校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避免孩子因此攀比等。当然,学校都在校内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公共通讯方式供学生和家长保持联系。对于学校的相关规定和限制,家长最好说服孩子一起遵守。如果实在是有特殊情况,可提前与老师和学校进行沟通。快要开学前,家长要帮着学生准备好必备的文具和工具书。
3、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在进入高中前让孩子确定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要注意,和孩子的交流应是轻松的氛围,不要带着溺爱的“哄”,也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要让孩子从思想上正确看待高中,让孩子不要封闭,要主动沟通和交流。在高中阶段,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会习惯于物质攀比,家长要教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观念,不要有攀比心理。
4、孩子上高中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但说到底毕竟还是孩子,价值判断和思想意识还都不成熟。这时候还离不开家长给孩子把握正方向正能量,方向和原则性的问题,以及必要的管束还是不能够少的。只要孩子朝着正方向前进,就不会存在多大的问题,家长要做的就是对孩子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并且是值得所有家长“活到老,学到老”的学问。从小学升到初中,该如何做好衔接和过渡呢?在孩子升入初中的时候,家长应该在孩子这个阶段怎么做呢?
孩子升入初中家长应该做什么?
1、端正心态,正确看待小升初和初中
不能轻视小升初的重要性和对初中的认识,更不要夸大其词的去解读初中的学习,家长和孩子要学会顺其自然的过渡到初中阶段,不必过分焦虑。家长和家长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沟通,特别是向初中高年级家长求教,分享彼此的教育心得和教育理念,缓解和弥补因个人经验缺乏而引发的焦虑情绪。同时,家长要经常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咨询一些学习方面的建议,了解孩子在进入初中前后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家长只有端正心态,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过好初中生活。
2、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以提问的方式鼓励孩子多动脑,或者带孩子去各种博物馆、艺术展开阔视野,主动向孩子传授一些科学小知识,使孩子感受到探索知识的快乐。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正在做一件非常感兴趣的事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家长尽可能不要去打断他,直至孩子完成工作或转移注意力再去与他交谈,分享方法,及时培养学习兴趣。
要让孩子知道,不管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你现状如何,家都是你温暖的港湾,爸爸妈妈随时张开双臂欢迎你。有了这样有爱的家,孩子就可以放心大胆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习什么?
1、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氛围
宽松的氛围并不是说对孩子不闻不问,而是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探索,允许孩子去经历自己的人生,通过体验去总结自己的人生道理。而不是家长时时刻刻都在教导孩子,这不许,那不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试错和自我纠错的过程,如果没有犯过错,一个人不可能真正地成熟。
2、给孩子做一个自我成长的榜样
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子,父母先成为那个样子。当今的父母,大部分是放弃了自我的成长,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成长上,希望孩子去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想方设法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往往却适得其反。
初中阶段的孩子大多数正处于青春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成长阶段,家长在教育上也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初中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厌学、早恋、叛逆等情况,家长有必要提前阅读一些书籍,学习一些教育初中生孩子的方法。
初中生的孩子父母看什么书参考一下好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从如何教出优秀的初中生人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初中阶段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突出问题,既有生动的故事,又有通俗易懂的理论剖析,相信能帮助父母解决初中阶段孩子教育的若干问题。
初中阶段一共有三年,学生主要为13~16岁的孩子。初中阶段是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还很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
本书就是专门为初中生父母编写的,从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全面分析,手把手地教父母如何更加地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特点,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轻松搞定孩子有可能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书中有大量来源于生活中的事例,能够让父母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高中之前,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上了高中之后,孩子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学习的压力,成长痛等,这时候父母更应该给孩子帮助,多和孩子沟通。
孩子上高中后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1、时常关注孩子的动向以便引导
高中的孩子们还都是不成熟的,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闹矛盾,这时家长就应该适当开导孩子,教授孩子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一些经验,供孩子么参考学习。让孩子知道,家长即使并不能让所有情况恢复正常,却也在一直关心着孩子
2、给小孩激励、协助他们加强自信心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