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
很多家长受不了孩子哭闹的声音,于是选择用粗暴的方式让孩子安静下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家长强制让孩子屈服于暴力的威严,就算起到了即时的效果,以后也未必有效。
孩子大哭大闹情绪失控怎么办?
1、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孩子任何情绪上的变化家长都要及时关注,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有的时候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会下意识的选择用哭闹来告诉家长自己的负面情绪。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觉得孩子不高兴了,主动地询问,趁早解决问题。
2、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孩子不是成年人,各方面都不成熟,难免会有家长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时候家长要主动的以孩子的心态去思考问题,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3、多进行触觉训练
带孩子去户外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如玩泥巴、玩沙土、玩石头等。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对温度冷热的体验,多拥抱孩子,这些活动都是孩子身体的触觉刺激,培养孩子抑制轻微刺激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发展。
4、不要一概而论
孩子会因为不同的事情而产生负面情绪,家长不要一概而论的认为都是孩子在无理取闹。要耐心的向孩子询问原因,对症下药。
比如:孩子输了游戏或者比赛而发脾气,要开导孩子,告诉他已经尽全力了,接下来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更好。要是孩子是顽皮任性,就不能惯着他,要严厉纠正。
5、原则问题不能放过
情绪失控要有底线,如果做出太过分的行为就不能容忍。比如骂脏话、动手打人、砸东西等等,这些是要零容忍的,他小的时候就这么不尊重人,长大了还会干出其他更严重的事情。所以,孩子出现这类举动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制止,不能再犯。
6、父母要严以律己,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们通常会以自己的父母作为榜样,在做人做事上都会向父母模仿。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父母如果性格暴躁,阴晴不定,他们的孩子多数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性格。而倘若他们的父母性格温和,宽以待人,往往孩子也是开朗随和。所以我们想要让孩子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到。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情绪失控
感到压力或不安:孩子在面对压力或不安的情况时,可能会情绪失控。例如,面对学校考试、家庭作业、社交关系等压力时,孩子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或恐惧,从而情绪失控。
挫败或失败:当孩子遇到挫败或失败时,可能会情绪失控。例如,当他们在比赛中输给对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在社交中受到拒绝时,可能会感到沮丧、愤怒或失望,从而情绪失控。
情绪压抑:如果孩子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导致情绪失控。例如,当孩子长期感到孤独、悲伤、恐惧或愤怒时,可能会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来。
环境变化:当孩子面临环境变化时,可能会出现情绪失控。例如,搬家、换学校、父母离异等变化可能会使孩子感到不安、无助或失落,从而情绪失控。
家长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1、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做作业半天想不出来,特别着急开始发脾气。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能说看到孩子着急了就想着让孩子立刻不着急了。这时父母可以试着安抚孩子:“我知道你这道题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了,特别着急。”
2、给孩子时间等情绪稳定下来。一般孩子听到父母“看见”自己内在的情绪后,会感觉到我当下的情绪被父母接纳了,而不是否定。这时大多数孩子都会哭着“嗯”的点头。“我知道你很着急,咱们先把情绪稳定下来好吗?如果你想哭,就哭一会儿,我在这陪着你。”
3、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父母请记住,在孩子遇到困境时,我们永远是孩子的协助者,而非解决问题的人。现在很多孩子的作业特别多,对于孩子不会做的题,有时候父母干脆就直接给出答案。我建议如果是抄写类的,比如一篇课文或者字词抄写多少遍之类的,父母可以适当帮助抄写。但其他类的还是交给孩子吧。等孩子情绪稳定了,这时候父母就可以给出适当的建议或者解题思路。有时候孩子可能会说“不用管我,我自己做。”那就让孩子自己思考吧!
厌学,从心理学专业角度来看,不仅是问题,更是个信号。如果孩子出现厌学倾向,确实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并且需要科学引导。
孩子闹情绪不想上学怎么办?
1、学会给孩子减压
结合孩子的能力,对学习不提过高的要求,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时间,帮助孩子减压。同时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使他们能自主地区分轻重缓急,主次分明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
2、家长要有合理期待
家长要有合理期待,同时帮助孩子对自己形成合理的自我期待与目标。家长如果对孩子期待过低,孩子会失去目标感和价值感,不容易产生动力。如果期望过高,孩子又会因为压力陷入焦虑无助的状态。同样,孩子对自己也需要有合理适当的期待。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客观分析现状,帮助他给自己建立正确的定位和合理的目标,孩子才会产生持续向前的动力。
身边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为所欲为、骄纵任性的性格,进入青春期后就会更加变本加厉,一有不顺心就把火气撒在父母身上。是父母的溺爱让孩子有恃无恐,结出了孩子暴躁易怒的恶果。
孩子脾气暴躁易怒情绪失控怎么办?
第一:训导并非惩罚。
小孩犯错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清楚孩子犯错的原因。孩子可能出于幼稚、嫉妒、恐慌、疲劳、压力或者挫折感而犯错。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二:转移注意力。
小孩子比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态度强硬地逼他就范,也会搞得大人和小孩都非常生气。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既让他有新鲜的感觉,又不会违背父母的原则。
孩子闹情绪,我们不能跟孩子一起闹。既然知道孩子情绪不好的原因,家长就可以耐下心和孩子沟通,看双方能否协调成功。家长不要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就必须听话。八九岁的孩子已经进入叛逆期,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步,双方达成共识后,孩子不肯去上学的问题自然也会得到解决。
孩子闹情绪不上学怎么办?
第一、不要过于紧张。有些家长一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就觉得是天大的事情,向各种亲朋好友寻求解决方式,生怕孩子就此堕落。但是真的没必要这样,家长不要太过于紧张,有些时候孩子可能有很多的原因,家长还是要先了解孩子的情况再做决定。
第二、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孩子不想上学都是有原因的,家长只有在了解原因之后才能“对症下药”。
第三、当孩子有厌学的心理时,家长要及时跟他沟通,听一听孩子的心理想法。只有他把自己内心的不满全部“吐槽”完了之后,他在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听你讲话。
第四、如果孩子厌学心理很重的话,家长千万不要逼迫、打骂,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建议家长没事多给他讲一些小故事,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父母可以给他讲一讲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或者是一些贫苦地区的孩子是如何上学的,这样就能让他体会到上学的不易,珍惜上学的机会,这可是比打骂的效果好很多呢。
青春叛逆期的小孩都是比较情绪化的,有些叛逆孩子还会为了和父母对立,故意不去上学。如果父母非要跟孩子硬碰硬,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父母要认识到青春期孩子的成长特征,先平复好孩子的情绪,再进一步解决问题。
孩子闹情绪不去上学怎么办?
1、处理危机。
如果早上起来孩子说明表态不想去上学,这时候家长切记的就是不要发火,家长应该注重和孩子的沟通,问清缘由,也和孩子表明你很乐意聆听,也很高兴帮他处理遇到的难题,但是也需要表明,你很希望的就是宝宝今天能去学习,可以一边问清缘由,一边可以帮孩子收拾好东西。
2、多些沟通。
聆听孩子在学校和小伙伴今天发生的事情,有趣的,无趣的,找到一些问题,在慢慢地教,一步一步改正孩子在学校的坏习惯。在一定的时候要学会表扬,这样,孩子更愿意去学校然后把一些新奇的事情带回来告诉你。
在陪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不少家长都会遇到孩子一写作业就闹情绪的情况。面对孩子的情绪失控,有些家长会跟着失控,要么骂孩子一通,要么打孩子一顿。虽然解了一时之气,但并不能解决孩子一写作业就闹情绪的问题,家长得弄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一写作业就闹情绪,然后对症下药。
孩子一写作业就闹情绪怎么办?
1、提前计划和约定
家长可以提前先跟孩子一起做好计划和约定。比如与孩子约定好,以后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是先写作业,在几点前提前完成作业,就可以看几分钟的动画片,具体看多长时间也跟孩子提前约定好,几点之后完成作业又会怎么安排等等,帮助孩子慢慢的养成习惯。
2、冷静观察、判断孩子的需要
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比如观察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烦躁、愤怒和不满,什么事情最让他感到沮丧或情绪激动。多了解孩子的需要,家长要让自己冷静下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给与孩子相应的安慰和帮助,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心里面意识到,发脾气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所以一定要对孩子实行该有的管教,当他发脾气的时候不理睬,等他情绪稳定了以后,再跟他沟通交流,同时家长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发脾气闹情绪怎么办?
1、用陪伴代替冷藏
当我们觉得焦躁或是沮丧的时候,虽然嘴上说着想要一个人静一静,但是如果真的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待着,反而会觉得更加孤独。
孩子也是一样的,很多时候他的哭闹只是为了博取父母的关注。坐在他身边,偶尔问一下孩子有没有觉得好一些,远远比干巴巴的一句“不要哭了”有效得多。
2、先停下你的说教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