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
孩子手机上瘾后,禁止孩子玩手机的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孩子反而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怎么玩到手机上。要想让孩子不玩手机,家长要以疏导的方式为主,可以从规定时间,转移注意力做起。
怎么能让高中生孩子不玩手机?
1、规定时间。
给孩子玩手机规定一个时间段,前提是有效率的完成了自己的事情,吃完饭之后可以玩半个小时。也可以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方式,成绩上升一名,顺应延长一到两分钟,但是学习成绩下降了,那么时间就要相应减短。当孩子形成了良好的作息,就会将这种方式视为一种规则,也会在规则范围内考虑后果。
2、与孩子一起玩。
孩子其实也是从众的,希望有个人陪伴。孩子如果沉迷的是某一款手机游戏,那么不妨爸爸跟着孩子一起玩。规定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爸爸陪着孩子一起玩,孩子内心既有了满足,也更加信服爸爸。当规定时间到了之后,爸爸告诉孩子今天到此为止,孩子也不会那么抗拒。
3、以身作则,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家长的言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下班后在家里看书学习,会养成孩子阅读的好习惯;相反,若家长总是自顾自的玩手机,甚至为了不让孩子影响自己,干脆丢个手机任由孩子摆弄,长此以往,孩子会对手机形成依赖。
4、给予孩子鼓励和认可。
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和认可,很多孩子之所以对手机、游戏这种虚拟世界的东西感兴趣,就是因为孩子在找存在感。如果家长肯跟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谈今天,谈将来,孩子也会喜欢这种感觉,对手机的使用频率也自然会逐渐减少。
5、培养兴趣爱好。
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一定非得是琴棋书画等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它也可以是外出远足、读故事书、研究花花草草,只要孩子热爱,并且对成长有利,家长就应该全力支持,既能让孩子远离手机的荼毒,又能让他们乐在其中,这不就是最令人期待的结果嘛?
6、多夸奖孩子。
所有孩子都希望被父母夸奖,一味的指责孩子只会让其变得更加叛逆。对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多夸奖孩子,注意夸奖方式不要太笼统,要具体到哪一点,这样孩子才会更有自信,自动放下手机帮助父母做家务,也会变得更懂事。
高中孩子玩手机上瘾的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获得快乐的渠道少。
孩子户外活动机会少,放学后多数时间宅在家里,玩手机成为打发时间的一个重要方式。现在城市里交通拥挤,车流量大,孩子单独外出很不安全。加上现在城市里邻里之间大多不熟悉不交往,放学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也少,所以孩子在家完成作业后无事可做,很容易靠玩手机打发时间。
二、受父母影响。
很多孩子沉迷手机的习惯大多是源于身边的父母,看到父母总是低着头玩手机,他们也下意识跟风着,从而逐渐养成了沉迷手机的习惯。
三、寻找成就感。
伴随着玩手机成瘾最大的原因就是游戏的出现,很多孩子喜欢玩手游,一局就是一个小时,一玩就是一天,为什么这些孩子这么喜欢玩游戏呢?这些孩子普遍在生活中的成绩比较差,不仅得不到老师的看好,甚至家长也不认可。而游戏不一样,游戏比的是操作能力,玩游戏可以无形之中增添人的成就感,更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玩手机游戏发愁,觉得游戏既损害了孩子的眼睛,又耽误了学习,在帮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的问题上,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只有从思想上转变孩子的想法,并给予孩子切实可行的帮助,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引导孩子不玩手机游戏?
1、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言行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玩游戏,只会指责和谩骂,不会正确引导,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看待孩子玩手机游戏的影响。不能完全不让孩子玩,而是要把握好玩时间,充当一个正确的引导者。
2、多陪伴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拿着手机不放,都是跟着父母学会的,因此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如今社会压力大,父母忙于赚钱很少陪伴孩子,而且回到家往往拿着手机看视频、玩游戏或者刷流量,忽视了孩子。对此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这样孩子会主动放下手机,与父母拉近距离。
家长在给孩子戒瘾时一定要牢记这些害处,不能看孩子哭闹就心软,只要你破一次例,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孩子的行为和习惯需要家长耐心参与引导,同时家长做好榜样,相信你的孩子也能管理好自己的。
孩子不玩手机就发疯怎么办?
1、和孩子共同制定规则
我们也可以商定固定使用手机的时间,按时归还,下次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没有按时归还,下次就不能使用,或减少使用时间。重要的是,我们要和孩子共同协商,最终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规则,并且一定要按照规定来做,任何人都不能违反制定的原则,这样孩子就会慢慢习惯于遵守规则。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比如打篮球,街舞,弹钢琴之类的。转移兴趣和注意力。父母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一起家庭阅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聊天、让孩子多交朋友、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
说到“孩子沉迷手机”,相信很多家长都深有感触,无论孩子是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读大学,家长估计都要和手机“抢”孩子。假期里孩子们更是肆无忌惮地玩手机,家长和孩子之间更是经常因为玩手机的事情吵架,为了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很多家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孩子反而对手机更加着迷。
怎么管教孩子不玩手机?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
如果一味的要求孩子不可以沉迷手机,而家长却不执行,吃晚饭就坐在沙发上看手机的话,显然这种要求是不公平不具有说服力的。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也要少玩手机,可以陪孩子看看书,或者做一些手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二、与孩子“约法三章”。
对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家长不必坚决不让孩子看手机,这样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反而会偷偷的看。所以,我们要与孩子“约法三章”。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看30分钟的课外读物,周末可以玩半个小时的手机;不可以不告知父母自己偷偷的玩手机,被发现一个月都不可以再玩手机;如果一周吃饭不挑食,不东张西望,表现良好,可以增加10分钟玩手机的时间。在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家长最好在旁边监督和指导,将不太适合小孩接触的软件卸掉,以防不良信息给孩子的内心造成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是最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不让做的事,他们统统都做,如果不让孩子玩手机是不可能的,不能一下子就不玩,家长可以先给孩子商量着来,先制定玩手机的时间,这样既能让孩子少玩,又能防止他沉迷,制定时间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同意。
怎么让青春期的孩子不玩手机?
1、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不单是手机,在孩子教育成长的任何方面,都应该逐步建立规矩,用规矩约束孩子比家长整天严盯死守要强得多。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建议家长事先与孩子约定好手机使用时间,共同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
2、在与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的过程中,在约束孩子的同时,为体现民主,也可以给自己设一些限制。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陪着孩子一起坚持。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家长尽量采取看书或都工作等,不影响孩子专心作业的方式陪伴孩子。
3、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减少玩手机。尤其是孩子面前,就更不要玩手机了,起到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多找一些典型案例,告诉孩子长期沉迷手机的危害。孩子都是懂事的,只要父母言传身教,耐心教导,还是比较容易让孩子从手机中抽离出来。
4、让孩子对手机的功能有明确的认知,及了解手机即工具,而非人生的必需品,让孩子控制自己对手机的依赖,及学会自律,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以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从手机游戏中解放出来。
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引导,不仅不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的情绪,更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沉迷手机的问题,所以家长们再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孩子,解决孩子的问题。
孩子不玩手机就情绪低落怎么办?
1、很多孩子玩手机没有个时间,拿着手机就是肆意的玩,完全把学习撇在脑后,更别说能想着时间了。这样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占用了他大量的学习时间,还会影响到学习成绩。这时候,家长就要懂得约束孩子,和他约定好玩手机的时间,每天到点之后就不能再玩手机了。这样不仅限制了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还能让他有一个时间观念。
2、完全杜绝孩子去接触电子产品、极度严格地禁止使用,或是放纵孩子随便玩其实都是不理性的。毕竟电子产品带给我们的便利是无法否认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定玩的时间,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20分钟,并且在孩子玩耍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去打扰,让孩子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放松。
3、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多进行室外活动,去打羽毛球,去登山,去游泳,一起做手工或者一起读书。 真正的有效陪伴是需要我们和孩子有互动、有交流的,而且需要较长时间去做的事情。这样既能转移孩子的兴趣、改善亲子关系,此外,运动还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哦。
孩子不玩手机就情绪低落的原因:
家长不可能无时无刻地陪孩子玩耍,为了省事,手机便担当起了“保姆”的角色,让大人能腾出一部分时间来忙自己的事情。在手机之外的世界里,孩子玩玩具,亲近大自然,动手动脑,开阔眼界的机会很多,这些都有利于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怎么让小孩子不玩手机?
1、找个时间冷静的和孩子坐在一起讨论
同时引导孩子表达,并展开讨论,帮助孩子尽快恢复状态,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家长做好问题的解答和方向的把握。
2、家长要立场坚定
有些家长想让孩子戒掉手机瘾,但是自己总是立场不坚定,总是容易动摇心思。。既然家长们都清楚过度使用手机,对孩子的危害性,那么在帮孩子戒掉手机瘾这一点上面,家长们就一定要立场坚定,坚持原则,不能因为孩子的胡搅蛮缠就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