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
如今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让网络文化的影响力深入到每个人心里,上到老人,下到孩子,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强烈。特别是近几年风靡全国的抖音这样的短视频软件,更是把网络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抖音的内容丰富,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很容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孩子沉迷抖音的心理原因?
一、无聊情绪的驱使。
现在居住在城市里的孩子,放学之后和休息日几乎都在家庭范围内活动,很少能够和小朋友或者同学一起嬉戏,而家长因为忙于工作,也很少能有时间陪孩子做游戏或带孩子外出游玩。家庭范围内的活动不能满足孩子的娱乐需求,孩子就会感觉很无聊,就会通过抖音来排解无聊的情绪。
二、模仿家长的行为。
家长对于手机的依赖影响了孩子,很多家长回到家里几乎不跟孩子交流,就一直看手机聊天、玩游戏或者刷短视频。家长这样的行为就会让孩子对手机产生浓厚的兴趣,认为手机一定非常有趣才会吸引到家长。所以,孩子对抖音的沉迷是从模仿家长开始的。
三、抖音本身的吸引力。
其实有很多家长也非常迷恋刷抖音,经常一刷就是几个小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还一直傻笑。由此足见,抖音本身的吸引力就是很大的,孩子就更容易受其诱惑,而沉迷其中。
孩子沉迷抖音怎么解决?
一、要建构优良的环境。
家长作为孩子日常接触到的榜样,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家长要减少自己玩手机的时间,不要“言行不一”,不要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另外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和孩子都既要有娱乐时间,也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二、要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都比较敏感,容易在遇到情绪问题时通过刷短视频来逃避。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和情绪相处,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努力去了解青春期孩子情绪的特点,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给予积极关注,同时耐心询问孩子情绪出现的原因,要教青少年选择合适的情绪疏解方式,比如向信任的人倾诉、写日记、运动、换个角度看问题等。
三、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简单来说,如果孩子在学习之外的时间,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那么他们只能选择玩手机。因此要求家长要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陪孩子一起运动,和孩子一起开展一些需要技巧的活动。例如打篮球、踢足球、下棋、做手工等,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有益的事情上,还能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四、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
孩子沉迷于抖音大部分原因是没有朋友,缺乏社交生活。只有在孩子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时,就不会依赖手机这个“朋友”。如果有时间,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让孩子感受真正的世界,去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能加深亲子间的感情。让孩子多享受真实生活带来的快乐,而不是沉迷在一个个小小的手机虚拟世界中。
这是一件老生常谈的事情,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在现实中是很多的,而且也是很多家长的心病。对于家长而言,学习固然能使孩子成就更好的人生,可是在孩子们的心里,学习可能就是一件极其无聊,甚至是痛苦的事情。
七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
1、孩子逆反心理影响。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时,很多父母都会下意识批评、唠叨孩子:为什么就你学习不好?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好好学习我说了多少遍了?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孩子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你非要我好好学,那我偏不学。
2、来源于家长的焦虑。家长在生活中过度地关注孩子的成绩,总是盯着孩子的作业、成绩,经常给孩子灌输一些学习上的道理。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理解,在加上学习上的压力,对学习的兴趣很快就磨灭了。
3、对学习失去的自信心。还有的孩子厌学则是因为缺乏学习自信导致的。一些孩子在学习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及时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反而被父母质疑。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自信,成绩也跟着出现下滑,开始逃避学习的情况。
4、父母关系不和,孩子心理比较压抑。父母的争吵、离异等不和谐的关系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如果父母经常在家中吵架,孩子的学习效率也会变低,上学也会带着消极的情绪,很容易出现厌学问题。
孩子都已经读高一了,出现厌学情况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孩子贪玩。一些父母发现孩子厌学,就恨不得按头孩子继续学习,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孩子对学习更加厌烦。家长应该放下对孩子的期待,尽量少给孩子施加一些压力。
孩子严重厌学的心理原因:
第一:学习上缺乏成就感。大凡厌学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理想,每次学习结果所得到的反馈都是消极的。长期得不到嘉奖或同学、老师、家长的肯定与赞赏,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第二:学习活动的重复、单调和乏味。单调、重复、乏味的刺激易引起人们的疲劳和厌烦感。缺乏生机、灵活和变通的学习生活,常导致孩子厌学。
第三:有的孩子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习。因此把孩子看成是一种负担,是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只是机械的应付。
第四: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自然也就不会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盲目性,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
我发现,大多数父母在处理孩子的厌学问题时,只停留在孩子厌学的表面行为上,或唠叨或打骂,逼着孩子重新学习。这种解决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厌学。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找到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
11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
11岁的孩子看似年纪还小,但其实他们已经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不再只是那个满脑子玩的小孩。家长应该尝试和孩子深入沟通,帮助孩子解决困惑。
1、纯粹就是因为贪玩。
很多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纯粹就是因为贪玩。毕竟,相比于手机电脑上的游戏、可以肆意奔跑的游乐场、能呼吸到新鲜空气的郊外美景,书本上的知识,永远是显得很枯燥的。
2、学习难度陡然增加,让很多孩子失去自信。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厌学只是其中常发生的问题之一,不过这只是问题的现象,不是问题的本质。一般人看到的只是问题现象,但是要解决问题,必须从问题的根源上去解决。也就是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
孩子初中厌学的心理原因有哪些?
一、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对为什么要读书,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大多数是随波逐流,看到大家读书我也跟着读书。甚至很多学生觉得是父母要求我读书,是老师要求我读书。也就是说孩子觉得学习是任务,是别人对我的要求,不是自己的需求。
二、学习上总是产生无助感
有些孩子一开始也是非常喜欢学习的,可是一旦学习中遇到挫折,碰到困难,当自己不能克服的时候,就会从心里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行,是自己笨,学不好。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学习也赶不上那些学习好的同学。
喜欢动漫只是一种爱好,就像是游戏一样,它有它的一个亮点吸引孩子,我们教导孩子的时候,要学会引导孩子,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爱好给扼杀掉。
孩子沉迷漫画的心理特点:
1、积极向上,内心不甘做吊车尾的性格
凡是正常的人,只要家庭关系比较和谐家庭教育也比较正常的话,看了少年漫画以后都会变得更加积极喔。当然如果你和家人的关系不好,单亲或者父母有不良职业以及道德败坏等问题,可能就需要找主角情况和你比较类似的少年漫画了,然后不要沉迷在幻想的世界里,你就会变得越来越积极了。比如鲁鲁修就很不错。
2、善良有理想有追求,不易被世俗迷惑
当今社会上有太多太多的人不问事情是什么,只问工资有多少了。所以为了净化这个世界,为了爱与和,为了正义,请多看少年漫画。
只要端正教育态度,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一定能纠正孩子的胆小。家长在抚育孩子时,对孩子的要求必须符合孩子心身发展的规律和实际能力,不能要求过高或操之过急。当孩子面临着挫折或学业困难时,不要一味地批评、抱怨、贬低,而要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尤其是对他们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孩子不勇敢的心理原因:
1、保护过度,孩子没有从小培养与外界的交往能力,没有自主解决一些小问题的机会,养成了从小依赖父母的习惯,就会更担心外面的世界。要想让孩子变得勇敢,父母就不能一味地把自己的孩子保护着,保护越细致,越是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
2、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孩子稍有差错,或稍有不顺眼之处,动辄大声训斥,严厉批评,甚至采用武力进行惩罚;有些家长对孩子管得很紧很紧,不准孩子越雷池半步,不准孩子有一点点差错,这等于剥夺了他们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孩子怎么会胆大呢?
3、运动不足,身体缺乏力量所导致的胆小。孩子从小如果运动少,每天的运动量不能满足身体发育需求,就会出现身体发育不足,肌肉群发育不良,从而导致孩子的身体力量不足。因为身体的弱小,从而面对外部世界时,出现胆小。
4、只注重智力因素。平时只注重于孩子的智力因素,只要有益于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的提高,可以说个个家长都舍得投资,而总是忽视了孩子冒险习惯的培养,因此养成了孩子胆小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