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粗心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仅孩子身上存在这种毛病,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父母总是苦口婆心对孩子进行矫正,有时候大发雷霆进行训斥,而孩子呢却依然故我,毫无改进,这令许多家长们伤透了脑筋。
孩子的粗心大意怎么解决:
1、慢慢读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的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2、演算工整。
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草稿纸嘛,又不用给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相信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
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
3、回头检查。
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4、回头检查。
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5、专心做题。
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MP3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后再去听音乐,休息。慢慢的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你。
6、信心、决心、耐心。
粗心是一种坏习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需要的是自己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的坚持。慢慢的就能把这个坏毛病,用细心的好习惯去替换掉。细心的习惯一旦养出,粗心将彻底离开你。
导致孩子粗心有五种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与注意力有密切的关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视知觉把收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时,信息会受到干扰,就容易出现错误、遗漏或遗失,从而导致粗心问题的出现。从生理层面分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0-6岁的早期教育。研究表明,大多数在走路前没有充分爬过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学习中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的协调性差,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动,妨碍了他们从外部世界获取有用的信息,许多感官信息未能传递到大脑,从而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2、知识点掌握不好造成认知不清
比如一些孩子对学习新知识不够重视,重点难点浑然不知,西瓜芝麻分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知识点的掌握上凌乱无序,方法点的理解上一知半解,不能讲一个个的知识点,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说起来懂了,具体却又讲不明白,如果课后不及时巩固复习,学到的零散知识很快就会忘记。因此作业考试中必然出现差错和漏洞。另外,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孩子由于对事物感知能力差,再加上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这些孩子不能清晰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法则。如果对待这些差错和漏洞的态度是麻木不仁、放任自流、敷衍了事,差错就会越来越多,漏洞就会越来越大。这样的知识状况就会对以后新知识的学习造成障碍,结果可想而知。
3、思维能力造成的审题不明
思维定势是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有的孩子思维单一,逆向思维能力弱,会遇到困难;还有的孩子,题目都理解,但在阅读的时候,一扫而过,没有按照题意的要求去做,而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性理解去做,没有发现题意中的一些细节,比如除和除以,路程应用题中的走了和走到等,结果造成了偏差。
4、不同的个性和学习类型造成的粗心倾向
孩子的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的孩子做事冲动急躁,急于求成,易出现粗心;一般来说,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孩子粗心的情况要比多血质的孩子少,因此对多血质的孩子要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学习类型可划分为听觉型、视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四种。一般来说,视觉型的孩子比听觉型、运动型孩子粗心现象要少一些。
5、书写困难
为什么有的孩子把69写成96?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把十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对位不齐?为什么有的孩子答案计算正确,抄写时却抄错了?
学习困难,是指吸收与运用所接收的信息、说话、阅读、书写、推理或数学能力时所出现的困难。主要表现是上下左右有时会混淆;朗读不流畅,跳字、跳行;书写或是阅读会出现加字、漏字、用别的字(词)替代等等。
孩子的马虎粗心不是大毛病,但是如果不加以改正的话,就会越来越粗心,长大后这个毛病就很难改掉了,到时候就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马虎粗心的毛病,就要认真帮助他及时改正。
孩子马虎粗心怎么解决?
1、家长要有耐心
家长是要讲究教育方式的,我们没有办法马上的去帮助孩子克服,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孩子、体谅孩子、不急不躁地去帮助孩子改掉马虎的问题。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为孩子树立自信,这样才可以使孩子更好的去改正。
2、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当人们面对较难的问题时,心理上会比较重视,造成大脑思绪不易受到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加强孩子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重视任何问题,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大多数孩子粗心的问题都是在生活中养成的,那么,问题的解决当然也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家长首先要明白,训斥和命令孩子并不能使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解决孩子的坏习惯,还是需要父母一步步的耐心引导,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改变。
怎么解决孩子粗心问题?
1、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有研究表明,过早并过多地看电视,容易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对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不足,电视内容之于他们,不过是杂乱无章的零散信息,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和思维的发展。
2、多倾听、常思考。
可以给孩子听一些简单的故事。当单独运用一种感官刺激时,特别是听觉,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专心的能力。启发孩子多观察多提问,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从小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也可以改善孩子粗心的不良习惯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现如今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让孩子养成细心习惯还是很重要的。但孩子偏偏就是总粗心,家长提醒孩子一遍,孩子记不住。家长再不厌其烦的提醒孩子三遍、四遍……直到耐心消耗殆尽,孩子却依旧总是丢三落四。
对于孩子粗心怎么解决?
1、对孩子的行为要进行一个提醒。
有时候孩子在观察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有时会不小心就去干扰到孩子,而且在观察事情之后,父母不注重对孩子的结果进行一个询问,只是认为是孩子在思考而已,正常想象。其实父母应该做在旁边安静陪着孩子观察,然后再孩子观察之后,父母询问孩子观察结果,之后告诉孩子,他们遗漏了哪些细节,告诉孩子下次要细心,要注意。这样的话,孩子下一次就会比较细心,慢慢养成细心的习惯。
2、让孩子自己学会检查。
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孩子养成检查自己作业的好习惯。很多家长都以为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这样的“越俎代庖”孩子就养成了不细心检查的习惯。
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小时候马虎,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好。其实,孩子是否马虎跟孩子的年龄完全没有关系,上小学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看错题目而丢分,参加高考的孩子也可能会因为马虎粗心丢掉分数。关键时刻的一点疏忽却足以改变孩子的命运,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改掉马虎粗心的坏毛病,不要等到铸成大错以后再去后悔。
孩子做题马虎粗心怎么解决?
1、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重新起航。
耐心跟孩子交谈,让他明白当今社会的残酷,了解知识的重要性。虽然说成绩好坏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有了好的成绩,才能有更多的选择。重视孩子的心理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爱上学习,慢慢就能克服粗心的毛病。关于学习,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不然会适得其反,容易滋生他们的叛逆心理。
2、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时限。
在时限内让孩子全力投入到学习中,按照一节课的时间长度为宜。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慢慢地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
要耐心劝导孩子认真学习,每天对孩子的作业进行检查,孩子学习时总是出现错误,那是说明孩子心没有完全沉下来,心情很浮躁所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静下心来,也有利于孩子写作业,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细心的习惯。
做题粗心大意不认真怎么解决?
1、了解孩子马虎的原因,是体力不支还是不用心,体力的原因还是要让孩子适当休息,学习压力不要太大,避免适得其反,如果不用心的话就要进行批评教育,但要讲究方法,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爱,批评要先“润色”,在肯定其他方面的基础上批评“马虎”这一不足,并强调其实这是很容易改正的,只要自己用心即可,给他信心和勇气。
2、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的积极性,适当的给予孩子一定的学习压力,帮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方面可以用奖励和惩罚双管齐下的方法,当然还是要以奖励为主,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积极性。
3、平时动手做任何一道题时,都要非常认真地将它通读一遍,务求正确理解题意,只有弄清题目的要求,出现错误的概率就会小。学会检查,每个人答题时都会出现粗心大意的现象,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是否有漏题现象。有时漏掉一个字就可能改变一句话意思,检查可以减少这种失误。
4、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不管是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锻炼孩子的心智。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件事情都是称心如意的,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将会让孩子受益一生。培养的方式是家长教孩子下棋,打扑克,玩魔方等等。
在青春期里,孩子会意志力差,自控能力也弱,需要家长通过不断的激励和陪伴,才会让孩子被带动生活与学习的节奏。如果家长在这个阶段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很有可能会转移注意力到更轻松有趣的事情上,那厌学情绪也自然就产生了。对此,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高一孩子厌学怎么解决?
1、正面引导
当我们认识到高一的厌学孩子时,首先需要做的是正面引导。从孩子的长处入手,与他慢慢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并在其中寻找学习的关联点。例如,他喜欢玩游戏,你可以尝试用游戏化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他也能够很自然地学到知识。这样做会让孩子建立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他会有所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愿意学习。
2、疏导负面情绪
说到高一阶段的学习,就不得不提到高考。在这期间,很多家长都会强调考试的重要性,进而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不算特别优异的孩子,面对家人期望,应试教育环境以及自身欲望的矛盾,他们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帮助孩子从负面情绪中解脱。父母需要充分理解和包容孩子的情感,教育和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调整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