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你好,这位家长。孩子放学回家和孩子聊的问题,这个要看你的孩子处于哪个阶段。
(一)幼儿园阶段: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在见到父母来接自己的那一刻是非常的开心的,而且很多幼儿在放学的时候都会跟爸爸妈妈说肚子饿要吃东西,所以先满足孩子的肚子吃饱,看孩子的状态问问今天在幼儿园玩什么了,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可以和爸爸妈妈分享分享的。
(二)小学阶段:成为小学生后,每天孩子放学回来都有作业要写,大人别以为孩子上学不累,孩子上学也是很辛苦的,所以放学的时候让孩子放松以下,歇一歇比较好,不管今天要讨论考试问题还是写作业问题都不要接到孩子立马说,给孩子一会休息时间后,问孩子先些作业还是先干嘛,把选择权交给你的孩子。
(三)初高中阶段:少问成绩,多问孩子今天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其次问孩子有哪些困惑的事儿,帮孩子疏导。
孩子放学回家应该怎么和他交流?
第一,关心很重要。应该先不问什么!拉拉孩子的手,拍拍孩子的肩膀,蹲下来抱一抱,以示慰问,以示欢迎,以示爸爸妈妈是你的依靠。让孩子感到轻松,让孩子释放一下紧张的情绪,缓解一下心中的压力。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理性的教育与交流方式。至于问什么,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询问成绩,可以从关心的角度出发,比如:
1、“今天有开心的事跟妈妈说吗?”
2、“快来,妈妈给你准备了一样礼物,”
3、“回来啦,爸爸先给你讲一个故事,”
4、“孩子,我觉得你的数学老师讲课的方法很好,”
5、“孩子,作业做好后,爸爸和你一起骑自行车,好吗?”
6、“孩子,我觉得爸爸如果考这张试卷,也许还没有你分数高,”
7、“孩子,爸爸给你出了一道题,给我讲讲,好不好?”
第二、学会倾听。在表示关心和欢迎后,当然应该有些交流。我认为,交流应该先让孩子说,说发生在班级、校园里的各种事,只要孩子说,就很好。说就是一种释放,说就是一种被尊重。以孩子的话题为由头,父母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是不是跟同学有矛盾,是不是存在校园欺凌等等,事不论大小,孩子觉得大才大,孩子关注的,才是父母应该关心的。
第三、以身示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无论父母在社会做什么工作,父母的心态、状态,父母的品质、言行,都是孩子面前最直接的‘戏剧’,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极为关键。也许我们不是成功人士,干不了大事业,但是我们做好人,做好事,也教育孩子学做好人,学做好事,这就足够了。
第四、平等对待。父母对孩子不能一味居高临下,不能动不动就训斥,好像大人自己多能似的,那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即使孩子在学校里真出现问题,如学习成绩持续下滑,同学之间打架欺凌,违反学校纪律,甚至师生发生冲突等等。作为父母,也一定不要冲动,不问青红皂白训斥孩子,或者气势汹汹到学校吵闹。问题靠理性才能解决好,拳头吵骂不利于问题解决。
第五、启迪引领。在与孩子的互动中,父母可以把自己关心的问题穿插其中,形成对话,并启迪引领孩子说出你要了解的情况或问题。当然,有些问题还应该与辅导员和班主任沟通,或者与孩子同班同学及其家长交流。因为孩子的认知和表达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准确。
每个家长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过孩子晚归的情况。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已经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交际圈,也确实需要有一定的自由时间。但回家太晚肯定是不安全的。因此,家长这时候先不要急着训斥孩子,一味的责备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孩子回家晚了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1、和孩子沟通。
诉孩子,他回家晚了你很担心,你希望他以后做事情要考虑一下做父母的感受,一定要在晚回来的时候,告诉你一声,免得你担心,因为最牵挂他的人是她的父母亲,相信我,他们一定会感动的,也一定会改掉这样的坏毛病的。
2、不要急着责备孩子。
遇到孩子出去玩回家晚了的情况,家长先不要着急责备孩子,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爱在外面玩,挑恰当的时机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每次出去之前,事先和孩子限定玩的时间,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户外活动计划,将孩子玩耍的时间做好合理的安排,在玩耍的过程中正确的对孩子进行引导。
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是很正常的,很多父母都选择严厉批评教育,但我们要正确对待这种情感,要使孩子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要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异性关系。
对青春期早恋的孩子应该怎么样交流?
1、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当发现孩子的早恋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毕竟我们家长自己都来自这个时期,谁的心中没有美好的向往?对于孩子的早恋行为,父母不用太过于的去干涉,而是要帮助孩子正确的引导恋爱的心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2、多与孩子沟通
当发现孩子早恋时,可以多与孩子沟通并告诉他您知道他处于早恋状态,但此时不要反对。其实早恋中交到男朋友和女朋友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交到了坏朋友。然后通过一些关系,比如同学之类的,互相认识。如果它不是坏人,请不要担心。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多,父母对孩子百般疼爱,孩子从小就享受着父母的溺爱,但有的时候孩子实在太调皮,和他讲道理也听不进去,无奈只能动手,但以打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真合适吗?小孩子如果犯错,父母应该怎么教育,打孩子是正确的么?那么,孩子在学校犯错回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在学校犯错回家家长应该怎么做:
第一步:先和老师做一下沟通,了解真实情况。
这样做,表达了一种和孩子“站在同侧”的感觉,让孩子觉得我爸妈是来替我认错的,我和爸妈是一伙的,增强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这种感觉有利于后期爸妈对孩子教育的认同感。同时,避免了孩子因为好面子而拒绝认错造成的困境,给事件一个台阶,舒缓处理问题的难度。无论他是否认错,他会觉得父母是代他受过,心存愧疚。当然,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也把握好度,以免因父母认错产生不良情绪。
第二步,如果错误比较严重,父母先把孩子带回家,不要在学校立即处理问题
带回家,既遵守了奖惩制度,又避免在多人面前受罚的尴尬。学校毕竟是集体场所,既要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成长、也要照顾到集体的发展。如果在学校直接处理孩子的事件,让孩子在公众面前没有面子,只能激化矛盾,对解决问题没有好处。
每个孩子在进入初中以后,都会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那就是孩子的青春期。青春期孩子不仅可能会出现叛逆的问题,还有可能厌学、早恋、沉迷网络、打群架等等,这些对于初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家长需要通过阅读一些专业书籍,提前学习教育这阶段孩子的方法。
初中生家长应该怎么管教孩子的书籍
《如何说,少年才会听;怎么听,少年才肯说》
喜欢阅读的家长都知道,有本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曾经销售达300多万册,被翻译为30多种语言风靡全球。而且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这本《如何说,少年才会听;怎么听,少年才肯说》是阿黛尔·法伯写给青春期孩子和家长的又一本好书。
每一个孩子一到青春期都会和家长发生冲突和矛盾,而作为家长,一吼二打的方法早就已经过时了,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和孩子走得更近。
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杰出的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法伯与玛兹丽施,以她们敏锐的观察与实践,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帮助父母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以具体入微的指导,让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温暖而深入。
高中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是许多家长焦虑的问题,因为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对外界的认识。对于这个问题,家长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到原因并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干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增强交际能力。
孩子上高中了不愿意和人交流该怎么办?
1、禁止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不爱说话,遇到大人也不主动问好,就会给他贴一些“没出息、懦弱、人缘不好”的负面标签。其实父母不知道,自己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会给他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孩子之后会经常性的自我否定,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
2、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不愿意与人交流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或担心被拒绝等。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他们的心声,家长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昂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这时,家长也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那,怎么改变才适合孩子呢?
高中的孩子应该怎么教育?
1、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由于性格和经验的不同,方法也各式各样。但是,在对待不听话的高中生时,一致的教育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应该树立“严管厚爱”的教育观念,这也是中华传统教育的核心要义。既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更要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乐于表达。此外,也可以采用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以此激励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2、要用心理解孩子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