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
幼小衔接并不是孩子学多少知识,关键是孩子习惯、兴趣的培养以及生理上的适应。习惯养成方面,最主要的是专注力的培养。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孩子增强多刺激下的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年级怎么训练孩子专注和注意力?
1、训练孩子的听说结合能力
在现实生活当中,听和说总是密不可分的,不会听讲的孩子,说话时总是语无伦次的。听与说的结合涉及到孩子对词汇的联想、推理、分析和判断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训练孩子学说同义词、反义词,听音乐进行联想,将句子补充完整,以及听故事后自编故事的结局的形式训练孩子的听说结合能力。
2、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
3、正确引导孩子
一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尚在发育阶段,他们不能够将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有些孩子刚进入一年级还是跟在幼儿园一样,喜欢东戳戳、西戳戳。所以家长们在平时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有针对性进行解决问题。
4、减少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
由于网络的普及,电脑、手机、平板上的游戏也越来越多。这些快节奏、高帧数的画面以及动感的音效对孩子大脑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少看电视、少玩手机,这样孩子也会相应减少这方面的需求,但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
5、培养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引导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对某件事感兴趣,并且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社交活动等等,宣泄过剩的精力。
6、不主动干扰孩子的活动
在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们最好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节奏,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表面上看着是家长关心孩子的身体需求,但实际上家长无意之中的行为打断了孩子本身就不太强大的专注力水平。
7、让孩子定量学习
对于注意力差的孩子,家长要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项作业,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就给予鼓励,并允许其休息几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项作业,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感,就不会再走神了。
8、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该最好不要看电视或者过多的干扰,让孩子安静的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安静的学习氛围。
一年级孩子的专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生活环境
孩子处在网络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生活中存在大量干扰,比如手机游戏、短视频,电脑游戏等,这些都能轻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电脑等,极容易影响孩子,特别是孩子在专心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分心无法专注。家长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经常性玩手机电脑,孩子在学习或者做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孩子。
2、家长忽视孩子兴趣
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专注去做一件事,家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或者不鼓励孩子,让孩子遭受到打击,无法专注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专注力影响很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学会观察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兴趣,带动孩子一起探索学习,在这过程中鼓励引导孩子,让兴趣带动孩子去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了。
3、体育锻炼太少
学龄阶段的孩子学习压力大,课业较多,大多数时间都家长都会让孩子是在家学习,看书,或者上各种补习班,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多少,导致很多孩子缺少耐力,其实,专注力和耐力之间有一定的连接关系,锻炼孩子的耐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体育锻炼,家长有空时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一定程度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耐力。
4、注意力自制力差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比较低,因此在课堂上就会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例如上课乱说话、做小动作等。孩子的注意力是需要培养的,需要一定的注意力训练方法来提升的。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控制力,就能很好的提升孩子的课堂效率,改善学习成绩。
很多家长想问,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厌学情绪?其实,孩子厌学情绪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比如:家庭环境不和谐、教育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确、重大突发事件刺激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厌学。因为这些原因多存在不可控因素,所以家长很难及时发现。所以,在生活中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去关注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更好的沟通,在发现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帮助他们。
二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
1、没有学习兴趣
孩子没有激发出学习兴趣,所以学习自然就成了孩子最讨厌的东西,而无心学习的心理,会让孩子渐渐的远离对知识的追求,而最终导致孩子厌学的根源。
2、不够自信
有了上面的批评,那么孩子就一定会有现在的不够自信,接受的批评多了,那么伴随孩子的就是自卑心理。
你好,这位家长。从儿童成长规律讲,二年级小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低幼期,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生命力勃发,对学习应该像对吃饭一样充满渴望。这时候出现厌学,作为家长,应该很好的引导孩子,给孩子贯穿一些学习的乐趣,比如讲讲关于学习方面的故事,千万不要以牛不喝水强压角的办法去对待孩子,应该用鼓励的方法在鼓励他去学习,使孩子慢慢地对学习有了认识,对好好学习就有夸赞的心情去对待学习。
小学二年级学生厌学怎么办?
1、和孩子进行有质量的心理沟通,主要就是用赞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变化、每一个优点,然后对他的变化、优点加以强化,让孩子增强自信心,主动做个好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决不是打出来的。
2、多跟老师沟通,看看是不是孩子学习基础不好,考试成绩拖累了班级整体成绩,让老师对孩子产生不满。甚至严厉批评导致孩子不愿上学。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定要跟老师加强沟通,让老师多点时间给孩子进步,多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3、在家里要减少看电视、玩游戏、看手机的客观条件,不让电子产品占据孩子时间。
4、带孩子到书店,刚开始选一些他能够接受的读物,慢慢再有意提供一些高品质读物,在阅读过程中,就是鼓励他爱读书,夸奖他爱读书,让他觉得自己是爱读书的好孩子。
我家孩子在刚上小学的时候,上课也坐不住,小动作特别多,几乎每天都要被批评。但即使这样,孩子也没能改正。后来我想了一些巧妙的小技巧,让孩子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后,自然就不会再有各种小动作。
一年级上课不集中小动作太多怎么办?
一、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也是注意力难集中的地方,如果有新的刺激出现的时候,大人可以约束自己而不注意它,但是小孩子很难做到。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们可以有意识创设一些情景来提高孩子自我约束能力。
二、正确引导孩子。
一年级的孩子大脑皮层尚还没有完全发育,他们不能够将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有些孩子刚进入一年级还是跟在幼儿园一样,喜欢东戳戳、西戳戳。所以家长们在平时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有针对性进行解决问题。
二年级的孩子年纪还小,往往是听不懂家长的大道理的。这时候,与其在孩子耳边不停唠叨,家长不如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孩子发现上学的有趣,重新燃起对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话,孩子自己就会积极主动的上学。
二年级学生不想上学怎么办?
1、了解原因。
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有很多,家长应该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找出具体原因。如果孩子是因为害怕学习成绩不好而不愿上学,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安慰孩子,告诉他们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如果孩子是因为害怕与同学相处不好,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孩子知道自己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不想上学还可能是由于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孩子对学习感到无趣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兴趣爱好。
其实二年级是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二年级的孩子脱离了一年级的迷茫,同时也并没有像三年级那么忙碌。这时候,正是家长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注重孩子习惯的养成,不能只盯着成绩。
二年级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1、不要溺爱孩子。
家长不要无限地关爱孩子和精心地保护孩子,但要明白孩子需要的真正的关爱和保护是什么,要让孩子在我们的关怀下学会感恩、学会自强、自我保护。
2、正确把握期望值。
每个孩子的天资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但是他们都需要好的发展,好的教育,家长要应该根据孩子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家长要制定适合孩子发展的具体培养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学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才是举足轻重的,盖因为7岁开始,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替代具象思维,如果能合理的帮助孩子过渡到抽象思维,未来的学习则无往而不利,否则孩子未来的学习将变的很难。
二年级的小男孩该怎么教育?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心的健康发展很重要。给他制定了一些规则,让他能比较顺利的培养好习惯。例如吃饭不准看电视、控制看电视时间、睡觉前的时间等。培养他的独立性,学会做力所及力的家务,例如拖地,扫地,他也非常积极的配合,时间一长,习惯就成自然。
2、尊重他的选择,对孩子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一味地干涉限制;如果他出现什么错误判断我们作为家长更多应该在旁边引导,而不是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在他的身上。,小孩子如果你压抑他的天性,事事按照你的标准来做的话可能收到的是反效果,只要孩子有进步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及时表扬,让他有成就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也要及时指出,让他改进,争取有更出色表现。不可一味拿他和别人作比较。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