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
家和万事兴,当一个家庭失去了和的天平,父母开始商量何时以对孩子最小的影响结束这段婚姻,无疑这是将短痛拉成了长痛。父母离异的家庭里,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以及感受到的爱都会有所影响,也是不完整的,这些客观条件导致孩子的正常性格,心理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孩子内心的恐惧、无助、委屈,一再地压抑、控制,畏缩着、忐忑着、不安着,不知所措着。
父母离异孩子5种心理问题:
1、缺爱心理,容易放纵感情,或者不相信感情。因为缺爱,这些孩子在青春期时期能否得到正面指引很重要。否则在他们小时候遭受过创伤的心理下产生放纵感情的行为。 可能开始抽烟喝酒等行为。 而成人后,在感情上容易动心也不容易信任对方。一方面想抓住点什么,一方面不停的转换试探。强烈地渴望家庭温暖,又特别害怕成为父母的翻版。
2、孤僻不合群,容易产生认知障碍。当孩子受到的爱、教育、性别影响都不完整时,不利于孩子正常性格的养成,除了性格孤僻,沟通障碍外,抚养孩子的一方如果心理过度依赖,还会产生男孩偏女性化,女孩偏男性化,当然这也不是普遍现象,在于陪伴养育他的家长是否能够正确引导。 如果父母离异沟通良好,互不伤害,也不会让孩子产生认知障碍。
3、自卑或自负的心理。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内心总觉得家庭的破裂也有自己的责任,于是心有愧疚。也会因为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在学校或者集体中认为自己是另一类人,这种内心的强烈不安全感,导致盲目的自卑怯懦。 同时,自卑的人格也隐藏着极度自负的人格特征。
4、造成孩子自暴自弃的心理。如果离异家庭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与社会对立的情绪比较严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5、逆反心理。温暖的家庭解体,孩子可能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心理不平衡,从而产生逆反的心理。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会无故的顶撞父母和老师。
父母离异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①、如实把情况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分开。
②、双方依然疼爱孩子,离婚后依然是孩子最亲的人。
③、妈妈的言行最重要。离婚后,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④、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尽力维护对方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妈妈,不要带着怨气去描述爸爸。
⑤、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吧,也不要看成世界末日似的,努力维护了,性格不合过不下去也得离呀,只是尽可能地少让无辜的孩子受苦受累。
⑥、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敏感,所以,一定要好好关心,开导,沟通,不要出现什么事,就一味的责怪孩子。
⑦、有什么事情及时跟孩子沟通,不要让孩子觉得有失落感,或者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父母离异的家庭里,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以及感受到的爱都会有所影响,也是不完整的,这些客观条件导致孩子的正常性格,心理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
父母离异孩子心理问题:
1、压抑的心理。
很多孩子对于父母离婚不能接受,他们认为失去了父亲或母亲,因此十分痛苦,甚至不能自拔。他们经常会悲伤,闷闷不乐,情绪容易低落,有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很快乐,自己就会莫名的难过。
2、憎恨。
有些离婚家庭的孩子心理充满了憎恨,他们憎恨父母的争吵,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感受而离婚,憎恨离婚后父母不够关心他,甚至会憎恨不提供抚养费的一方。时间久了以后,这些孩子对学习和生活都会失去兴趣,对他人和社会不满、冷漠,他们认为没人在乎自己,因此对什么都没兴趣。
父母离婚,影响最大的是孩子,单亲家庭多多少少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我身边也有不少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他们要么自卑,要么对有些事情特别敏感,说话的时候得小心翼翼,有时候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伤了自尊,而且你还没有任何察觉。但家长不要因离异而一味责怪自己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庭。只要正确处理家庭离异事件,孩子也能在一个充满温暖的环境中成长。
父母离异孩子心理问题如何调节
1、鼓励孩子表达想法
来促进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和需求,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和理解,不要轻易打断或批评孩子的话语。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可以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2、保持诚实和透明
当孩子询问离婚的原因时,应该尽量保持诚实和透明。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以适当的方式解释离婚的原因。同时,要让孩子明白,离婚是大人的问题,与他们无关,他们依然会得到父母的关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实家长不能只关注学习,心理问题是很容易忽略的方向,不要认为孩子现在有吃有喝有玩什么都不愁,就没有心理问题,这是一种偏见。家长越是要注重现代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问题及时引导调整,让孩子高兴成长。
孩子心理问题了父母该怎么办?
第一,关心孩子的成长,父母要付出爱心,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关心孩子结交的朋友,关心孩子所想所做的。只要父母能及时发现并且加以指导,孩子就不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能轻松度过童年时光。
第二,给孩子树立自信心,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原因,找到针对性办法,不能一味训斥或打骂,当自信心提高后心理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第三,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家长可以通过媒体有益的故事、电影、电视的某些片段,分析情节中蕴含的道理,使他们能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提高他们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第四,提供健康温馨的环境。了解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抑郁、焦虑,还是应急性的心理障碍等。可以针对孩子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方法。首先要给孩子提供温馨、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在家庭氛围中尽量不要过多言语训斥或肢体打骂,尽量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其次原生家庭要足够温馨幸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才能够最大限度让孩子心中得到安慰。
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作为父母需要付出切实的行动,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鼓励和帮助,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同时,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孩子成长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当孩子有心理问题时父母应该怎么办?
1、和孩子平等对话,保持亲密关系
很多父母有一个误区,只看重成绩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不要用“命令口吻”交谈学会和孩子平等对话。主动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状态,表达真实的感受。平时可以利用休息时间陪孩子散步、打球做些户外亲子活动,改善家庭氛围。
2、允许孩子自然流露各种情绪
孩子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是毫无掩饰的,他们敢爱、敢恨、敢说、敢笑,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种优势,一种使得孩子能及时宣泄各种情绪能量的优势。他们自然流露这些情绪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只要不扰乱别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伤及别人,就没有什么对和错之分。并且我们要鼓励孩子他们这样做。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个家庭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恩爱有加,感受亲人般的温暖。在家庭环境的滋养中,感受到爱的温暖和对未来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离异家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多少心理都会有些问题的。
离异家庭的男孩子都有哪些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突然面对家庭的破裂,不能让孩子接受眼前的现实,因为他们的心里还不成熟,不能理解和体会生活的苦衷,再加上心灵脆弱而且敏感,没有及时的自我调试,一旦受到了冲击,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此阶段孩子非常的敏感,非常在意朋友或者同学的关怀,但是会容易发生误解,从而进入独立以及封闭的空间中,影响了性格交流,甚至会产生心理问题。
2、焦虑心理
其实夫妻之间走到离婚的地步,虽然说会让他们很受伤害,但这些伤害只是暂时的,这些伤害也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平复期之后让他们慢慢的淡化,但是离婚对于孩子的伤害,对于孩子的心理却是无法磨灭的。或许会让一个活泼善良开朗的孩子变得叛逆,变得不愿意与别人沟通,不要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去后悔莫及。
父母离婚孩子心理问题有哪些?
1、焦虑
离异家庭儿童有心理压抑和行动退缩等严重表现,女孩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苦恼。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2、易怒、攻击性强
有些单亲家庭学生,家庭的缺陷,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所以会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在我区调查中反抗攻击特点比较突出的和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相比,分别高4%和16%。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