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
粗心马虎看似只是小问题,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就会发现,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很大阻碍。家长想要改正孩子粗心的毛病,也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应当从生活里的一点一滴下手,帮助孩子改正。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第一、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
如写毛笔字,盘腿打坐、图形仿画、剪圆圈、夹花生、串珠子、汉字、字母混合识别、对墙打乒乓球、穿针引线、金鸡独立、算二十四点等,这些都能改变孩子急躁的心理,锻炼他的细心程度。
第二、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不管是考试或平时的练习,都应该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事讲究条理,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
第三、改善家庭环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没有稳定的作息习惯,就会使儿童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序的生活,家里的摆放要整齐,有固定的地点。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能减少学习中的粗心。
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会有哪些坏处:
坏处一:自理能力差。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丢三落四,今天忘了带作业,明天忘了带校徽,后天丢了课本,做家务活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自理能力与年龄不相称;因为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或盲目的玩耍行为,在运动和生活中还容易受到伤害。
坏处二:人际关系紧张。
孩子粗心马虎,小错不断,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经常错误理解、轻视或疏忽别人传递讯息的真实含义,致使人缘不佳;忽视家长或老师说的话,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坏处三:学习成绩差。
粗心的孩子专注力差,听课容易分心走神,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课堂回答问题时丢三落四,不能呈现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做作业马虎、拖沓,容易被无关事情吸引;考试审题不仔细,极易看错题目、写错字。导致学习费时、效率低下,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严重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
坏处四:自信心不足。
粗心的孩子因为经常出错,自信心受挫,对自己失去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也因无法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在过重的学业要求与升学的高压下,常常会引起各种问题行为,被定位为问题青少年,最后被集体孤立。
孩子为什么会有粗心的毛病?
原因一:太自信。
有时候孩子的粗心不单单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太自信。例如:做题时,如果碰到之前做过的题,这时候会放松警惕,不思考,大笔一挥就要写答案,结果自然会出错。
原因二:父母的负面心理暗示。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到孩子的粗心大意,反而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有一种“我是一个粗心的人”的暗示,这样孩子会不自觉地让粗心更接近他,这也不利于改变孩子的粗心习惯。
原因三:学习习惯的问题。
很多孩子之所以粗心,是因为学习习惯的问题。例如,学习时没有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做题时没有养成打草稿、做完及时检查的习惯;审题不细心等。
我家孩子以前也有粗心大意的毛病,所以很能理解这位家长抓狂的心情。尤其是翻来覆去的督促孩子,孩子粗心的毛病却依旧没有改善时,家长的心情简直就像是火山爆发,怒火怎么憋也憋不住。粗心大意的毛病其实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所以,想要纠正这个毛病,也需要家长引导孩子,从生活细节开始着手。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1、集中注意力。
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学会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儿童的干扰,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久而久之,儿童便开始毛毛躁躁,养成“一心二用”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应该在儿童学习时给他们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2、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当人们面对较难的问题时,心理上会比较重视,造成大脑思绪不易受到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容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思绪容易受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所以,重视任何问题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能力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但是细心、认真的做事习惯,却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得以养成。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远胜于一切的死读书。很多成功人士都毕业于名校,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聪明,更多的是他们有着学习认真、做事细心的好习惯,从而能够考试得高分,做事比别人成功。改善孩子粗心大意的坏毛病,家长要多下功夫。
如何改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1、适当调整学习的情绪
有些孩子平时谨慎用功,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一到考试就发挥不好,平时会做的简单题目也会出错,甚至漏答整张试卷。原因就是他太在乎考试,太想考好了。对这样的孩子,家长既不要在考前对孩子耳提面命,也不要表现出过高的期待。让孩子把考试当成学习的一部分,怎样学就怎样考,轻松上阵。
2、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
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盘腿打坐、图形仿画、剪圆圈、夹花生、串珠子、汉字、字母混合识别、对墙打乒乓球、穿针引线、金鸡独立、算二十四点等,这些都能改变孩子急躁的心理,锻炼他的细心程度。
孩子缺乏自律能力,其实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性格走向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要从小锻炼孩子,只有孩子自律,孩子才能够获得自己的人生。
如何使孩子自律起来?
1、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内在驱动力是来自内心的动力,内心想把一件事做好的欲望,是真正能激励和调动积极性的方法。如果父母控制和引导孩子,孩子自然就会有一种抵抗力,尤其是在被迫诱使他们做某事时。当父母不在时,孩子们会更加的放纵。如果一个人长期的没有内在动力,那么很难长期坚持一件事,而培养自律能力也是如此。激发内在驱动力的要点之一就是保持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是孩子们扩大内在动力的机会。当孩子热衷于做某事时,他将进入某种专注于事物本身的状态,而忽略时间,在这种状态下,坚持不懈地执行自己设定的任务是很自然的。激发内在驱动力的另一个要点就是自主。
2、让孩子知道自律的好处
要让孩子知道自律的好处,通过一些小故事和一些名人的事例让孩子知道“自律能让人更成功”这个道理。甚至可以跟孩子来一些情境互动,告诉孩子自律的好处,让孩子也体会到自律的人有什么不一样,能获得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和成果。
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平常做功课以及家庭作业时总是丢三落四,日常生活中也是丢东往西,在考试以及做重要事情也难免犯错。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习惯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认真起来呢?
孩子马虎粗心如何纠正?
1、从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做起
我们发现,如果一个孩子的房里一团糟,鞋子东一只西一只,他的作业往往字迹潦草、页面不整,做事丢兰落四、凭兴致所至,观察没有顺序、思考缺乏条理,表现出典型的马虎粗心的特点。因此,从生活中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减少孩子的马虎粗心。
常用方法是:让孩子整理自己的衣橱、抽屉和房间,培养孩子仔细、有条理的习惯;让孩子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复进度表,培养孩子有计划、有顺序的习惯;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来改变他的个性。天长日久,孩子的马虎粗心就会渐渐减少。
2、培养孩子集中精力学习的好习惯
面对孩子的粗心,家长要拿出耐心和宽容,慢慢想办法,千万不要瞎指挥,乱批评,孩子细心的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对于粗心的孩子我们要时刻地对他进行提醒,让他的脑子里始终记住粗心带给自己的伤害。
如何处理孩子粗心问题?
一、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考试
考试其实就是一次作业,只要平时都学会了,作业都能做对,那么考试就不会有问题,如果太在乎考试的结果,怕考试时出错,反而更容易出错.。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考试结果的过高期待,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轻松上阵才能考出好成绩。如果孩子在考试中还是出了点小错,家长也要安抚孩子,其实孩子自己心里更难受。
二、帮助孩子做脑、眼、手的统合练习
家长也可以在家帮孩子做这样的练习,比如看图说话、听写、练习等等,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情,如写毛笔字,缝纽扣、串珠子等,都可锻炼孩子脑、眼、手的协调能力。有些课外辅导机构也有这样的训练,如果孩子确实在这方面有欠缺,不妨带去接受这样的训练,对克服出错的毛病会有好处。
粗心是一个习惯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确认是不是粗心。对于孩子因为粗心所导致的结果,尽量让孩子分析原因,并问他接下来怎么办,这样会加深他的印象。不要为了克服粗心,老是提醒他别粗心。有时候,家长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不要粗心,其实是在强化他的粗心!
如何解决孩子做事粗心的习惯?
1、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谨慎有序的习惯
家长不妨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锻炼他们的责任心和秩序感。平时做事不敷衍了事,做作业和考试时才不会粗心大意,才不会掉以轻心。很难想象一个万事不放心上、做事丢三落四、拖拖拉拉的孩子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2、家庭环境和家长自身找原因
对于学习粗心的孩子,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你的这些做法让孩子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长久之后,孩子便养成了一心二用马虎粗心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