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
家长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的粗心问题。其实不光是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也会经常粗心,只是被我们忽略了。孩子的粗心之所以如此被重视,就是因为家长和老师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孩子的粗心在学习和考试中有很明显的体现,所以家长们就把孩子的粗心看成是很严重的问题。既然成年人都会粗心,那么小孩子的粗心大意又怎能不可饶恕呢?
如何改变孩子粗心的毛病:
1.家长不要动不动就以粗心为理由批评孩子,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考试过程中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不要粗心”之类的心理要求上,这样反而更容易引起注意力分散,出现更多不必要的错误。
2.对孩子的粗心,家长尽量不要采取正面惩罚的方式,以避免对孩子粗心的强化,而是可以运用正强化的方法。比如在孩子粗心时不去批评他,但是在孩子细心地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家长此时及时表扬孩子,强化他的细心,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接受这种心理暗示,越来越向着细心的方向发展了。
3.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孩子养成检查自己作业的好习惯。很多家长都愿意为孩子检查作业,以为这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这样孩子就养成了不细心检查的习惯,要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首先要从家长做起。
4.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用自己的细心去感染孩子,比如把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条,建议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东西、收拾房间,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责任感。
总之,孩子的粗心并非罪不可赦,与其一味责备、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倒不如在平时加强对孩子的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儿童容易粗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儿童的视觉识别和记忆能力不强,所以难免出现看错或看对写错的现象。
2.注意力不够集中,心在此而意在彼,那错误也就难免会发生了。
3.有时候一些看似是由粗心引起的错误,实际上是基础不够扎实、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技巧不熟练造成的。
4.任务太多,孩子心急,也会造成粗心。
5.没有养成良好的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平时做事情都有老师和家长来协助其检查错误并改正,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及时检查、及时改错的习惯。
对孩子粗心的认识存在三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主观不努力。
有部分孩子视觉能力没有达到同龄人水平,表现在视觉集中度差,容易出现加字、减字或跳行现象;视觉分辨发展不足,容易出现读错字;视觉记忆和理解不佳,造成阅读不畅;视觉动作不良,写作业就慢。因此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家长们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更多地要从孩子的学习能力方面查找原因。
误区二:只关注学习,忽视做事的条理性。
学习上细心的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那些丢三落四、缺乏条理、缺乏坚持到底的孩子,在学习上往往容易出现粗心的问题。
误区三:过度单调的重复,引起心理疲倦。
还有个五年级的男孩子,感觉学习像爬山一样的累人,尤其是数学,由于基础差,口算题的速度只及同龄人的一半,错误率也高。他的妈妈心急如焚,眼看孩子只有一年就要升初中了,时间不等人。为了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妈妈规定孩子每天做50到口算题,全部过关才能睡觉。一个月下来,结果事与愿违,不但速度没有提高,错误率没有下降,反而让孩子一看到数学题就头皮发麻,产生了恐惧心理,干脆连题都不愿做了。
纠正孩子粗心的七种方法:
一、越简单,越认真
家长们都发现孩子往往都是最简单的题上出错,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孩子太自信了,小看题目,甚至题目都没看清,也不列式,直接口算解决。这时,家长们要告诉孩子,越简单的题目,越要集中精力,耐心引导孩子养成看题的好习惯。
二、协助孩子打牢基础
有些孩子平时基础没打好,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也会造成粗心,家长们一定要及时教导或请家教老师加强孩子的学习知识。孩子经常出错时,可以给他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写错的题整理在上面,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孩子有意识的去避免。
三、培养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专注的学习环境,避免对孩子的干扰因素,如孩子在看书家长看电视,孩子做作业家长在打牌。另外,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或玩乐,在做活动、运动或玩乐中时也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做到劳逸结合,同时让孩子明白集中精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四、遵循整齐有序的生活
许多生活习惯都是从儿童长期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什么东西都可以乱放,没有稳定的作息习惯,就会使孩子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序的生活,做什么事情都要尽量有规律。通过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并把它转移到学习中,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各种粗心现象。
五、强化孩子的责任心
如果缺乏责任心,对什么事情都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必然做不好。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光靠说教不行,还得身体力行,亲自做示范,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具体来说,在家里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负责扫地或洗碗或者洗自己的袜子之类,干好了给予鼓励或奖励,让他负起责任来。长期坚持下来,持之以恒,孩子的责任心会大大增强。
六、进行严格的训练
要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对孩子进行训练。比如对视知觉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找不同的数、找相反数、辨别相似字母、图形,逐级增加难度,帮助孩子提升视知觉能力(如视觉集中、视觉分辨、视觉宽度、视觉记忆、视动协调等)和运动知觉能力。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简单的重复,比如罚孩子写五篇字,抄十遍字母等等,因为简单的重复练习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往往会适得其反。
七、保持耐心,多鼓励
许多家长一直关注孩子粗心的问题,总是批评孩子,这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多鼓劲孩子细心的一面,才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动力。
粗心马虎看似只是小问题,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就会发现,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很大阻碍。家长想要改正孩子粗心的毛病,也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应当从生活里的一点一滴下手,帮助孩子改正。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第一、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
如写毛笔字,盘腿打坐、图形仿画、剪圆圈、夹花生、串珠子、汉字、字母混合识别、对墙打乒乓球、穿针引线、金鸡独立、算二十四点等,这些都能改变孩子急躁的心理,锻炼他的细心程度。
第二、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不管是考试或平时的练习,都应该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事讲究条理,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
我家孩子以前也有粗心大意的毛病,所以很能理解这位家长抓狂的心情。尤其是翻来覆去的督促孩子,孩子粗心的毛病却依旧没有改善时,家长的心情简直就像是火山爆发,怒火怎么憋也憋不住。粗心大意的毛病其实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所以,想要纠正这个毛病,也需要家长引导孩子,从生活细节开始着手。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1、集中注意力。
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学会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儿童的干扰,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久而久之,儿童便开始毛毛躁躁,养成“一心二用”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应该在儿童学习时给他们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2、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当人们面对较难的问题时,心理上会比较重视,造成大脑思绪不易受到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容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思绪容易受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所以,重视任何问题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能力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但是细心、认真的做事习惯,却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得以养成。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远胜于一切的死读书。很多成功人士都毕业于名校,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聪明,更多的是他们有着学习认真、做事细心的好习惯,从而能够考试得高分,做事比别人成功。改善孩子粗心大意的坏毛病,家长要多下功夫。
如何改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1、适当调整学习的情绪
有些孩子平时谨慎用功,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一到考试就发挥不好,平时会做的简单题目也会出错,甚至漏答整张试卷。原因就是他太在乎考试,太想考好了。对这样的孩子,家长既不要在考前对孩子耳提面命,也不要表现出过高的期待。让孩子把考试当成学习的一部分,怎样学就怎样考,轻松上阵。
2、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
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盘腿打坐、图形仿画、剪圆圈、夹花生、串珠子、汉字、字母混合识别、对墙打乒乓球、穿针引线、金鸡独立、算二十四点等,这些都能改变孩子急躁的心理,锻炼他的细心程度。
孩子的粗心马虎并不是天生的,家长在改变孩子粗心的坏习惯时,一味的催促也并不能起到效果。如果孩子总是粗心大意,无疑会对学习、生活的多方面都带来很大影响,家长们想要帮助孩子改变,就要找到导致孩子心不在焉、总是粗心的原因。
如何改变孩子的粗心马虎?
1、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他更有耐心。
有责任心的孩子,他们不管做任何事,都会谨慎对待,自然也就减少了马虎和粗心的概率。所以家长要试着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记得要“使唤”孩子完成。通过做家务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培养责任心,同时还能锻炼动手能力。
2、学会自我暗示。
让孩子学会当自己每犯一次马虎的错误时,就把马虎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平时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马虎,为什么我马虎呢?一个马虎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马虎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
孩子的习惯都是在日积月累中养成的。很多家长一味贪快,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来“胁迫”孩子认真细心,结果却是亲子关系严重破裂,孩子也因为紧张害怕,错误反而越来越多,做事情也越来越手忙脚乱。要想改变孩子,让孩子变得细心,方法其实很简单。
如何改变孩子的粗心?
1、家长要端正好思想。
面对孩子的粗心,不要指望孩子一次就改正,大人都有粗心的时候,不要说孩子,所以家长要端正好思想,通过分析指导,循序渐进,让孩子理解粗心的危害,从思想上重视起来,问题就好办了。
2、学会判断孩子究竟是不是粗心。
要时刻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然后再帮助孩子进行提高。如果对孩子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他不会的当做是粗心,也就给了孩子一个借口。下次遇到相同问题,他还是不会,所以孩子“粗心”的问题总也解决不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好尽职尽责的父母并不容易。但教会孩子承担责任,勇于承认错误是不可忽视的。孩子同样是人,也会出现逃避责任的行为。逃避自己的责任是懦夫才会做的事情,我们只有做好孩子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才能够让孩子承担起自己应当肩负的责任。
如何改变孩子推卸责任的毛病?
1、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不要太过冲动
有的父母在对待孩子犯错时,总是过于冲动,动不动就又打又骂,这样很容易会吓到孩子们,导致他们以后一旦犯错,就想法设法先为自己开脱。
所以父母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分冲动,如果父母总是过于冲动,很容易会做出不正确的处理方式,这样孩子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孩子就不会有勇气去承认错误。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