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其实夫妻之间走到离婚的地步,虽然说会让他们很受伤害,但这些伤害只是暂时的,这些伤害也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平复期之后让他们慢慢的淡化,但是离婚对于孩子的伤害,对于孩子的心理却是无法磨灭的。或许会让一个活泼善良开朗的孩子变得叛逆,变得不愿意与别人沟通,不要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去后悔莫及。
父母离婚孩子心理问题有哪些?
1、焦虑
离异家庭儿童有心理压抑和行动退缩等严重表现,女孩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苦恼。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2、易怒、攻击性强
有些单亲家庭学生,家庭的缺陷,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所以会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在我区调查中反抗攻击特点比较突出的和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相比,分别高4%和16%。
3、妒忌(多疑)
单亲家庭的孩子,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同时也带来了人际交往的困难。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同时虽然自卑,但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
4、自闭
孩子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这类孩子又非常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久而久之,他们将从自己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
5、缺乏安全感
每个孩子都喜欢生活在一个完整的,快乐而和谐的,相亲相爱的家庭里面快乐成长。父母离婚后,孩子就会变得很没有安全感。总是会担心父母,也会自己的未来。每个孩子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又快乐美满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但是每一段婚姻都不是很完美,到了婚姻的十字路口的孩子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抉择。
6、强烈的自责感和负罪感
孩子的年龄还小,他们在心理上一定会认为父母的分开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够好,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把父母聚合在一起。所以他们会感到深深的自责和负罪,心理上产生非常严重的自责感和负罪感。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他们可能会变得非常的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总是那么无能,这种感觉会一直延续到他们成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实家长不能只关注学习,心理问题是很容易忽略的方向,不要认为孩子现在有吃有喝有玩什么都不愁,就没有心理问题,这是一种偏见。家长越是要注重现代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问题及时引导调整,让孩子高兴成长。
孩子心理问题了父母该怎么办?
第一,关心孩子的成长,父母要付出爱心,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关心孩子结交的朋友,关心孩子所想所做的。只要父母能及时发现并且加以指导,孩子就不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能轻松度过童年时光。
第二,给孩子树立自信心,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原因,找到针对性办法,不能一味训斥或打骂,当自信心提高后心理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第三,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家长可以通过媒体有益的故事、电影、电视的某些片段,分析情节中蕴含的道理,使他们能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提高他们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第四,提供健康温馨的环境。了解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抑郁、焦虑,还是应急性的心理障碍等。可以针对孩子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方法。首先要给孩子提供温馨、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在家庭氛围中尽量不要过多言语训斥或肢体打骂,尽量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其次原生家庭要足够温馨幸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才能够最大限度让孩子心中得到安慰。
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作为父母需要付出切实的行动,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鼓励和帮助,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同时,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孩子成长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当孩子有心理问题时父母应该怎么办?
1、和孩子平等对话,保持亲密关系
很多父母有一个误区,只看重成绩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不要用“命令口吻”交谈学会和孩子平等对话。主动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状态,表达真实的感受。平时可以利用休息时间陪孩子散步、打球做些户外亲子活动,改善家庭氛围。
2、允许孩子自然流露各种情绪
孩子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是毫无掩饰的,他们敢爱、敢恨、敢说、敢笑,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种优势,一种使得孩子能及时宣泄各种情绪能量的优势。他们自然流露这些情绪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只要不扰乱别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伤及别人,就没有什么对和错之分。并且我们要鼓励孩子他们这样做。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家庭出现了问题,在成人的婚姻危机下,受伤最多的就是孩子。有些孩子因为接受不了父母离婚的事实,出现了相对应的心理问题,让人心疼。
父母离婚后孩子的心理是怎样的?
一、恐惧心理
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孩子会希望自己的父母离婚,除非这个家庭终日被争吵和战争所笼罩,所以,得知父母离婚的第一时间,他们会恐惧,担心自己的未来,更加害怕会被父母遗弃,他们接下来又该如何生活等等。
二、丧失安全感
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稳定又健康的成长环境,一旦父母出现了离婚的情况,他们会因此严重丧失安全感,会担心自己将来的处境,也为自己的父母而担心。
尽管离婚,但是不要冷落了孩子,丢失对孩子的关注,把该给予的爱和该负的责任都一分不少的给予孩子,尽可能的去降低对孩子的影响和伤害,问一问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孩子共同去面对一些问题。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想法。
离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有什么?
1、自卑或自负
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内心总觉得家庭的破裂也有自己的责任,于是心有愧疚。也会因为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在学校或者集体中认为自己是另一类人,这种内心的强烈不安全感,导致盲目的自卑怯懦。 同时,自卑的人格也隐藏着极度自负的人格特征。他们太过好强,不能接受批评,不允许自己输,更不能忍受别人的嘲笑。随之引起的阴暗、暴力、退缩、嫉妒等心理就会因为自己的认知的改变逐渐偏离正常的行为模式。 有些孩子本身很优秀,虽然生于离异家庭,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会因为某一优势而产生极度的自负心理。
2、容易抑郁
离异家庭的孩子内心很脆弱,容易想这想那,在多想的前提下,就会形成一种情绪的低落,长久的情绪低落就会让这些孩子产生抑郁的情绪。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抑郁情绪是非常严重的。
家和万事兴,当一个家庭失去了和的天平,父母开始商量何时以对孩子最小的影响结束这段婚姻,无疑这是将短痛拉成了长痛。父母离异的家庭里,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以及感受到的爱都会有所影响,也是不完整的,这些客观条件导致孩子的正常性格,心理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孩子内心的恐惧、无助、委屈,一再地压抑、控制,畏缩着、忐忑着、不安着,不知所措着。
父母离异孩子5种心理问题:
1、缺爱心理,容易放纵感情,或者不相信感情。因为缺爱,这些孩子在青春期时期能否得到正面指引很重要。否则在他们小时候遭受过创伤的心理下产生放纵感情的行为。 可能开始抽烟喝酒等行为。 而成人后,在感情上容易动心也不容易信任对方。一方面想抓住点什么,一方面不停的转换试探。强烈地渴望家庭温暖,又特别害怕成为父母的翻版。
2、孤僻不合群,容易产生认知障碍。当孩子受到的爱、教育、性别影响都不完整时,不利于孩子正常性格的养成,除了性格孤僻,沟通障碍外,抚养孩子的一方如果心理过度依赖,还会产生男孩偏女性化,女孩偏男性化,当然这也不是普遍现象,在于陪伴养育他的家长是否能够正确引导。 如果父母离异沟通良好,互不伤害,也不会让孩子产生认知障碍。
3、自卑或自负的心理。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内心总觉得家庭的破裂也有自己的责任,于是心有愧疚。也会因为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在学校或者集体中认为自己是另一类人,这种内心的强烈不安全感,导致盲目的自卑怯懦。 同时,自卑的人格也隐藏着极度自负的人格特征。
4、造成孩子自暴自弃的心理。如果离异家庭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与社会对立的情绪比较严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于孩子而言,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是支撑她成长的最大动力。一旦父母离婚,意味着温馨家庭不复存在,父母的爱也即将失去一半。可能孩子表面上不有太大反应,但是心里的负面情绪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孩子的性格,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离婚的女孩子心理?
1、自卑与内疚。
父母离婚的女孩子往往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同时,孩子还会因自己不健全的家庭担心来自他人的歧视。父母的离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他会认为自己身上一定存在极其糟糕的缺点,才会让父母放弃自己。
2、内心的不安全感。
父母离婚后,抚养孩子的一方很可能因为忙于工作而无暇陪伴孩子,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和交流,一个人单打独斗,面对这个世界,有时候不知道要干什么,或者要做什么,就会随时随地产生不安全感。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