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这位家长,您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或许能起到辅助作用,但绝对不能随意插手。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们既不能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也不能完全对孩子不管不顾。家长发挥好作用,对孩子就会有很大帮助。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1、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学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当父母每天玩手机的时候,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好奇和兴趣。孩子怎么能专心写作业呢?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做好家庭作业,家长首先应该放下手机,拿起书本,树立好榜样。
2、让孩子们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比起陪写作业,家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到了时间,督促孩子们及时做作业。到了时间,他们会做作业。作业时,不要盯着看,让孩子自己写,先想想自己做不到的问题,不要害怕犯错。孩子写完后,家长要仔细检查,帮助孩子回答问题。
3、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有的孩子做作业拖拉,本来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孩子经常要花两三个小时。所以,我们家长不能纵容,应该给孩子订立时间规则。比如做语文用 30 分钟,数学用 30 分钟等。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还可以根据完成的快慢进行奖励或惩罚。当然这个奖惩规则必须要提前跟孩子商量好,对作业质量也要有要求。
4、培养孩子勤思考的好习惯。
有的孩子不喜欢思考,当作业当中遇到不会做的题时,就会马上求助家长,希望家长给自己讲题。我们家长请先不要忙着给孩子讲题,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审题,看看题目考查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点。如果孩子实在不会做,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但不能太仔细,给孩子把答案说出来是不可取的,应该只讲关键点,点到为止,再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5、给孩子准备一个固定的学习角。
有的家长比较纵容孩子,孩子想在哪里做作业就在哪里做,有时在饭桌上,有时又在客厅茶几上,有时孩子随便趴在一个凳子上就做作业了。但家长们想过没有,饭桌旁、茶几边,都是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如果家里人数比较多,我们走来走去,就会造成孩子分心,影响孩子做作业。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准备一个固定的学习角,让孩子明白在这个地方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这么做:
1、常以关心的借口打扰他。
面对孩子繁重的作业量,家长们更愿意充当服务者的角色。一会说“累了吧?来,歇会儿,吃点水果”,再过一会儿,进去找东西,最后又进去说“你明天穿什么衣服,我帮你拿好”。接二连三地被打扰,即使注意力再集中,也会分散。面对一直为自己服务的父母,孩子心里想的是:他们什么时候能离开啊。
2、一直催促孩子快点写作业。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当你催促过多时,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我偏不快”。所以为了增强你的话语力量,说话点到为止就够了。而且,一直催促孩子会破坏他的专注力,他会变得更加烦躁,更无心写作业。
3、盯着孩子写作业。
孩子不写作业,写作业拖拉,家长就想到一个好方法,那就是我陪你写,看着你写,你总该写了吧。但是收效甚微,孩子的作业态度反而会更差。
4、指点太多。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要注重"陪"子,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能有所指导,但是如果像这种没有把握好分寸,过于干涉孩子写作业,孩子很难静下心来写作业,很容也变得暴躁,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导致成绩下滑。
5、帮忙写作业。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宠爱用在了写作业上,这样是极其错误的做法。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孩子有时候想退缩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自己写作业的能力。孩子出现问题后,家长不忍心,就帮孩子写作业,或者指导过多,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这样孩子很容易形成过度依赖。以后成绩很可能会下降。
进入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家长们更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1、调整孩子的行为方式,也就是改变。当孩子不如意的时候,他一定会有情绪,允许他把情绪表达出来“你可以失望,但是不会因为你失望,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让孩子明白发怒并不能解决问题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也许会解决问题。
2、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尽量为他提供一个安静稳定的生活环境。营养不足或睡眠质量出现问题,也会增加孩子负面情绪和压力。身体的状态直接带动精神状态,通过调整作息,加强营养,也能够帮助孩子实现较平稳的过渡。
3、给孩子一定的活动空间与时间,鼓励与同伴交往,不敢横加干涉,绝对要求孩子听话,过分限制孩子的自主与探索。鼓励孩子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如打球、跑步、唱歌等等,扩展孩子的视野,同时热爱运动的孩子往往乐观,体育运动可以增加愉快感。
4、认真地倾听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不要只是关注孩子的衣食,或者成绩。允许孩子适度的宣泄,给予孩子深深地理解和共情,设身处地模拟孩子所处的情境给与关怀和启发,对孩子做出的尝试性的行为,值得鼓励和肯定的行为,给予及时肯定和赞赏,也增加孩子的价值感,价值感越高,情绪会越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想办法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寻找抱怨的根源。如果这个根源是孩子自己解决得了的,那么便教孩子如何去解决。如果这个根源是孩子自己解决不了的,那么你就要想办法帮孩子解决。
当孩子抱怨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1、耐心对待孩子的抱怨
当孩子抱怨时,家长应该耐心的听孩子把话说完,了解孩子的想法后,再来和孩子讲道理。
2、帮助孩子分析并解决问题
家长弄清楚事情的经过,了解孩子为什么抱怨,然后帮孩子分析问题,引导孩子对待事物积极的一面,帮助孩子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给孩子树立阳光的心态。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个叛逆阶段,父母在此期间,不应该跟孩子“硬碰硬”更不应该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倾听孩子的内心,试着用其他方式来管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意,可以减少孩子的叛逆行为。
当孩子叛逆期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1、换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高高在上的去训斥。多理解,少说教。谁都不喜欢别人唠叨自己。
2、父母要尊重孩子
孩子出现叛逆期说明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孩子的决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分析,要尊重和倾听孩子的想法,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和成长空间,也是对未来独立性格的培养有帮助。
当孩子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家长怎样面对成了最大的问题,如果家长应对措施得当,方法合法有效,可能会让孩子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再加以合理的教育和引导,会让孩子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孩子在发泄情绪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1、亦褒亦贬
开门见山的责备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但有的事情的确需要通过批评让孩子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有什么技巧呢?每个孩子都是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的,我们可能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让孩子能够“听得进”批评。如果父母想指出孩子当天上午对长辈没有礼貌的言行,聪明的做法是先从孩子的优点说起,赢得他的好感,特别要列举他平时礼貌待人的“闪光事迹”,随后引出上午的不礼貌事件,形成强烈对比,最后请孩子自己分析和解释。“亦褒亦贬”的批评方式能够满足孩子与日俱增的自尊心,提升他的自我期望,引导适度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反应。
2、找个信赖的人诉说
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宣泄情绪的方式。如果孩子有情绪,就让他直接表达出来。当然,这里的“说”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是让孩子不分时间、不分地点、见人就说,而是要有计划、有策略的让孩子说。首先,你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众目睽睽之下肯定不行的。其次,你要给孩子找到一个他觉得安全的人,再让他说。其实,在孩子的心目中,有时父母并不是最安全的人,这个人也可能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自己的叔叔、姑姑……最后,待孩子表达完自己情绪后,你可以不认同,但你要接纳,让孩子能感受到他是被理解的,这比你是否认同要重要的多。如此,孩子的情绪才能够得到合理的宣泄。
孩子进入初中以后,不少家长就开始焦虑和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去做,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能够帮助孩子在初中阶段更好的提高学习成绩,并得到全面发展。其实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的,请看以下的内容。
孩子进入初中家长应该怎么做?
1、不要动不动就发火,不要动不动就训责
家长无休无止的发火或者教训孩子,就会想毒刺一样刺进孩子的内心,使孩子在内心产生极其排斥的心理反应,从而使青春期的孩子更加的叛逆,更加的难以管教。可能会因此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愿意再主动学习,积极上进。
2、积极引导
孩子到了初中以后,也就是青春期最为叛逆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更需要获得独立自由感,获得自我存在感。这时候家长不论有什么样的想法,都应该静下心来听一听孩子是怎么想的。不管他有什么想法,不管他说的不对不对,都要耐心的听。只有耐心的倾听,孩子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态度。
初中处于青春期的男孩或者女孩建立的恋爱关系,往往以初中、高中居多,恋爱观、爱情观都是不太成熟的,再加上很多孩子有这种升学的压力、对异性的这种吸引和恋爱的关系不稳定,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影响。
初二孩子恋爱家长应该怎么做?
1、正面激励孩子
对于正处于早恋之中的青春期男孩和女孩来说,恋爱的情感虽然很美好,但是毕竟还缺少生活经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缺乏对彼此负责的那份责任感,往往容易在恋爱过程中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不愉快,这就很容易影响情绪。
2、陪伴关心孩子
家长们多去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很多早恋的孩子往往都是缺少关怀和照顾,进而对有好感的同龄人产生依赖。家长们做好孩子人生的引路人,保护好孩子,也不要轻易就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多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赢取孩子的信任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去和父母交流。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