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抗挫折能力是孩子有不怕输的精神,遇到困难迎头赶上的韧性。而这种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能力,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拥有的,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积累才能形成这种优良的品质。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的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做一个坚强,不轻易放弃的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鼓励孩子多尝试、不怕犯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改之,善莫大焉。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整,孩子在游戏或者参与某一项活动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过程中的不完美。只有经历的多,心理素质才会不断强大。
2、 帮助孩子转挫折为成功。
如果能够帮助孩子把失败变成成功,那么孩子会明白,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努力是可以转败为胜的。如何帮助孩子把失败这个烂牌打成好牌呢?举个例子,孩子在短跑比赛中跑了最后一名。这算是一个挫折。帮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后,帮他战胜这个挫折,如果他的原因在于平常练习太少,那么陪他练习,鼓励他再参加一次比赛,甩掉最后一名的包袱。
3、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接触大自然,他们在大自然中除了惊叹于大自然母亲的韧性表现(坚韧的大榕树在暴风雨中幸存下来,或是野猫保护幼崽),在户外进行探索还意味着应对小风险,适应天气,新的身体挑战,这将有助于积累难以捉摸的“毅力” 。
4、逆向思维,让孩子看到经挫折的好处。
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会很自然地感到沮丧。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看到挫折带来的好处。举一个例子,孩子考试不及格,如果孩子觉得沮丧,失去信心,可以鼓励孩子:考试是为了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不及格说明我们学得还不够扎实,正好可以补缺补漏,让孩子看到失败带来的好处。
5、让孩子懂向身边的人借鉴和学习。
与朋友和同伴的互动无疑会在某些时候造成问题的情况,但是这些情况可以分解并分析以找到解决方案。朋友也会有自己的负面经历,其他孩子也会听到,鼓励孩子在困难时期帮助他们的朋友找到解决方案。
6、家长不要剥夺孩子经历挫折、应对逆境的机会。
我们可以接纳孩子的情绪,和他们共情,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不能去可怜他们、心疼他们、替他们扛起一切担子。我们要相信孩子,告诉孩子生活中有很多可能性,不如意的往往居多,要有能力自己去解决问题。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向前看的心态是他一生都需要的。
7、让孩子适当承担家务活。
将家务活纳入孩子的日常活动是建立抗压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在琐事里,孩子还不能获得的乐趣,但是却必须要做。使孩子熟悉”奋斗“这个概念,对于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很有用,一旦完成任务,甚至会有成就感。
8、归属感与安全感的建立。
家长们要明白归属感和安全感是任何人获得自信并从容应对人生逆境、重整旗鼓的基石。虽然马斯洛把它放在需求层次的中间,但是它的作用更像是地基。一个有此依傍的人,才有绝地反击的可能性和信心。家长要做孩子的避风港,告诉孩子不要怕,爸爸妈妈会一直在他们的身边鼓励他们!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面对困难和逆境,非常自信和乐观,常常信心百倍地面对遇到的障碍或困难。可是另外一些孩子,一遇到困难,就畏缩、逃避,甚至选择轻生。那么,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孩子抗挫折能了太差了,家长一定要及时引导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培养和提高抗挫折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
1、多读一些名人传记
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孩子会明白挫折是常伴人生的,但挫折终究会过去的。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孩子会把自己和海伦凯勒做对比,感慨自己比海伦凯勒幸运多了。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孩子面临挫折时会与保尔柯察金所遇到的挫折进行对比,当下就觉得自己所面临的挫折根本不算什么。
2、养成按时运动的习惯
培养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克服困难的过程。同时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提升人体的正面情绪,是抵抗抑郁症最便宜最有效的一剂良药。每天坚持半小时的运动,能够增强我们孩子对挫折的抵抗能力。
父母教育方面主要是来自父母对于孩子抗挫折的教育态度。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父母一定要达成共识,不能一个让孩子去抗挫折,一个却溺爱着孩子,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个错觉,当出现麻烦或挫折的时候,孩子就会寻找溺爱自己的那个家长来帮自己解决。
怎样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1、给予孩子一定奖励。当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某件事,或者做某件事有一定的难度,孩子经过一定的努力,很好的完成了一件事,请家长给孩子一定的奖励。奖励可以是一个拥抱,也可以是一个小印章,或者是一个小贴纸等,现金或者贵重物品是不建议的。通过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给孩子鼓励,以期孩子能够再接再厉,更加的独立。对于孩子成长,家长要充分认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必要的时候,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以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引导孩子向正向的人或事靠近。孩子在小的时候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不论什么时候孩子都在学习。但是周围的环境是我们不能把控改变的,对于不好的事情,我们要学会选择性避让。
人的思想如同一间屋子,光明多了,黑暗自然就少了。对于一些正向的人或事,家长要努力带着孩子去靠近,去学习。学习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品格。
3、培养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抗挫能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家庭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从小对孩子的人生观有一定的规划和教育,我们不能主导孩子的最终目标,但有责任使自已的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他们逐步学会对事物正确得认识能力,分辩事物真伪的初步判断能力,使他从小生活在阳光正能的温暖家庭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抗挫能力我会逐渐养成。
现在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那些内心不够强大的人总是会被轻易淘汰,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教会他们如何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解决问题,这至关重要。
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有哪些方法?
1、教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在平时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润物细无声。比如我跟喜喜下棋,有时故意让他几盘,然后跟他讲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输了不怕,只要努力,就有再胜利的机会。他对输赢偶尔还不是很淡定,输了会恼火,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挺淡然,会说:“只要努力就会再赢。”
2、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安全感强的孩子,内心比较强大,因为他知道,无论何时他都不会被丢弃,他都有亲人的爱和支持。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亲人对他的爱和理解,这个爱是理性的,不是变态的溺爱。被溺爱的孩子,反而不会有太强的安全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现象,能够忍受和消除挫折并保持完整的人格和心理平衡,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家长们要从小给孩子上好这一课。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客观评价孩子的举动
孩子所做的行为,都是他能力范围之内的,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地夸赞孩子很厉害,很棒,而是在孩子完成了一项自己不愿意,或者有些难度的事情时,再去结合实际夸赞。
2、积极面对失败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面对各种失败和挫折。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说孩子或者是给他压力,应该去指引他们朝正确的方向走。并且要让孩子们知道,失败其实是成功之母,所以要有勇气来接受失败。
提升抗挫折能力的途径之一是“挫折教育”,而“挫折教育”不是简单的“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更不是简单的“在骂声中成长”,家长要学会运用挫折教育,这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
怎么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让评价标准变得更多样化
例如,孩子在一次跑步比赛中输了,我们鼓励他:“没关系的,妈妈看到你很努力的。”“拿第二也很好的,没有问题的……”要提醒的是,这样的评价标准不仅是放在孩子身上,而是对家里的其他人也要这样。
2、学会适当的夸奖
在孩子做出一些实事时,家长可以给出一些具体化的夸奖和鼓励,但是也要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孩子会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因为并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人生在世,总会有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失败在等着我们,父母一定要做孩子的领路人,给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要让孩子勇于面对失败,在逆境中成长,不断思考总结自己的人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越挫越勇,走向成熟。
怎样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1、订立适当目标
明确的目标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吸引力的,有些家长会把自己的年轻时的遗憾,强加在孩子身上,就为了弥补自己后悔没做的,这样显然是相当不合情理的。在给孩子订立目标的时候,家长可以公开地和孩子讨论,双方共同订制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完成目标。
2、给孩子独立锻炼机会
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很多时候,家长过多的关心,只是会造成孩子莫大的压力,且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与独立,正确的做法便是适时的放手,给孩子独立锻链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安排时间、选择应锻链的技能、独自生活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