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青春期孩子生理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面对变化,新奇、尴尬,又不知所措。生理的迅猛发展,让青春期孩子觉得,自己已像个成年人了。渴望自我独立,但面对问题,又常常无力解决,于是,产生了矛盾的心态和情绪。
高中生叛逆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1、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
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 “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2、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还有,如前面举过的小军的家长的例子,认为只要是主观上对孩子好,就可以不讲究教育方法。
3、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
随着高中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作为子女的高中生没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4、青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的矛盾
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青少年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5、年龄与生理条件
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和青少年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高中生的叛逆心理:
1.自主逆反: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分运用控制手段,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
2.平衡逆反:当家长与孩子之间情绪比较对立时,即使家长的立场、观点与孩子基本一致,孩子也可能产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家长不合拍,从而维持心理平衡。
3.情境逆反:在特定场合,学生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内心产生不同寻常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家长不顾及孩子当时所处的情境,就会诱发孩子的情感障碍,使孩子紧闭心扉,对家长的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拒绝接受本来可以接受的东西。
4.超限逆反:这是由于教育的容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者教育内容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而产生的一种逆反态度。
5.禁果逆反: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试探性反射,产生与禁止相悖的意向与行动。
6.评定逆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过分渲染、夸大其词等,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评定差距过大,从而诱发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高中生叛逆怎么办?
1. 不要事事苛求
父母应该尊重、适应孩子的个性特点和个人意愿,具体表现在能够接受孩子的喜好和行为方式与自己的不同,尤其是在一些无关原则的生活琐事上,千万不要凡事都作苛刻的要求。对于诸如回家后就洗澡还是临睡前洗澡,冬天外出戴不戴帽子,上学去是坐公交车还是骑自行车之类的问题,家长(尤其是母亲)应该给于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
2.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与子女假如都以自我为中心,对相互的沟通、尊重与理解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父母与子女出生的年代不同,日常接触的事物也不同,自然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如果在双方沟通中都以各自为中心,“自说自话”,那么,既无法让对方理解,更别说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了。
3. 不要总是谈学习
父母与子女少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想要找到话题还真难。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凡父母主动与孩子谈论的话题,多半是围绕着学习的,这恐怕是父母最喜欢而孩子最厌烦的一个话题。可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复不断询问孩子学习上的事情,给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而就此引发孩子“叛逆”后,家长又束手无策了。
叛逆期,大部分高中生都会经历的阶段。想要解决孩子的叛逆,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理性地去审视自己的行为。
高中生叛逆期什么时候结束?
高中生叛逆期一般在高二结束。
高中生之所以有叛逆期,是因为一部分孩子第一次住校,实现家长管不着的自由状态,就会出现短暂的放飞自我,这样的状态会持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等升入高二,学习压力逐渐增大,新鲜感失去,就会收心进入学习状态。
但是有些孩子的叛逆会到高三的时候才结束,这与孩子自身的性格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高中生叛逆期家长怎么引导?
孩子教育关键在于因材施教,毕竟每个孩子的秉性和生活环境不同。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自己。每个孩子都有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自己的思维和思想,他的想法很多时候都是超越过大人的,反思父母自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正常和顺畅的与子女沟通的渠道,以便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
高中生孩子叛逆怎么办用什么教育?
1、首先家长要有耐心,要冷静对待
经常和孩子沟通日常各方面的事情,要多关心孩子吃饭和学习所有问题。多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要一味打骂孩子,这样孩子的叛逆心会更强。叛逆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和认同,家长不要否定孩子,否则会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和家长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2、多和老师保持联系,遇到事情时多沟通。
3、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问题,不要随便看孩子的微信这些联系的内容,多观察孩子的举动。
一些父母觉得孩子叛逆期就是不听话,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成长特征,结果就是问题越来越严重,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远。叛逆期其实未必是件坏事,家长也要多了解孩子叛逆的本质,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
孩子叛逆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家长的批评。
批评意味着你对孩子的想法、体验、感受、价值观,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孩子常常会把这些批评,当作是对他的贬损。一个经常被批评,感受不到爱的孩子,更容易变得叛逆。
原因二:家长的威胁。
威胁孩子,特别是威胁叛逆孩子,一点效果都没有。还会让孩子常常感觉到无能为力,并怨恨自己的父母,让情况越来越糟糕。另外家长打断孩子说话、挖苦、对孩子撒谎等行为,也会引发孩子的叛逆行为。
由于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好奇心也在增强,加上社会、新媒体带来的各种冲击,促使孩子对许多新生事物产生兴趣,于是他们便会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 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另外,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于是成了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12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是很正常 的,家长要正确看待。
12岁很叛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亲子之间缺乏沟通。
中国的的亲子关系很多时候都是缺乏沟通的,这种情况之下很容易使孩子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叛逆现象,一是可能孩子想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二是可能他们想要用这个叛逆来 证明自己长大了。
二、家长受到传统思想影响。
一部分家长还是沿袭了权威的家教模式,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不可以有自主意识要绝对的服从自己,事实上这种思想很容易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相对之下孩子的某些行为或 思想也会受到抑制。
很多父母因为不懂得如何正确孩子的叛逆期,导致孩子在错误的成长道路上越走越偏,亲子关系也出现了无法弥补的问题。家长要想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孩子的叛逆,要知道孩子的叛逆并不是翅膀硬了,只是对自我人格以及家庭的一次“起义”。
孩子叛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家长的忽视让孩子失望。
一些家长原本他们就不喜欢自己的生活状态,再加上孩子平时给他们制造更多的麻烦,使得他们并不喜欢和孩子进行过多的沟通。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家长的冷落而心灰意冷。他们想要寻求别人的关爱,便在学校或者是社会结交一些朋友,但是由于他们的年纪过小使得他们没有一个恰当的是非观念来辨别人群,常常因为过度相信别人而受到欺骗。
2、内心压抑的情绪想要得到释放。
有的家长属于较为强势的类型,不论孩子的喜好和需求是什么,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将计划或是物品强加给孩子。而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十分渴望自己的观点被别人认同,而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很多孩子便采用了一些叛逆的行为来向大人证明自己长大了。面对家长的不理解他们在语言上与家长发生冲突,有学生甚至因家长的打骂而与家长扭打在一起。
想让孩子爱上阅读,从书中有所感悟,挑选适合孩子的书非常重要。高中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也已经具备思考能力,他们对世界有一定的自我想法,也比初中时期成熟许多。这时候,家长就要为孩子推荐一些相对比较有深度的书。
高中生看什么类型的书
高中生除了看自己平时学习的,要考试的书籍之外,还可以看一些课外书籍。虽然现在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做题,闲暇时间也应该看一些课外书籍。可以看一些人物传记,人文地理等的书籍。因为这些书籍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课外知识,还可以让自己每天处于紧绷的大脑时而的放松,而且这些课外读物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让自己在作文方面有所提高。
《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
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从生命的起源介绍到文明的发展,这本格局宏大的小说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