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自卑是一种心理活动,是自信的反义词,自卑感,一般来说是在跟别人做对比的时候,低估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没有别人好,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上的缺陷。
自卑的孩子如何让他增加自信?
1、告诉孩子先学会接纳自己,别人才会有机会接纳你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只有自己接纳了自己,才能越来越好,别人才有机会接纳你。如果一个人,过于自卑,自己都不喜欢自己,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一味的顾影自怜,沉浸在自己悲伤的世界里,那别人是没有机会去融入他的世界的,自然也没有机会去接纳他。要想走出自卑,就应该学着去发现自身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首先要自己悦纳自己。
2、告诉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断
自卑的孩子,需要父母多些鼓励。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断,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判断取得成功时,孩子就会收获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时必不可缺少的因素。比如说父亲带着孩子给母亲买生日礼物时,孩子看到了一个漂亮的贺卡,想要买来送给母亲,这时如果孩子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可以试着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断,当母亲说礼物开心的微笑时,孩子会获得成就感,自信心也会得到加强。
3、改变形象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备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从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便可改变他们的心态。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
4、找到优点,发挥长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孩子自卑的原因:
1、家长保护过度
现如今有很多孩子都是被家长过度保护的,也正是因为过度的保护,导致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少经历,所以在面对有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会产生自卑的状况。很多父母都觉得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身边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是不是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害了孩子。
2、接触外界机会少
还有一些孩子之所以会变得自卑,就是因为接触外界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他们总是把自己停留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而在这个圈子里他们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好处,又怎么可能会变得自信呢?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孩子才会变得不敢与外界接触,总是否决自己。
什么样的妈妈容易教出自卑的孩子?
第一种:喜欢进行“打击式教育”的妈妈
“打击式教育”,我们还有一个美丽的“外衣”,叫“激将法”,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有取笑、挖苦、打击、否定等。比如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想通过比较的方法,激起孩子奋发图强,好吧,也许你成功地激发出孩子的“痛苦”。再比如孩子考试得了80分,比以前有了进步,有家长会说才80分算什么,班上还有考100分的呢?考了80分就到处嚷嚷,还好意思说……
其实对于尚处于发育中的孩子来说,有些激将法,并不适用,反而会变相的打击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差。从而散失自信了。你可能不知道,孩子有多努力这次才考了80分,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大跨越。
孩子也跟大人一样,需要得到外界的肯定,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有些妈妈总喜欢打击孩子,比如老会说:“你怎么这么笨”“你长大了肯定不会有出息”,这种打击性的语言,从心理学上来说,叫心理暗示,孩子慢慢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跟妈妈说的一样,天生就笨,慢慢散失自信,真的“变笨”了,还变自卑了。
第二种:性格强势、不尊重孩子的妈妈
在整个家庭中,妈妈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一位,如果说妈妈性格强势,说一不二,而且不容许孩子反驳,不尊重孩子,孩子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必需插手,相当于啥事都一手包办,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旨意,这样的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一个没有主见、胆小怕事的人,出来社会怎能不自卑呢?
让孩子在鼓励中找到继续努力的东西,并且在成功的过程中,形成对自己努力的认可,而不是依赖鼓励获得内心的成就。依靠他人鼓励获得的成就感是一种虚假的自信,只有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认可,才是真正的自信。
如何给孩子增加自信心?
1、夯实孩子学习基础
学习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孩子学习好,自然就阳光自信。从孩子进校门起,就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作业按时完成。做到课前预习,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后复习,夯实所学知识。孩子学习成绩好,在老师、家长、同学们等面前就有成就感,自信心不言而喻。反之,孩子因为学习不好,经常受到别人的嘲笑、否定等,孩子心里就会蒙上自卑的阴影,孩子怎能自信起来呢?
2、赏识孩子的闪光点
我们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家长经常鼓励、肯定孩子,孩子自信心就会增强。如果家长经常否定孩子,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是,孩子会有挫败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做什么都是缩手缩脚,长期下去会影响到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少一些指责,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以力量,使孩子相信自己,从内心产生真正的自信。
有些孩子能够在压力下爆发出更大的潜力,但有些孩子面对压力,却只会发脾气、埋怨,觉得自己没办法克服困难,轻而易举就选择了放弃。由此可见,抗压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孩子是否优秀。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呢?
如何增加孩子的抗压能力?
1、给孩子的情感命名。
当压力太大时,孩子往往会经历一些情感的变化。家长要教给孩子他们经历的情感变化很重要,也很正常,告诉孩子“你现在觉得很焦虑,这些都是正常反应”,或“你很嫉妒别人,这我很理解”。同时告诉他们这些不好的情感都是暂时的,都会过去的。
2、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感受过程和结果。
信任与放手是关键条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是前期的辅助条件。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充分给予孩子信任,即便是孩子做坏了或者失败了,及时鼓励、积极帮助,并且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失败不算什么,过程很重要,不断总结失败的过程,就一定能够最终成功。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拥有一定的承受力和抗压能力。
高二,是高中阶段非常关键的一年。学校会跟据孩子的自愿和所选的学科分班管理。做为家长应该加强责任意识,多和孩子交流、谈心,鼓励他们勤奋努力,增强孩子的自强自信的力量。这对孩子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帮助高二的孩子增加自信?
1、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鼓励孩子扩大社交面。自卑的孩子往往不自信,还可能孤独。但是如果和同学、亲友多交往,在善意的环境中,自卑就可能慢慢消失了。家长要在这方面多些引领,让孩子注意力转移到快乐友善中。
2、家长和老师多给孩子鼓励
孩子的自信心最大的来源肯定是自己的父母和老师,而父母和老师在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肯定,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孩子自卑的情况。
孩子的自信感在儿童时期就开始一点点建立了,自信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交往以及生活中更出色。即便孩子并不是那么自信,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的自信心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那么,家长们该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如何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1、找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
这不仅对一般孩子有效果,即使是优秀的孩子也很需要鼓励,天才也会因为缺乏动力而枯萎。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来说,更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培养他的自尊和自信。
2、让孩子学会展示自己
多给孩子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鼓励孩子多参与幼儿园、学校等演出活动;平时在家,也可模拟表演舞台,家庭成员“台下”观看,同时鼓掌、喝彩来及时鼓励。
现在,很多父母担心孩子胆小、不自信。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毅力呢?自信和毅力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对一件事越有自信孩子越容易坚持,而不断坚持能看到更美的风景,也将会更容易成功。
如何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毅力?
1、提高孩子自信心。
想让孩子有很强的毅力,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有时候孩子发脾气,很可能是自信心受挫,比如摆积木失败了,会很伤心,家长可以适当的鼓励鼓励他们。
2、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毅力的故事。
有关毅力的故事能让孩子变的很懂事,比直接讲道理更能让孩子懂得,特别是通过看动画片,孩子既能学习知识,又能懂得道理。
自控力是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首要品质。孩子自控力越强,父母要常常鼓励孩子,经常和孩子倾心交谈,要孩子知道你一直关心他、爱他,从而使孩子产生做事的积极性。
如何增加孩子的自控力?
1、坚强的意志是磨练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人的意志力。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的机会,使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有点小小的坡度。倘若把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全部清扫干净,他现在可能平平安安,日后他就会逐步失去走坎坷道路的能力。
2、家长应该指导和帮助孩子制定短暂和长远的目标,使孩子有努力方向。孩子心中有了目标,有了“盼头”,他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去努力,表现出坚毅、顽强和勇气。但目标一定要恰当,应该使孩子明白这目标不经过努力是达不到的,但稍经努力便能达到。太难或太易达到的目标都不能使孩子的意志得到锻炼。另外,目标如果是合理的,那就应当要求孩子坚决执行,直到实现为止,不可迁就,更不能半途而废。
3、自控力常常会被冲动的情绪所破坏,在培养孩子自控力阶段调节孩子的情绪就显得十分重要。将冲动的情绪消除在萌芽阶段,这就需要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掌握正确的方式与方法帮助孩子将负面的情绪及时的释放出来,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进行正确的情绪宣泄,如听音乐、绘画、迁移环境等等,以免孩子被坏情绪所控失去自控的能力。
孩子自控力差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