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无论怎样的惩罚方式,父母都要明白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改正,而不是惩罚,这就需要父母把握度,把握原则。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树立责任感和自信心,惩罚教育以尊重和关爱为基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对孩子最有效的七种惩罚方式:
1、罚站
事实上许多孩子在犯错误后都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他们往往会用哭泣来激起你的“同情”,然后让父母心软。在让小孩“罚站”的过程中,不管怎样,父母都不能心软,一旦心软下次孩子还是会利用你的同情心,那么罚站也就失去了意义。
2、规劝
如果小孩和同伴争吵或抢玩具。父母要先放下手头的工作,目光坚定而和善地看着他,询问他争吵的原因,并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教孩子如何换位思考,告诉他争吵是不对的,教孩子道歉,学会说“谢谢”。
3、做家务
在幼儿经常涂鸦,不听话,且口头说教多次不改的话,父母可以准备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会清洁卫生,养成整洁的习惯。年幼的孩子,应该由大人一起陪着做家务,训练孩子把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最后询问孩子做家务的感受。
4、角色转换
可常玩“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做家长,你做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完美地再现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当你玩完之后,让孩子对这些错误的行为说一遍,让他们和你产生一种“共鸣”,真正理解你的意图。
5、教孩子新的技能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引导孩子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可以让孩子在以后减少行为问题,面对孩子犯错,家长更加重视的应该是如何孩子在未来避免犯相同的错误,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而不是惩罚。
6、拿走孩子的特权
打骂孩子的方法在短期内是比较有效的,拿走孩子的特权的方式,可以更加持久。比如不让孩子玩游戏,不给她买玩具等。用她喜欢的东西来惩罚她,并且和孩子明确出惩罚的时间,提醒他不要再重复相同的错误。
7、为孩子提供逻辑后果
比如,如果孩子不吃晚饭,那么就不让他在睡前吃喜欢的零食,如果孩子在玩玩具后自己不收拾好,就不让他在这一天内的剩余时间不给她玩玩具,将孩子的不当行为与后果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他之前的做法会造成不喜欢的后果,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家长不要急着打骂,而是要让孩子承担应有的责任,但是打孩子也是讲求方法的,不然家长打完,不仅不服气,之后依旧该犯错还犯错,这样的惩罚孩子是没有意义的。
什么样的惩罚对孩子最有效?
1、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有些时候,孩子之所以说谎是因为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所以,家长们应打消孩子这样的顾虑,让宝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想说的话,这样他们也就没有必要撒谎了。
2、跟孩子好好沟通
沟通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前提,在孩子不听话时,家长要先跟他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跟孩子换位思考,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另外,有些孩子平时调皮是因为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不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怎样惩罚不听话的孩子最有效?
1、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惩罚、什么是发泄
这里的惩罚是孩子犯错后感受到的直接后果,而发泄是成人用情绪表达来代替惩罚,它与孩子犯的过错无关,是成人因为孩子过错产生的复杂情绪。因此,当孩子犯错后成人一定要冷静而克制,对自己的行为要有觉察和识别的能力,切忌将情绪发泄当成违反规则的惩罚。
2、家长可以取消孩子的某种特权
如果和孩子明着来行不通的话,可以和孩子玩"阴"的。如果孩子不听话,而且屡教不改,那么家长可以取消孩子在家中的一些特权。例如,家长可以取消孩子看电视的权利,本来孩子可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那么家长就要求孩子在这个星期内不许看电视。家长这样做,孩子的内心会受到一定的煎熬,同时孩子的内心也会开始思考,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难免犯错。家长们真正害怕的并不是孩子犯错误,而是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让孩子反思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有什么问题。缓解情绪,也可以通过沟通了解事情经过。在大家都平静下来的时候,依然需要和平冷静的沟通。
怎么惩罚女孩子最有效?
1、没收或者禁止一些喜欢做的事
当孩子可以独立收拾玩具的时候,依旧把玩具丢的满地都是,那么,这时候,没收玩具,让孩子一段时间都不能再玩自己心爱的玩具,无异于是很重的惩罚了。除了没收玩具,还可以没收爱吃的零食,没收零花钱,取消周末出游计划等等。另外,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情。
2、罚站
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对我们进行罚站,上课迟到了;上课睡觉了;没有好好听课,最后,都是在老师气势汹汹的说“你就站着,一直到下课为止”。不过,现在这种方式已经作为体罚被禁止了。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方式,确实让我们长记性了。所以,如果孩子无理取闹或者犯错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以罚站的方式面壁思过。一方面呢,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冷静一下自己的情绪,避免正面冲突;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好好想想自己到底错哪里了。
孩子说谎的时候,很多家长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对孩子一顿说教,甚至打骂,这样不起纠正不了孩子的问题,反而会增加孩子撒谎的频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抓住孩子的第一次,进行正确的惩罚和教育,树立孩子正确的意识。
孩子总爱撒谎怎么惩罚最有效?
1、抓住“第一次”
有的孩子蓄意说谎希望从中获利,或逃避惩罚,这种情况,家长不可手软,要抓住“第一次”,严厉处罚,谨防“破窗效应”(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让孩子为此付出代价,下次不敢再说谎。但处罚要在家里进行,不可人前教子,注意保护其自尊心。
2、角色代入
学龄前的孩子撒谎,家长可巧设故事情境,用童话引导孩子认错。比如,童话的主人公与他一样犯了说谎的错误,遭到伙伴的排斥和父母的批评,后来是自己主动认错,重新赢得大家的信任与欢迎。
你好,这位家长。《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体验了国家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目前家庭教育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打骂孩子,比如不尊重孩子,当然逃学辍学和离家出走的情况一直存在。其实,作为家长与孩子沟通并不难,关键是方式和方法。切记:与孩子沟通最有效方法就是别把他当成孩子,当成朋友、换位思考,同时要有时间多陪孩子多交流,在交流当中多了解孩子的不足和缺点,然后鼓励和支持孩子。
具体来说,与孩子沟通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学会倾听,且允许孩子发脾气。学会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要允许他发脾气。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看着孩子,全神贯注地倾听,停下手边的工作,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被我们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感觉或问题。真诚地作出反应,表达父母的真实感受。
2、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有冲突时也要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生理规律告诉我们,下午5点-7点是生理活动最低点,需要补充营养恢复体力。所以,孩子放学回家时是不易谈严肃的话题的。晚饭过后,心情逐渐开朗,是比较好的时机。有时冲突也许在所难免,原则是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
3、注意音调和肢体语言。很多父母感到疑惑,为什么每天都和孩子沟通,亲子关系仍然不好?根据研究发现,当您和别人沟通时,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在措辞方面占7%,音调方面占38%,肢体语言方面占55%,也就是说,如果您和孩子说一件事,说话的音调和肢体语言影响沟通效果很大,所以,有时候对孩子一个真心的微笑,摸摸头,拍拍肩,甚至一个热情的拥抱,早已胜过千言万语。
4、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当孩子犯错或者惹我们生气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指责,而是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多说我,少说你,比如在二胎家庭中,孩子们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争吵,这时候请不要说你不应该和弟弟吵架,要说你和弟弟吵架,我很不喜欢,另外请注意,当孩子的行为不合理时,请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和地跟他说不可以,不管孩子怎么无理取闹,都要坚定自己的态度,做到温柔又坚定。
俗话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将下一代培养成才。中国自古以孝立天下推崇家和万事兴,一贯营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氛围,至今看来仍蕴含着极大的智慧,看一看古人们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吧。
古代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古时的教育并非只会让孩子死读书,他们也讲求快乐教育,并且教子手段多样。
法宝一:家训
《颜氏家训》《朱氏家训》等中国传统家训,是治家者人生经验和教训的传授,它的意义是寓大爱、真诚和殷切的希望于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中,它的方法主要是言传身教、授人以渔。
法宝二:家书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