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很多孩子迷茫,是因为他们从小习惯了在父母的安排下长大,没有自己的思路和规划。实际上,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就像船只在迷无边际的海面上航行,如果没有指南针和罗盘,就一定失去方向,不知所终。
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一、父母引导哈子多阅读名人传记或者告诉孩子自己的经历,让孩子知道学习知识才是改变命运的终极武器。让孩子意识到知识的伟大力量,才会对学习更加充满兴趣和动力。
二、帮助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和确定目标,不要好高骛远,因为过于大的目标,哪怕努力了也无法实现,还会让孩子身心疲惫,也会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懈怠。
三、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一件事,学习不是为了讨好父母,不是为了逃避惩罚,而是发自内心的一个行为。父母可以监督孩子的学习进程,但请不要插手孩子在学习上的选择。
四、将目标拆分成长期、短期目标,从小目标到大目标逐一 的实现,让孩子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这是激发孩子最好的动力,有效的激发起孩子内心的力量。
五、挖掘孩子考得好的潜意识的美好感受,让孩子记住这种感受,并在今后自动自发地去寻求这种感受,此外,还可以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让孩子自己去总结,在说出来的过程中,孩子就进行了复盘,得出了考得好的方法和经验,才能强化方法,不需要你说,孩子自己说,他们才能记得更牢固。
六、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一方面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另一方面可以主动制造反馈。等孩子做出成绩后再奖励,最后成功收获学习的快感。
七、珍视孩子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的孩子,一定是被父母打压的结果。求知欲越重,父母更应该珍视。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往往往联系在一起,当孩子的好奇心越重,父母更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一定不能打击、嘲笑、挖苦和否定。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小孩子不爱学习是很正常的,爱玩是孩子天性。其实激发孩子学习还是比较容易的。鼓励加奖励就是最好的方式。引导他对于新知识的渴望,让他能在玩和笑中进步,只有摆脱对孩子的焦虑,不断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我们才能让孩子获得持续不断获得学习与探索的动力。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一个内驱力足的孩子,学习是积极主动的;一个内驱力足的孩子,学习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既让孩子走上了成功之路,又使父母从无止无休对孩子的监督和命令中解脫出来,
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
①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
从读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要跟孩子说:“从今天起你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你得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通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爸爸妈妈会在一开始帮助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只是帮助你,你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②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是孩子内驱力的基石。
一个生活在父母相爱,关系氛围民主家庭中的孩子,心中是有着极大安全感的,这份安全感给他带去了幸福感。满足了这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后,孩子才会自发有一种要好好学习的内驱力。
③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力,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和长处,眼里有自己的孩子,不盲目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要能看到那个孩子“跳一跳能够摘到的苹果”,对于孩子以目前的能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允许孩子不成功。
④家长也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的努力和成功。
学会正确地赞美和鼓励,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笼统的“你真棒”或者“你真聪明”。当学生真正的内驱力被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求知欲望、自我发展意识等等才会有效提升。
⑤耐心陪孩子学习。
父母陪孩子学习不是看父母有多高的学识能力,关键是耐心,年龄越小,孩子专注度越低,孩子刚开始学习,不要期待太高,看到孩子有错误,没有必要大发雷霆,写错了,让孩子自己改过来就是了。相信孩子的能力,学会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收获的是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孩子学习内驱力有什么好处?
①参与度更高。
孩子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会自觉自愿的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奖励和惩罚。
②行动更持久。
由于孩子把学习当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因为学习这件事的特点是,越学越无知,越学越投入,孩子会不断探索新知,不断挑战难点。
③成就感更足。
由于不需要奖励和惩罚的筹码,所以,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内心感觉会非常棒,他会更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
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加以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兴趣大部分家长能直观感受尽量满足即可,习惯需要家长正确引导。那么,到底要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呢?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1、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当。
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家长要给孩子把期望值设置到合适的水平上,否则孩子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所以,要确保孩子能“跳一跳”就能实现目标,当实现了既定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把目标再提高一个层次,这样循序渐进,也会培养出孩子慢慢实现目标而有所成就感。
2、别把孩子当做装知识的“小箱子”。
家长要寻找孩子的优势项目,并多鼓励孩子。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智慧的人。家长就该多鼓励孩子多问问“为什么”,孩子不愿意问时,就要启发,鼓励他去问。
3、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是有规律的。13岁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模仿能力比较强,这个阶段学语言最合适。比如小学背古诗就比大学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起来了,再学数学等学科会更容易。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倒过来了,小学学奥数,高中背外语,这就错过机会了,事倍功半。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
4、去发现孩子的内在潜力。
那就是家长要摆正心态,切记不要攀比,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孩子自身的内在潜力,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有优势和劣势。所以,家长要承认差异,了解孩子哪方面更有潜力,更有优势。而去做相应的引导。
5、鼓励自学+讨论
主张学生自己有问题去找老师、同学或家长问,而不是固定一个时间请老师来给学生补课。这就是自主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差别。
也提倡同伴之间的讨论互助。自己学会的东西,教别人一遍,自己领会的更深,而且讨论可以产生新思路新方法。所以,讨论的结果是双赢的,孩子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也能得到培养。
6、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老师,更需要家长,需要家长的陪伴,孩子学习时,家长不要看电视,打麻将,而是要坐在孩子身边看书,和孩子一起学习。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更不是压制式的。
7、寻找孩子的价值感。
价值感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具体表现,是第五层次的需求。成年人需要通过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来感受自我实现,而孩子的内在也有着同样的需求,渴望被他人重视和需要。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实现孩子的价值感。
真正激励一个孩子努力学习的并不是外在的动力,而是内在的驱动力,源于那发自内心的想要做才会去努力,家长就是及时引导,挖掘出他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一旦孩子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进一步的促使孩子,主动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孩子来说,给予成功的体验,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引导孩子认识知识的用途
怎样向孩子表述知识的用途呢?对于学英语,可以这样举例:学了英语可以上网冲浪,或者可以给澳大利亚或英国的小朋友发电子邮件,和他们聊天交流。
这样的表述简单明了,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家长们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引导孩子,激发孩子学习各种知识的兴趣。作为教师更要学会按“能近取譬”的原则阐释学科知识的魅力,把孩子吸引到知识的海洋里。
2、引导孩子学习
家长要通过话语引导孩子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比较、鼓励等方式正确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不要强加于他的思想。
3、刻意变换孩子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尤为重要,孩子能安静的学习。对于一些活动性的学习项目,应该提供适合活动、能引发孩子主动性、积极性的场所。
4、引导孩子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只有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有可能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这样问:“感觉怎么样,背完这首诗你是不是很快乐。”这样主动引导他,让他主动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学会了一首诗,让他体会到那种成就感,价值感。
引导孩子体会学习快乐,关键是让他主动体会,这样他才会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最后,即使你不去引导了,他自己也形成了这样主动体会学习快乐的思维模式,那么他学习上的进步,就会不断地凸现出来。
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1、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得先要有自信心,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父母们可从下列几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不要让孩子学习超过他能力太多的事,给孩子多一点成功的机会。
其次,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学习和练习,不要嫌他慢,要让他有机会重复练习。此外,多鼓励、多支持、多陪伴、多关心,少干预、少责骂、少代劳,并多包容孩子幼稚的表现和想法,如此,才能使孩子更有自信而更有学习的动力。
2、改进学习方式
让孩子有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玩具、事物、朋友。在生活中,让孩子多看、多听、多动、多问、多说。便越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兴趣。
创造条件,做好引导。一旦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长,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同时要降低启动难度,像游戏升级一样,引入成瘾机制,让孩子不断从中找到成就感,提高内驱力。
如何激发青春期孩子的内驱力
对当代动机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两位心理家Deci和Ryan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因此,激发孩子内驱力,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
胜任感:让孩子觉得他能做到
一般来说,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好某件事情时,更能积极采取行动,并且遇到困难时也会勇于面对。相反,如果孩子对要做的事情没什么信心,不觉得自己能很好地完成它时,就会拖拖拉拉,而且中途稍微遇到些阻碍就容易放弃。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相信孩子的能力,在孩子能胜任的领域培养他的自信,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帮着一起采购食材等,从一件件日常小事中获得成功的经验,让孩子的胜任感逐渐增强。当然,在孩子做成一件事时,家长应给予孩子具体的表扬,让孩子明白自己哪里做得好,好在哪里,激励他的后续行为,使孩子的自信心得以提升、胜任感得到满足。
归属感:让孩子能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人的归属感形成于孩童时期,是指感觉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不孤单,不是异类。当孩子感受到归属感时,内心会充满安宁、放松和满足,生命得以滋养。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工作繁忙,或者觉得和孩子没什么好说的,孩子自己玩得好就行,其实不然。家长应当注意多与孩子交流,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中。例如睡前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周末一起爬山、踏青等,都是增强孩子归属感的好方法。
除此之外,当孩子做错事,父母在批评教育之前不要忘记给孩子安慰和情绪的疏导,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他的归属感得到满足,才会拥有发自内心深处强大的力量,有勇气继续前行。
自主感:让孩子感到可以自己做决定
父母要给孩子自由的感觉和自主做事情的机会。当他愿意为自己的事情负责的时候,他会有激情、有热情,并且会想出各种办法解决问题。例如让孩子决定周末如何度过,让孩子决定是先吃完饭还是先写作业。
惩罚的威胁和言语控制会降低自主感。例如:“再不写作业晚上不让你看电视…‘我数到三,不乖乖去睡觉我就让爸爸来教训你”。家长应当避免以上行为,通过和孩子多协商沟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学会在家长的引导下自觉完成各项事情。
内驱力对孩子的影响
1、没有内驱力的作用,孩子做事将缺乏持久性
例如,一个孩子本身对钢琴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但是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而不得不每天学琴练琴,虽然他也可能一直在“努力”,也可能会考过七级、八级甚至十级,但是一旦脱离了父母的监督与逼迫,无论此前他曾坚持了多久,也可能无法再燃起主动触碰钢琴的热情。
2、内驱力会让孩子主动寻找成长的可能
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才会投入全身心的精力并有可能做出巨大的成就,比如巴菲特、比尔·盖茨等,正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就是自己内心深处所渴望的,这种渴望与他们个体的努力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使得他们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只有当孩子拥有对某件事情的内驱力时,他才能够积极而主动地去尝试与体验,并会主动克服遇到的困难,在此过程中获得成长。
3、内驱力地激发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战胜失败
当孩子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某件事情时,他将勇于直面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当困难来临时,孩子首先想到的不会是逃避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即使失败了也不会轻易放弃。
给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自己做作业,自己检查作业,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让他自己去做。帮助孩子建立起思考的能力和自信心。跟孩子一起读书,大声朗读,空闲时间聊书,分享学习的乐趣,让孩子在欢乐的氛围内爱上读书。
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1、要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5个层次,只有满足了孩子最基本的需求,才能唤醒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吃不饱、穿不暖、缺少安全感、体验不到亲情友情、得不到尊重等是未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的具体表现,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要被满足。
2、和孩子寻找学习的动力。年纪小的孩子认知有限,光靠自己无法找到学习动力和目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巨大的成就感,让孩子体验学习带来的好处。
比如,可以为孩子设置阅读打卡小目标,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以上,坚持100天,就可以实现孩子的一个不过分的小心愿。
这样孩子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真正唤醒了自己的学习内驱力,主动去完成这个任务,同时从中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孩子会更加愿意去学习,加之家长的不断引导,最后真正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3、具体的方式,家长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或者绘本的方式,思维导图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思维是决定一个孩子智力的关键,可以从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判断力、专注力、空间认知、记忆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8个维度来全面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实现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协同发展,唤醒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主动爱上学习。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的重要性
内驱力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缺乏自身的内驱力的,推动孩子发展和向前的是我们给与孩子的外驱力,那外驱力相对于内驱力也很好理解,它就是外在因素推动我们去工作、学习以及做事情的一种推动力,它不是来自于儿童本身,而是基本上来自于父母和他周围的成人的催促。
缺乏内驱力的孩子的固定的行为表现
1、做事拖沓,需要成人一遍遍的去催促
2、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好奇心,对所有的事情都是平平淡淡,可有可无的态度
3、对自己没有太大的要求,觉得过得去就好,不去追求更高更难的挑战
4、害怕尝试新鲜的事物,在遇到新的人或者新的事物的时候,会躲在成人的身后。
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爱上学习,在学习中感觉到乐趣;多鼓励,多肯定,多引导;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更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感受到成长进步的快乐。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就喜欢干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是父母引导孩子学习的有利条件。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要让孩子学习好,首先就要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有极大的兴趣,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找他的闪光点。
2、让学习变得有吸引力
父母要认真地听孩子讲述在学校的见闻,有意识地对孩子讲述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这样就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意识,即学习是愉快的、有趣的。
要鼓励、支持孩子在学校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如唱歌、跳舞、手工制作等。有的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参加学校的课余活动,这一方面不利于孩子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孩子不能参加课余活动,成天捧着书本,就会感到学习是枯燥的,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3、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孩子结束一天的学校生活回到家里,家长自然要监督孩子尽快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好,使孩子养成回家后马上复习当天功课的习惯,这样容易巩固已学的知识,孩子会产生一种学习有收获的喜悦心情。
家长应妥善安排孩子的学习和娱乐。既要保证孩子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让孩子有玩的时间。当孩子完成了作业,引导孩子听听音乐、学学绘画、练练书法,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既使孩子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让孩子养成讲求效率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是相辅相成的。紧密相连的,不能把它们分开。
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改变环境:孩子的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人际环境
学习场所的光线、声音、温度等等都与学习的状态有关,干净整洁、休闲舒适的环境更有益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周围的人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状态。古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如果身边的家人以及小伙伴,都热爱学习,那么孩子自然也受到熏陶。
二、提高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负面情绪会消耗大量精力,轻松快乐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
想要让孩子心态积极,需要培养孩子下列几个好习惯:首先,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做,培养自我决策能力;其次,自己的东西(事情)自己选择,不要总是依赖大人;最后,一旦做出决定,要积极行动,不要拖拉。
三、量力而行:别给孩子制定过高的要求
有时候,家长会给孩子制定过高的要求,远远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有了一点进步,不去鼓励、夸奖孩子,反而直接抛出一个更高的要求。这样孩子就无法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只会觉得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疲于奔命,久而久之就心灰意冷,学习能力退化。
四、集中精力:不要过度分散注意力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集中注意力,就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本保障。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又在想着另一件事情,很可能什么也做不好。只有专注,才能高效的完成目标,高效的进行学习。如果在学习中无法集中注意力,那就是在“假装”学习,看起来是在学习,而心早就已经飞走了!
五、寻求帮助:不会的问题及时问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遇到问题,求助于他人,也是学习能力重要的一部分。这需要孩子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孩子羞于表达,遇到不会的题目,不敢请教老师、同学,时间一久,就会攒下许多不会的问题,成绩自然也就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