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很多孩子经历了一二年级的学习后,很多家长都松了一口气,认为孩子终于适应了小学生活。然而,小学真正的分水岭其实刚刚到来。这一阶段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是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一个关键期,这个时期是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
孩子进入三年级家长应该怎么做?
1、明确目标,不急着拔尖,先保持不掉队
孩子中小学要上十二年,三年级仍然是整个学习生涯的最初阶段。孩子从一上学起,就一路保持一流好成绩当然很棒,最初阶段成绩没有稳居前百分之十、百分之五,父母也不必着急,孩子还有很长时间可以越学越好,让自己的整个学业,保持一个“上升曲线”。
2、及时退出“陪读”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
一二年级时,学习内容相对较少也较简单,孩子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学校生活。三年级开始,学习内容和难度会有明显增加,绝大部分孩子也都已经适应了学校生活,孩子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学会自己管理学习,也就是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管理学习任务。
3、给孩子留出时间,让他通过广泛阅读为未来的学习蓄力
三年级成绩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学习能力又来阅读能力。阅读会帮助孩子建立充足的知识储备,助力信息处理能力的掌握和提升,帮助孩子提升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长时间保持广泛的自主阅读的孩子,会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从容应对未来各个科目的学习。
4、提供有效支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难
确实会有少部分孩子,因为在适应学校生活上出现困难(比如纪律问题)或学习能力不足,成绩明显不佳,出现“掉队”苗头。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评、打击、否定,而是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支持,帮助他尽快赶上来。
5、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上了三年级,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了,习惯要养成。有的孩子不想阅读,你可以让他听录音。录音这种形式比较绘声绘色,他也更容易接受。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光注重量,更要注意质量。让孩子知道每读一本书学会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慢慢养成习惯,孩子会受益良多。
6、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小孩子到了三年级,最容易出错的还是计算题。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口卡什么的,每天让孩子做一页。还有就是进行专项练习,看孩子哪些部分出了错误,要找一些专门的题,让孩子练一练。
7、记日记的好习惯
三年级要求学生写300字以上的作文了,如果他们平时能坚持做记录,每天写写日记,等到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无话可写了。
上一条:孩子在地上打滚哭闹怎么办
下一条:孩子过激行为怎么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