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抗压能力并不是靠简单两句话就可以“提醒”出来的。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总在考试前焦虑,就象征性的激励孩子两句,其实对孩子的作用并不大。家长真正应该做的,是要在生活中把握住细节和机会,多去训练孩子的抗压能力才行。
怎样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
1、教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怒气。
研究证明,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遭受到的挫折感也比较少,因为他们懂得以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于是容易被满足;而且当他们说出自己生气难过的原因时,不仅有助于情绪宣泄,也能获得他人的了解和安慰。
2、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得接受孩子的平庸,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另外,家长也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抗压的第一步,是要让孩子自信自强,胜不骄败不馁,能够坦然地接受成功或失败。
3、帮助孩子认识自我。
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帮助孩子学习自我接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不完美,发现自己的优点,正确的评价自己。
4、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面对糟糕的压力,避免一切都压在心里,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表达情绪的机会,让孩子一吐为快,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提建议或下结论。
5、学会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抗压能力差,并不是真正的他们害怕这样的压力,而是因为他们无法以个人去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直接的去指责孩子,批评他的抗压能力差,而是应该学会和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让孩子知道,无论他遇到怎样的压力和困难,永远都不是他一个人,背后永远都是有父母作为最大的靠山。
孩子的抗压能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经常吵架闹矛盾。
父母吵架易使孩子的安全感丧失,变得敏感,为了避免受到责罚或受牵连,他们会不断揣摩家长心思,对于外界的评价过于在意,别人窃窃私语时,总感觉在说他的不幸。
2、父母过分溺爱孩子。
从小被溺爱长大的孩子抗压能力差,吃的苦较少,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遇事容易畏畏缩缩,经不起打击,凡事只知道依赖父母,自己解决不了时就会很崩溃。
3、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父母的期望过高,会无形间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一旦失败,很难承受结果,会不断质疑自身的能力和付出,继而变得敏感、多疑、焦虑。
上一条:如何培养孩子的抗压抗挫能力
下一条:孩子抗压能力差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