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很多家长的重中之重,孩子是学习成长的主角,很多习惯和责任感也是从小就开始养的,由于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写作业的习惯呢?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1. 端正孩子的作业态度
从低年级起,教师和家长必须帮助孩子认识到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让他们体会到做好家庭作业对于他整个学习过程乃至将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即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样,孩子才能主动、积极地做好家庭作业。
2. 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制度化
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紧张、活泼的作风,如:什么时间必须做作业,什么时间必须完成作业,由制度来约束。有些孩子,经常是边做作业,边看电视,边吃零食,吃吃做做,做做玩玩,当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质量更是无法保证,而且也不利于学习责任心的培养。
3. 合理安排作业的顺序
先复习,再动笔作业。为了能顺利完成作业,可要求孩子先复习一下所学知识,再动笔作业。不要让孩子抓起笔就写,这样由于暂时性遗忘可能会使他作业遇到困难,产生烦躁感。作业顺序由易到难。很多家长在安排孩子作业顺序时,总是要求孩子先做不感兴趣的科目,认为这样可以确保作业质量。但有时却适得其反,由于不感兴趣,困难也较大,孩子产生畏难和厌烦的情绪后,反而会影响后面他有兴趣的作业。所以,不妨先做他喜欢的科目。孩子喜欢的科目,做起作业来得心应手,而且效率高,往往三两下可以完成。做完这些作业后,趁着顺利的余势,转入不拿手的科目,即使不所向披靡,起码也好得多。
4. 科学安排作业时间
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连续做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高年级的学生不超过1小时,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就会出现“心理疲劳”,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下降,错误率增加,这时,如果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效率才能恢复。所以,当孩子连续作业时,应当给以休息的时间。研究表明,小学生做功课中间的休息,以5~10分钟最恰当。如:孩子做2小时的作业,学习20分钟,休息10分钟,反复实施,效率最高。
5. 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
要在生活中给孩子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很多时候在写作业上表现出来的拖拉磨蹭,其实也不是孩子故意的,只是还没有学会很好的去做时间管理。这是一种能力,需要锻炼和培养。随着孩子年级越高,学习科目越多,作业越多,效率很重要。时间管理其实就是事件管理,有多个任务,多件事情时,如何做好合理的安排,及时的去完成。
6. 以身作则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专家”,自带通过、借鉴学习成长的能力。但是,孩子并不会自然成才,他们的任何行为习惯都是以特定对象为参照,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的,家长就是每个人学习成长历程中那个最基本的原点参照。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关键就在于什么样的家长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家长必须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做好引导孩子成长的榜样,在生活中的任何细微行为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家长给孩子生活行为的榜样是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的,是在生活中、无意识的情况下对孩子造成影响的。作为家长在教导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做到“正本清源,正人先正己。”
上一条:为什么小孩不写作业
下一条:怎样培养孩子的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