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劳动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意志品质、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基础教育。劳动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感恩,增强体质,同时还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促进脑细胞发育,使孩子更聪明。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得了劳动意识。
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1、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孩子的行为习惯通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而同性的父母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更大。因此,要想孩子勤快起来,父母在生活中要向孩子展示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体会到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个人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2、公开家务的安排
在家务活的安排中,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让他干,父母又在干什么家务活。父母应该公开安排家务,让孩子参与家务安排,与之商量,再落实到细节。如一周公布一次,干什么,谁干,一周多少次,什么期限完成等都公布出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艰辛和付出。
3、对孩子的劳动给予积极反馈
当孩子将父母布置给他的家务活都按质按量地完成后,父母应该给予积极地反馈。当父母这样积极反馈时,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劳动获得了承认,他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会更积极、更努力地去做。
4、培养孩子对劳动的感情
让孩子认识劳动是最光荣的,认识劳动的‘过程,认识劳动的收获,认识劳动的果实,认识劳动的快乐。培养孩子尊敬和热爱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包括家长的家务劳动。从一点一滴教育、引导孩子,增强热爱劳动的感情。
5、教孩子一些劳动技巧
劳动也是一种脑力活动,方法用对了,不仅能高效完成任务,还能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有的小朋友拒绝劳动,可能是不知道怎么做。这时候,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一些劳动技巧。比如,学会“断舍离”,对物品进行分类,及时舍弃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6、鼓励孩子承担家务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和能力安排家务。年幼的孩子,对做家务有新鲜感,有兴趣并乐于参加。随着劳动技能的增强,新鲜感的消失。承担一定的家务,不仅能培养孩子对家长的爱心、合作精神,学习做家务也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最佳途径。
上一条:教育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下一条:亲子关系紧张以及如何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