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孩子的紧张、害怕情绪经常性的出现在生活里,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会突然的不自信,比如马上要考试了,因为对考试的重视,孩子复习的焦虑超过了耐心,不仅没法正常睡觉,连最基本的思路都没有办法保持。紧张情绪普通而常见,然而,当孩子出现紧张情绪,家长要做好引导,别让紧张情绪伤害了孩子大脑。
孩子紧张心理问题怎样克服?
1、告诉孩子紧张时正常的
面对大事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紧张的感觉,这不仅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也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经常面对事情时紧张,他就会产生一种“肌肉”记忆。当遇到类似的刺激时,就会变得紧张。
因此,我们从小教育孩子知道,紧张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状态,不用太在意。不论是碰到任何事情,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平常心对待就行了。这样孩子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能对平常以对,正常发挥自己的实力。
2、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心理放松训练
通过心理放松训练消除孩子的躯体焦虑和大脑疲劳,并引导他们摒除杂念,快乐学习。例如,利用深呼吸缓解法缓解孩子的考前录张情绪。具体做法是:保持坐姿,身体向后靠,并挺直,松开束腰的皮带或衣物,将双掌轻轻放在肚脐上,要求五指并拢,掌心向下。先用鼻子慢慢吸一口气,大约数四个节拍,然后慢慢吐气,也用四个节拍,每次连续做4-10分钟即可。
3、多让孩子出去接触社交
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和他人发生接触交往,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构成导致紧张的因素。因此,让孩子掌握心理上的防御机制,如回避、否认、识别、转移、理智化等等,有利于孩子克服紧张情绪。
4、让孩子养成运动锻炼的好习惯
身体强壮的孩子,往往能更好地抵制紧张的情绪。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从而驱散紧张的情绪。
孩子出现紧张心理的原因:
第一,过重的学习负担如今的孩子学习压力日益增加,老师和家长都在他们身上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以至于孩子渐渐害怕上学,害怕考试,一到上学或考试就变的焦虑不安。有的孩子在考试前还会因焦虑而怯场,以致无法正常发挥,影响考试成绩。
第二,父母过于宠爱父母总是很小心,把孩子保护得特别好,生怕孩子被风吹到了,害怕孩子跟陌生人接触,春天怕孩子过敏,夏天怕太阳晒着了,秋天怕孩子细菌感染,冬天怕把孩子冻着了,孩子总是在父母过于保护的环境中生活着,随着孩子的长大,不得不接触外界。突如其来的陌生环境就会让孩子过于紧张,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就会显得无所适从。
第三,家庭不和睦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家庭和睦可以培养孩子活泼聪明的天。相反,夫妻不和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孩子的情绪会变得焦虑起来。家庭不和睦会使孩子痛苦难言,受伤的心灵、受压抑的性格和焦虑的情绪会甚至使孩子万念俱灰、悲观厌世。
上一条:孩子上初中后出现厌学情绪该怎么办
下一条:孩子大考试心理素质不好咋办